向阳春常在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droid_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口那位摆摊修伞的老师傅,在那角屋檐下几年了?谁都未曾在意。在我记忆中,好像我来这儿上小学时,他就已经同转角那株月季,共同面对春夏秋冬了。
  一晃几度春秋,据说是他亲手栽下的那株月季,也有了一人多高了,无论何时,都有粉红的花朵冲人笑,迎着阳光,绚丽出一方春天。
  一日,家中伞破了,奶奶吩咐我去找他修。
  他正晒着太阳。听我讲明来由,爽快地答应了。“好,没问题,马上替你解决。”师傅泛白的头发被月季映红了。
  仔细打量一番。师傅脸上,讲述着春秋,一隅小铺,诠释着风雨。看他老筋盘结的手拿出一个个磨得发白发亮的钢针等工具。正是深秋时分,寒风呼啸而来,给眼前平添了一份萧条。
  师傅忙碌了起来,他仔细观察着伞破洞的大小形状,挑选相同颜色的油纸,小心翼翼地裁下一块合适的补丁,并把多余的料收好。接着用细线穿针,密密地缝实,针在伞面上跳跃,发出好听的“沙沙”声,那空气中月季的香令人精神随之一振。
  不一会儿,师傅就补好了伞。他又用湿布小心地擦拭着伞面,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一把宛若新生的伞又回到了我手里,艳艳的红就像眼前月季的花一样。
  “谢谢您!”师傅的价钱很公道,我感激而又开心地道了谢。小小的心里,宛如有春花盛开。
  后来听说,因为“创建”,师傅搬进了离这儿较远的小屋。他不太习惯,无客时,总坐在外面晒着太阳。
  现在,每每忆起那个陽光甚好的秋日,心中总催生了一阵阵感动。其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像路边的锁匠,像每天早上总会经过我家门口送液化气的老人,天不亮就已经上岗的“城市美容师”们……无不是小城一景。他们在阳春三月,在金秋十月,在风霜雪雨中,在晨露晚钟中,守着所挚爱的职业,守出了春光绚烂。
  如今,路口一株月季,迎着阳光,很有风情地绿着。
  [点评]
  叙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对修伞师傅的描写生动贴切,形象丰满,跃然纸上。对月季的描写贯穿全文,衬出了师傅乐观的心态和对手艺的坚守。构思巧妙,既来源于生活,又不失生活的真实,扎根于生活的联想,让人觉得很生动。 (指导教师:张 群)
其他文献
初夏的午后,香樟树是一片流动的绿色,阳光变得透明,泛着模糊的柔光。  大家去公园玩,弟弟妹妹吵着要划船,我有些累了,便决定留在岸边等他们。  脖颈被晒得微微发烫,看到旁边有一条绿荫覆盖住的长廊,和妈妈说了一声,就坐了过去。  空气中弥漫着的是草木的清香,木质的椅子微凉,很是舒服。一旁是一片小小的草地,星星点点地夹杂着些野花,开着柔柔弱弱的一轮花瓣,泛淡淡的白,抑或是浅紫、浅蓝,不够纯粹,倒也安静,
期刊
一直觉得,认识你,是平淡的生活中一抹绚丽的精彩。  ——题記  至今还记得与你的初次相遇,是在学校的楼梯上,你明亮而爽朗的笑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你像是一天到晚没有烦心事一样,总是笑得那么灿烂,像是三月温暖的风,柔和地拂过我的心田。于是之前还因为一些小事而暗自忧伤的我,也被你的笑所感染,心情好了一点。记性不大好的我,破天荒地记住了你,和你那爽朗的笑——那就是你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从来没有想过,可以
期刊
这是一家小店,在老街深处。  小店没有名字,沒有招牌,只有一把椅子,一面镜子,一个箱子和一位老人。  老人,无人知其姓名,也无人知其身世,只是在记忆里,人们总把老人与老街联系在一起。  老人,有很多老友,他们常会坐在店门口,一起打牌,一起聊天。老人很幽默,也爱笑,离着小店几百米,都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  剃头这门技艺并不难,技术体现在下刀的力度与角度的把握上。轻了剃不干净,重了剃得头皮疼;有的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