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GE16排螺旋CT在脑组织腔隙性梗塞的临床诊断作用。方法:选取从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170例脑卒中病例,对本组患者进行GE16排螺旋CT头颅扫面,观察诊断情况结果:通过GE16排螺旋CT共检测119例脑组织腔隙性梗塞患者,其中发现腔隙病灶165例,单发病灶82例,两个病灶患者31例,三病灶3个,四病灶3个。经由腔隙病灶线测量结果显示,最短直径为2mm,最长为20mm,平均(10.2±4.8)mm,中以5-15mm比例最高,占76.6%,左侧75例,右侧77例,双侧13例,分布频率为基底节区(尾状核17例,内囊56例,丘脑33例)、顶叶3例,脑干5例、小脑2例,额颞1例。形态大多呈类圆形的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但因病灶较小,占位较轻,通常仅存在相邻脑室的局部受压,大多未见中线结构移位。结论:GE16排螺旋CT对于脑组织腔隙性梗塞的诊断价值显著,具特异性,在临床诊断与疗效观察中均具有一定价值,可发现基底节区、额叶及脑干等各处的20mm以下的微小型病灶,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