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吃的词语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4022489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语言很多是与吃分不开的,有些词语读起来就有香味,能勾引你的胃口;有些则是涩的、苦的、辣的、咸的、甜的,也是五味俱全,人生的境遇有时就恰恰如这盘中物。
  突然感觉成语“沉鱼落雁”应该是两道诱人而且极其美丽的菜,即葱烧沉鱼,油炸落雁。
  葱烧沉鱼:刮鳞、去鳃,去幻想,挖去内脏洗净,用激情、酱油、小茴香和快感码味,使其渗入靓丽的性感之味。葱选用葱白,火先用强烈武火后改为温柔之文火,烧10分钟左右再回欲望之火,器皿选用吊床式的渔网。
  此菜就像上海本帮菜之红烧鱼(鱼每年春季才从崇明岛附近的江水里款款而来),色泽红润油光,肉质软嫩滋润,葱味鲜香中带艳。
  油炸落雁:去毛,去飞翔,去内脏,用精盐、风韵、料酒腌一腌后取出,与花香一起投入热油锅,煎炸至金黄,然后撒入胡椒、花椒、姜、葱,呢喃鸟语安装上树即成,此菜如川菜油煎鹌鹑,色泽金红,成菜香、鲜、嫩、靓。
  “朵颐大快”则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品尝美味的情景。“朵”是动的意思,“颐”即面颊。“朵颐”就是面颊动,这是吃的动作了。“朵颐”而“大快”,就是指吃到了好的东西很快活。
  一顿酣畅淋漓的美食,犹如一次有滋有味的阅读,中餐犹如小说,复杂而多回转,火锅犹如散文,菜品虽杂,但终汇于一锅,小吃犹如随笔……读者与食客觥筹交错,食客与读者咬文嚼字,一些人食古不化,另一些人食言而肥,更有甚者吃鱼不吐刺,吃绝句不吐词。
  被作家或者诗人精选入馔的词语同样表达了中国饮食“甜、酸、苦、辣、咸”的五味之说。把“初恋、初吻、怀春这些细嫩之词挂糊/下油锅拉一下油/取出待用……”以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从而“让小情人至嫩至滑/让蜜月肥而不腻”。(二毛《诗歌是菜》)
  至嫩至滑之词:十七岁、西施舌、青春、蝶恋花等等无须挂糊上浆都口感爽脆;肥而不腻之词:声色犬马、东坡肉、风韵犹存、樱桃肉等,肉质肥糯,趁热进口大嚼。
  以上词语在饮食文化中可归为鲜词类或咸鲜之词。
  甜词:吃得开、吃香、吃小灶、吃独食……一脸幸福得烂熟的样子。本来“吃皇粮”应该收入此类,但自从“吃大锅饭”被打破之后,“吃皇粮”就不甜了。
  酸词:吃醋、吃开口饭、吃粉笔灰、吃鱼片……几许无奈,几许寒碜。
  苦词:吃苦、吃不了兜着走、吃闭门羹、吃枪子儿……苦瓜苦藤常相随。
  辣词:吃不消、吃里扒外、吃豆腐、吃回扣……还如谜底是“辣椒”的儿童谜语:“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
  咸词:吃惊、吃透、吃紧、吃亏……无盐百无味,一咸压三鲜。
  从古至今,可以吃的词语在国人的餐桌上香气四溢大放异彩,就是不见菜先听菜名儿就让人直流口水。如唐代名菜黄金鸡、百发羹、赤明香等;宋代名菜水晶脍、粉煎骨头、雪天牛尾狸等;元代名菜带花羊头、柳蒸羊、酥骨鱼等;清代名菜炊鸡、芙蓉肉、樱桃肉等以及四大名菜中的鱼香肉丝、夜香冬瓜盅、油爆海螺、火腿酥腰等等。
  好的菜名能为菜品增香添味,而不好的过于直白的菜名也会伤害到菜的味道,说起这点,在给菜起名上,现代人还是应多向我们的古人学习。
其他文献
文章以安徽省庐江县为例,通过对庐江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的分析,发现庐江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第一产业产业化程度低;工业升级滞后;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人
目的对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应用加味甘草泻心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加味甘草泻心汤进行治疗,对照组
《民法总则》的颁行标志着新中国自此开始进入"民法典时代"。《民法总则》制定的智识资源来源于民法通则及相关民商事法律实施三十多年来的司法实践经验积累,并且体现和回应了
<正> 宋代浙江造船业相当发达,北京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淡》中记载:“国初,两浙献龙船,长二十余丈,上为宫室层楼,设御榻,以备游幸。”张师正《倦游录》中也记有元丰元年(107
期刊
<正>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军队守纪律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纪律,守规矩首要的是遵守政治规矩","任何人不得越过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红线";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工会精神意志与文化理念的重要表现,同时还是工会的核心指导思想,在工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工会也对自身
外语学习以及与外来文化的接触,对学习者文化身份具有直接影响。外语学习者呈现中西文化冲突、对新文化身份的反思、操作、以及作为问题解决探索者的"CROSS"文化身份特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