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0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高度凝炼的语言形式,好的诗歌往往含蓄蕴藉,读来使人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因此,诗歌鉴赏也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既要通过阅读掌握作者写了什么,也要借助思考了解作者没写什么——即作者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在中学的诗歌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由浅入深的掌握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蕴,如何由感性的阅读体验到理性的审美鉴赏,这正是新课程标准之下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是“见仁见智”的过程,鉴赏者的学识、经历、性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本的解读结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当中,教师如果仅仅呈现出绝对化了的结果,而忽略了多元的、开放式的探究,以教师的系统讲解代替了学生的全面思考,那便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同时也与新课改所提倡的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模式背道而驰。因此,在诗歌的讲授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依据文本作出合理的探究便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将以《涉江采芙蓉》为例,分别从探究对象的确定、探究形式的设计以及探究过程的呈现三个方面来具体阐释问题探究法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方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七篇《诗三首》中的一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诗歌中的内容和情感比较明确,即通过写抒情主人公兴致勃勃地涉江采花想要送给自己心爱的人,而由于“所思”之人远在他乡,故而心生惆怅,由此想到两人感情深厚却又天各一方而产生的无尽愁怨。
  一、探究对象的确定
  通常来说,探究对象指的是那些在文本中出现的有争议性的或者是前后说法上存在一定矛盾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故更具有探究价值。因此,在探究对象的确立上,应紧紧围绕诗中的“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两句诗。从语法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没有明确的主语,那么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男是女?这首诗是“游子思乡诗”还是“思妇盼归诗”在某种程度上还比较含糊。因此,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便顺理成章的成了一个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在问题的呈现上,为了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首先让学生互相讨论,找出诗中出现的人物,给每一句诗加上主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打开,对于诗歌中人物的身份和情感更加明确。接着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心目中的抒情主人公,于是问题自然而然就呈现在了课堂之上,因为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游子,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思妇,甚至还有人认为两者兼而有之。至此,探究对象也确定了下来。
  二、探究形式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反映在语文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而在探究式学习中,探究形式的设计则直接决定探究结果的得出和探究过程的有效与否。而探究形式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寻找探究的切入点,二是掌握恰当的探究方法。
  在本诗探究的切入点上,笔者选用“矛盾探究点”,即在诗歌的内容上看起来存在矛盾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两句中“思”、“顾”两个动词动作的发出者是谁。“‘远道’和‘旧乡’是对立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由此看来,“还顾”和“所思”显然不是一个人完成的,所以,探究的切入点应该选在这对矛盾上面。
  确立了探究的切入点之后,紧接着便是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探究了。正确的方法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的探究方法是替换比较法,细节推敲法,以及大胆质疑法。但是,既然是探究,一定要以文本作为依据,不能凭空臆想。而本诗在探究方法上则以细节推敲法和大胆质疑法最为适宜。
  三、探究结果的呈现
  探究对象的确立和探究形式的设计将一个具体的问题摆在师生面前,亟待解决,接下来便是通过讨论研读得出探究结果,只有这样,探究的过程才更加完整。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问题来源于文本,答案也应该在文本当中,因此,再一次研读文本十分必要。诗的前四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方草。采之欲帏水遗谁,所思在远道”中,既然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涉江”去采芙蓉花,故在采摘之前早已有了明确的赠送对象。而“采之欲遗谁”则属于明知故问,里面的遗憾不言自喻,因为“所思之人”在遥远的“远道”。由此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一系列行为和情感皆由“思”引起。把“还顾”接“所思”,则是抒情主人公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抒情主人公对所思之人情感的深厚,这样就衬托出下文的“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仅是抒情主人公一个人。至此,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也就自然而然可以确定为女子,而本诗丛题材上也就是一首“思妇盼归诗”。
  这种写法在古诗词中也比较常见,例如白居易有一首《邯郸驿里逢冬至》,则与本诗在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应深坐,还应记着远行人。”诗人客居在外,冬至佳节,置身驿馆,抱膝灯前,想念家人,想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图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跟本诗中抒情女主人公思念丈夫时想到丈夫也还顾遥望自己是何等的相似默契,而这不正是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含蓄委婉之处吗?
  总之,文学的意义由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文学是情与理的有机结合。在文学欣赏中,欣赏初读只能感受表层意义,而表层意义往往是共性的、情感性的。当然不是欣赏的最终目的,欣赏的最终目的在于感悟文学所富有的个性化的深层意义,是文学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而“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不但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
  [2]《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3]《朱光潜选集》朱光潜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741600)
其他文献
逛宜家线下门店,徜徉于毛绒玩具展架旁,款款玩具都能“丑”到你:长着猪鼻子的黄瓜人,脑袋四四方方的红色机器人,拥有超长脖子和彩虹尾巴的长颈鹿……  宜家推出的索古斯卡系列毛绒玩具更是将“丑”推到了极致:不是脖子出奇的长,就是多长了好几对火柴棍儿似的小手和小脚,兼之配色走的是花里胡哨路线,“美”得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那些“丑”到家的毛绒玩具有一部分出自专业的设计师之手。毕业于哥德堡大学的设计师安妮
众所周知,恐龙生存于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是中生代时期陆地上的霸主。地球上的生命源于海洋,海洋的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数倍,也就是说,海洋中的生物数量和种类应当更多。那么,在与恐龙同时期的海洋中还有哪些让人类匪夷所思的庞然大物呢?  化石是深埋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比如恐龙蛋)或者遗迹(比如猛犸象的足迹)。通过研究古生物化石,科学家确认了一些远古时期海洋生物的存在,它们的形体、习性等很多方
摘要:高中课改的核心是要注重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将“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注入高中学科的教学中。在这种要求下,作为人文学科的高中历史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长期以来,高中历史学科的特性导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这也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把高中历史的教学带向全新的至高点。  关键词:引导;探究;感悟;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在根据前苏联的教学模式的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高中新课改刚刚起步,教师仍然用老教材的方法授课备课。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
这是一本非常特殊的挂历,我亲切地叫它“幸福挂历”。我是在1982年想到制作这本特殊的挂历的,当时,我遇到了一件不顺心的事。于是,我专门买了一本每个日子都有一块较大空白的挂历,开始在上面记下在某年的同一天,自己因某件事曾度过了幸福的一日。  我的办法很简单,因为想起童年时曾在一个日晷仪上看到一句名言,叫作“只有阳光明媚的日子才算数”。于是,我把这句话写在一月这一页的上面。这就是我“筛选”日子的座右铭
感动在词典上的意思是——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得同情或羡慕。虽然我对这本辞典抱有崇高的敬意,却认为这种说法不够精准,甚至有点儿词不达意。难道感动是如此狭窄,只能将我们引向同情或是羡慕的小道吗?这对“感动”来说,似乎不全面、不公平吧?感动可比这要丰饶得多,辽阔得多,深邃得多啊。  感动最望文生义、最平直的解释就是一一感情动起来了。你的眼睛会蒸腾出温热的霞光,你的听觉会察觉远古的微响,你的
每年母亲节,我和妈妈都会互送贺卡。妈妈住在和我相邻的一个镇子上,每天都能见面,可她还是会时常给我寄明信片,仿佛在遥远的地方和我共享人生智慧。我自己也当了妈妈后,有一次我问她:“我不知道你当初是怎样做的,我要是能像你那样能干就好了。”妈妈在给我寄来的明信片上写道:“不要苛求自己,你做得挺好。”  妈妈把我和弟弟拉扯长大很不容易,在我小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她一下子成了单亲妈妈。爸爸去世后6个月,我刚满
摘要:語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语法教学倍受关注和议论。而传统的教学过于侧重对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认为只要掌握了语法规则和一定的词汇量,就能学好英语了,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很多教师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教法陈旧,模式单一。他们不仅在阅读课上讲语法;在口语和听力课上也大谈语法;在语法课上更是实施“注入式”教学,大部分时间唱“独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这是周杰伦的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出自他的经典专辑《范特西》。没想到,近20年后,这张专辑的名字与5亿年前的一种三叶虫产生了联系。  2018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孙智新与博士曾晗、导师赵方臣等在山东潍坊的华北地台寒武纪中期馒头组地层中,发现了一类独特的三叶虫。这种三叶虫的
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您的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此时,苏轼正与红得发紫的王安石对着干,在朝廷上也不会捡皇上喜欢的话说,私下里还写些暗嘲隐喻之诗,这实在是太不合时宜了。  不合时宜,就是俗话说的“不合群”。  不合群的苏轼其实活出了清醒,他每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