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治疗的关键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sh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结核治疗的关键,一是尽早的诊断,二是尽早的规范化治疗。新诊断的肺结核病例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疾病控制部门填报疫情。
  肺结核的一般治疗
  注意营养,应选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居住环境宜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开放性肺结核病例需要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和痰液的灭菌处理。治疗过程中应强调应定期复查。
  抗结核治疗
  治疗目的为杀灭病灶内的结核杆菌、防止血行播散。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早期一经明确诊断,即开始治疗。早期发现和尽早治疗,尤其是针对结核杆菌涂片阳性的病例,是防治结核病的根本措施。
  联合为避免耐药的发生,肺结核的治疗提倡联合用药,而单一的用药是最坏的结核病药物治疗方案。
  适量不同的抗结核药物均有不同的药物剂量要求,如异烟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10毫克/公斤,最大剂量不超过300毫克,推荐一次顿服。
  规律即分阶段规律用药。儿童原发性肺结核推荐2HR2/4HR方案,即分为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个月,第二个阶段4个月。
  全程即坚持全程治疗。儿童原发性肺结核推荐2HR2/4HR方案,总疗程为6个月。
  儿童原发性肺结核的推荐治疗方案
  即短程治疗方案:2HR2/4HR,分为2个阶段,总疗程6个月。
  第一阶段:2个月H(异烟肼) R(利福平) Z(吡嗪酰胺)。
  第二阶段:4个月H(异烟肼) R(利福平)。
  药物剂量和主要副作用
  异烟肼每日10毫克/公斤体重,最大剂量不超过300毫克,一次顿服。主要副作用为肝毒性、末梢神经炎、过敏、皮疹和发热。
  利福平每日10毫克/公斤体重,最大剂量不超过450毫克,一次顿服。主要副作用为肝毒性、恶心、呕吐、流感样症状。
  吡嗪酰胺每日20~30毫克/公斤体重,最大剂量不超过750毫克,一次顿服。主要副作用为肝毒性、高尿酸血症、关节痛、过敏、发热。
  治疗的注意事项
  ①定期复诊;②定期肝功能检查。
  有关肺结核的国家免费诊治问题
  各地的結核病防治专业机构为初次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胸片和痰涂片检查,为初次确诊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和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治疗药品(包括国家标准化疗方案中规定的抗结核药品、注射器和注射用水)。
  目前,国家对肺结核等传染病施行归口管理政策,即这些病必须到户籍所在地疾控中心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才能享受免费政策,一般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无此免费政策。
其他文献
有一只伤心的小蜗牛,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伤心.rn他想出去寻找快乐.rn这是一个很好的晴天,他在阳光下慢慢爬.身后拖出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很漂亮.小蜗牛说:
一、实施背景rn永煤公司日益扩大,新整合单位日益增加,永煤外出创业者日益增多,目新单位大多教员工是刚刚加入永煤集团这个大家庭,对永煤文化不甚了解,对河南煤化“从零开始,
科学发展现是伦理的发展现,这是科学发展现不同于以往发展观的最本质所在.正是由于伦理的缺失导致了我们今天发展的危机,为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因而只有从伦理层面思考和设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缺乏认识,通过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提出IT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实
本文通过对高校新校园建设中合同签署内容的详尽阐述、分析研究合同条款应规避的风险点,结合本校新校区建设中合同管理的经验方法,对高校在新校园建设中合同管理提出了一些切实
本文通过对薛家湾地区供热现状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科学的供热技术及其措施.
校园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角,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其势必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社会文化诸多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这一变革给社会经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孩子良好审美情趣的基础.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
摘要:油田企业的班组是油田内部最基层的组织,是油田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油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决定着油田企业的发展甚至命运。所以要充分认识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班组建设的紧迫感,以建设“五型”班组为抓手,抓好班组基础管理、推进班组学习创新,努力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推动油田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时期;油田班组;建设  油田企业的班组是油
建筑电气安装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影响因子较复杂的工程,在安装过程中的多种问题都影响其安装质量和进度.只有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