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增生性膝关节炎)的诊断与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rty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17-02
  膝痹(增生性膝关节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膝关节疾病,系由年龄增加、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映性增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伴有关节活动受限。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中也有向中年人发展的趋势。
  一、西医诊断要点:
  1)关节疼痛,常为持续性钝痛;
  2)关节疼痛一般在运动后特别是上下楼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
  3)膝关节屈伸不利,活动时有粗糙摩擦感,髌骨髌韧带下面较明显;
  4)膝关节周围压痛;
  5)X线膝关节正侧位片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边缘硬化,关节边缘增生,或有骨刺生成;
  6)有积液者浮髌试验阳性 。
  二、中医症候诊断:
  中医学认为膝痹属于痹症范畴,临床上常将膝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四大癥型。
  1)行痹: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
  2)痛痹: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4)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得冷稍舒,痛不可忍,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热不安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三、护理:
  膝痹(增生性膝关节炎)其治疗往往时间长而效果缓慢,平时的养护较药物的治疗更为重要而有益,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首先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知识教育,使其能进行自我调护以配合治疗。
  (一)临症护理:
  行痹: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为主。
  痛痹: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主。
  着痹: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为主。
  热痹: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为主。
  (二)饮食护理:
  饮食有节,富有营养。多食水果蔬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1)行痹者,宜食祛风散寒之品,如牛肉、羊肉、生姜、茴香、薄荷等。
  2)痛痹者,宜食温经散寒之品,如牛肉、羊肉、生姜、茴香、山药等。
  3)着痹者,宜食除湿散寒之品,如牛肉、薏苡仁、杏仁霜、荷叶粥、苡米粥等。
  4)热痹者,宜食清热利湿之品,如冬瓜、薏苡仁等。食疗方:牛膝叶粥、薏米粥。
  (三)健康指导:
  1)合理安排休息和工作时间,睡眠充足,做好防寒保暖,戴护膝套,适当运动如散步。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2)加强股四头肌静力训练、直腿抬高训练,坚持每天2-3次,每次10-30分钟。
  3)练习膝关节的屈伸、下蹲、上下楼梯、蹬车等运动;慢行,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65。
  [2] 何洪阳,邓友章.《现代骨伤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9。
  [3] 陈玲。《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治疗与护理》,《中华当代医学》,2004.04.P16。
其他文献
【摘 要】报告15例胰岛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情况。入院给予热情接待,使患者消除陌生感;术前提供全面的治疗信息,心理护理,指导低血糖的应急处理,训练床上使用便器及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术后严密监测血糖,做好术后出血、胰漏、肺部并发症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正确有效的实施健康教育能促进胰岛细胞瘤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患者痛苦,有助于护理工作的提高。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围
【摘 要】总结了3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前后加强心理护理、给予体位指导,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积极预防和控制脂肪栓塞、肺部感染、压疮、血管栓塞、脱位等并发症。本组经手术治疗,Harris评分从术前48.3分提高至80.1分,患者髋关节功能和全身功能状态得到改善。本组术后有1例出现麻醉后遗效应,通过及时发现并予以相应处理后不适症状消失。精心的护理与功能锻炼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