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施工管理对策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ium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鄉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化。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实现稳定立足发展,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对策,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安全、优质、高效进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达到稳定发展地目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与问题;其次着重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重要性;施工管理;对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建筑施工中,管理工作价值作用巨大,是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的关键。当前,部分企业施工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管理方式方法落后等,影响管理工作成效,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1保障施工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进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企业声誉。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缺乏风险防范措施所造成的,会对工程项目建设有序进行造成巨大阻碍。通过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队伍,落实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工作,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并加以纠正,保证施工安全进行。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规范施工操作,降低安全隐患问题发生几率,保障施工安全。
  1.2提高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是首要内容,当前部分企业在施工质量中,过于注重事中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事前、事后的控制,进而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将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健全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展开施工建设,重点做好对施工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漏洞,树立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与思想,提升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把质量关,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3控制工程造价
  建筑施工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当前部分企业不重视管理工作,导致资金资源严重浪费,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强化造价管理与控制,科学规划资金使用,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等现象。造价控制中,重点管控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机械设备成本,节省各个环节资金支出,保证资金链完整,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有序进行,保证建筑如期交付,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策探讨
  2.1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
  新时期,新环境下,企业以往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式方法逐渐无法满足当前施工管理工作需求,因此在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对管理理念与制度的创新。首先,要与时俱进,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创新管理理念与思想,进一步明确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管理工作全过程,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其次,要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质量监管制度、责任机制、奖惩制度等等,充分发挥出每一项制度的价值作用,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提高管理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率的提升。
  2.2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保证施工安全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和安全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相互推卸责任,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其次,要做好对全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施工前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通过讲解、播放实际案例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不规范操作、违章作业等现象,保证施工安全。此外,高空作业时,应设置安全区域,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绳,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强施工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与控制是重要内容,企业要积极创新成本控制方法,改变传统落后的成本管理观念,科学规划各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保证各环节资金均衡,在满足施工需求的同时,避免造成资金浪费。同时,在材料采购前,应制定材料采购清单和计划,结合施工需求确定各项材料的采购数量、规格,并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报价合理的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保证材料质量达标,同时也降低采购成本。材料入场前,应进行质量检验,保证“三证”齐全,材料入场后,要分类储存管理,实行限额领用制度,避免出现材料资源浪费等现象。此外,要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结合工程项目建设需求,采购或者租赁机械设备,并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保养维护制度,定时定期的做好对各项设备的保养、检修、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故障问题,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引发更大的故障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2.4强化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到企业经济效益,所以企业要意识到进度管理工作的关键意义所在,进一步强化进度管理工作,制定完善、有前瞻性、预见性的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展开工程项目建设,充分考虑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各项因素,以此为基础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对各个工种予以协调,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有序进行。要重视对应急预案的制定,以便于及时、正确的应对突发状况,确保施工顺利开展。要定期对比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明确两者之间的差距,如发现差距较大则要及时,明确问题所在,及时调整施工进度,保证两者一致,进而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程项目建设。
  2.5重视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管理人员的参与,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与素质的高低,是影响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的管理,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确保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求。同时,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管理人员认真履职,强化全体人员施工管理工作,和劳务公司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为企业输送优秀施工人员,保证每一名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安全、优质、高效进行。
  2.6创新施工管理方式
  信息时代,企业在施工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作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如: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通过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并导入和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信息资料,了解掌握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质量、成本状况,并发挥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视化优势,对复杂工艺内容进行模拟试验,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纠正,优化施工方案,避免后期出现返工等现象。再例如: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应用远程监控技术,对施工全过程展开实时化、动态化监控,管理人员利用终端设备即可及时了解掌握工程项目建设状态,一旦发现存在违章作业等问题,及时解决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和损失,确保建筑施工顺利进行。
  2.7注重环境保护与文明作业
  綠色、生态、环保背景下,对于建筑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施工现场环保、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应加快建立完善的EHS管理体系,将其引入环境保护与文明作业中。具体来说,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积极引入应用新型工艺技术、材料、设备,减少传统机械设备运转所造成的噪音污染,减少高无污染、高能耗物料的使用,应用可再生能源,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减轻环境污染。同时,要严格控制好作业时间,禁止在夜间、午间等时间断作业,并在施工场地设置声音屏障,避免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此外,要科学布局施工现场,合理安置施工材料、机械设备,避免过于混乱,重点做好沙土、混凝土的管理,避免造成扬尘污染。最后,施工现场出入口、外围围护,应设置相应的施工警示牌,并科学划分施工区域、办公区域,避免相互污染。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推动企业良好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新形势下企业应充分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重点做好对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提高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旭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施工管理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96-197.
  [2]杲雪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施工管理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05):98.
  [3]胡骏杰.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施工管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03):206-207.
  [4]崔振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6(16):253-254.
  [5]熊政红.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8(05):264.
  [6]李发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施工管理对策[J].居舍,2021(08):146-147.
  作者简介:
  刘琳琳,出生年月:1977年10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唐山,当前职务:科员,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每个地域都因其文化、气候、地形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其特色的民居,这些民居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时代的记忆。但在当前时代,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民居逐渐被认为不合时宜,新建的民居则又没有很好地继承到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本文通过研究地方文化传承下的新型民居,探讨民居与地方文化之间的联系,分析新型民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地方民居的文化传承。  【关键词】地方文化;新型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超高层写字楼建筑的实际情况,配合相关案例,对超高层写字楼建筑的施工图设计进行研究,简单分析超高层写字楼建筑的基本情况,再结合具体超高层写字楼案例,简要分析超高层写字楼建筑的施工图设计,旨在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积极推动超高层写字楼建筑施工图设计合理,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积极推动超高层写字楼建筑的功能性和服务性。  【关键词】超高层;写字楼;建筑;施工图;设计 【DOI】10.12334
期刊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由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消光系数高、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性质、结构简单和利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目前,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获得了极大提升,足以和商业化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媲美。但是,钙钛矿电池仍然存在光谱响应范围窄、薄膜表面缺陷多、对湿度敏感稳定性差和界面电荷传输效率低等缺点。因此,需要调节钙钛矿带隙、优化钙钛矿结晶和形貌、引入疏水材料、降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迅速崛起。作为航天领域的“动力来源”,推进剂的选择成为了重中之重,因此推进剂组分的筛选便成为了研究重点。由于火箭推进过程需要较高的能量,因此具有高放热量的金属燃烧剂便被广泛研究。铝粉由于具有耗氧量低、燃烧热高、密度大、原材料丰富、成本较低等优点,在众多金属材料中脱颖而出。目前使用的多为微米铝粉,但微米铝粉有较厚的氧化层,这使得它的燃烧速率和燃烧效率都偏低,甚至还可能带来两相流损失、尾迹热辐射和喷管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对铝粉进行纳米化和掺杂以提高其活性;另外,新制的纳米粒子具有极
上世纪90年代纳米技术的兴起推动了纳米材料的研究热潮和蓬勃发展。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性质不仅与其尺寸和形状密切相关,还由于纳米构造基元间相互作用的存在受到其组装形态的影响。“自下而上”的组装方法不仅可以精细调控单一组分的组装行为,还可以引入其他组分形成杂化结构以优化性能。深入了解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组装机理,解析分子及纳米尺度上的多重作用力,是利用组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规模逐渐扩大,建筑类别也日趋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将直接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并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如何保证建筑安全的防火要求,同时不对规范过度解读,造成资源浪费,是设计人员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结合规范内容以及实践经验对消防设计中的几点容易忽略的问题,提出了意见与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设计审查 【DOI】10.12334/j.issn.1002
期刊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它们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治疗效果差、对正常细胞副作用大等。近年来,自由基介导的癌症治疗手段,即利用纳米材料催化产生自由基氧化杀伤癌细胞,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关注。它的优势在于相比于正常细胞,癌细胞对氧化性自由基的作用更加敏感,因此利用高水平的自由基可有效地杀伤癌细胞,同时有望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目前典型的自由基氧化抗癌方式为光动力治疗,即通过外界光源激发光敏剂,光敏剂利用组织氧产生含氧自由基等杀伤癌细胞。尽管光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不仅需要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按照合同规定的日期交付工程,而且还要保障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控制中的重要性,实现工程造价管理贯穿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中,降低工程施工中的经济风险,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關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程管理;应用 【DOI】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建筑安全技术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还存在不足和安全隐患,这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制约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因此,探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在施
期刊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与控制现状较差,工程勘察质量通病不能完全解决。基于此,本文对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阐述基本理论和评价方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评价的科学发展做出努力。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评价方法 【DOI】10.12334/j.iss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