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途径探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_0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生产型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工匠型技术人才。工匠精神是时代的产物,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工匠精神来涵养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职业院校的教学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工匠,也就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职业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必须把工匠精神融入教学之中,把培养当代工匠作为教学重點,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理念,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强化教师技能、素质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本文探讨了新疆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 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1-0129-02
  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时代的产物,更具有其现代意义和价值。在现代社会,我国尤其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专业素养,追求精益求精。[1]日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让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沸腾起来。“一带一路”将大力推动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必将大大增加。这使得新疆职业院校培养既适合社会市场需求的技术应用新人才、又具有工匠精神的社会型人才的任务更加艰巨。由此可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势在必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新疆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工匠精神对提高新疆职业院校学生素质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大部分学生的职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学校,没有一个社会环境,就很难培养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一般是在职业环境中形成,其中包括对职业本身的认识、理解、态度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应当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能够深入领会工匠精神,并将其运用到职业化学习当中,使自身思想和素质发生变化,在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当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工匠精神的深刻含义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
  职业道德对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使从业者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义务,遵守行业规则,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将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表现在显著的职业特征上,即是我们常说的职业道德。对于新疆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才最能反映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和素质。而工匠精神讲究的就是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以弘扬工匠精神为重点,培养学生遵守职业规范和准则,明确责任和义务,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便在今后的职业生活领域中能够将工匠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并传递给身边的人。
  (三)有利于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对企业或者行业所持的看法或观点。职业院校的学生要培养自己正确的职业态度,正确把握工匠精神的涵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专业技能。将工匠精神与自己的职业相结合,逐渐养成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职业态度,在将来的职业中能够做到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一丝不苟。[2]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不管是在校园里求学还是将来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人才,都要将工匠精神牢记于心,并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这样有利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端正职业态度,同时也能带着这种优秀的品质进入社会,投身到工作当中。
  二、新疆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稳健发展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就目前形势而言,职业院校必须与企业相结合,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3]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我国大力提倡的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此新疆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校企合作的主体是学校而不是企业,不能本末倒置,将学生一股脑抛给企业,认为只要学生进入企业就已经实现了预期效果,这样学校就曲解了校企合作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第二,新疆职业院校要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使二者在理念上达成统一。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中时时处处都体现着工匠精神,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让学生既能在学校中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内涵,又能在企业中领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企业中的磨炼能够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体会职业规范和职业价值,不断培养自身的职业意识。第三,职业院校应当规范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端正学生的求知态度,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前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企业中磨炼自己,逐渐养成爱岗敬业、严于律己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二)搭建创业创新平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创新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创业平台的搭建的前提是创新,为此新疆职业院校应该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创新理念作为行动导向。学校必须做到把创新思想贯彻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让学生明白创新对于创业的重要性。可以将创新理念通过一些活动的策划、流程的执行等方式展示出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搭建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实训基地的创建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进行各种创业实战演练,在演练过程中还能与其他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沟通彼此的创业思维,优势互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创业基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其他方面的支持,比如资金等,这给学生的职业道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加有助于学生在职业规划上作出正确选择。   (三)优化师资力量
  对于新疆职业院校而言,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储备和专业素质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职业素质的高低,所以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能力的学生。优化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是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必须建设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相统一的师资队伍。[4]首先,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合理地将课堂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融入教学当中。其次,职业院校教师要积极参加职业教育相关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找出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的师资力量。再次,职业院校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结合新疆的特殊区情,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方法多样化、生动化,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增加课堂的活跃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际上,这几方面也正体现出教师自身具备的工匠精神。正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去体悟工匠精神的感染力。因此,在新疆职业院校中,工匠精神的传承离不开集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于一身的教师的悉心引导。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虽然当前“一带一路”能够推动新疆基础设施建设,为职业院校学生带来广阔的就业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发挥其自身优势,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好规划。新疆职业院校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做到如下两点:第一,教师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职业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公共基础课教师可以通过开设的相关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从理论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而专业课教师则可以通过开办一些跟职业相关的课外活动进行实践练习,真正实现知行统一。第二,良好的管理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保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新疆职业院校应该加强校园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职业素养的培育工作顺利开展,通过管理实现培育人才的目的。校园规范的管理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同时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5]职业院校的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自主学习性,因此在通过院校的规范来管理学生的同时,学生也要进行自我管理,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通过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工匠精神的孕育和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院校担负着为我国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中国的传统工匠精神讲究尚巧、求精、道技合一,而在现代社会中,工匠精神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6]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要求下,职业院校要注重工匠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的发展,此外,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辨证研究,2015(8):50-51.
  [2] 郭爱娟.职业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三创人才研究[J].成才之路,2016(35):4.
  [3]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11):78-80.
  [4] 王娇娇.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7(4):69-72.
  [5] 虎智猛.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途径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6(8):13-14.
  [6]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44-46.
  责任编辑:孙瑶
其他文献
胰高血糖素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具有促糖元分解的生理功能,其拮抗剂有治疗糖尿病病人的潜在应用价值.在获得重组胰高血糖素基因工程菌基础上,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造其
[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文章探讨了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产生的效应,提出了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探析
那个清晨,上学的孩子rn都来不及跟阿爸告别rn来不及和老师说声再见rn春风把朗朗书声据为已有rn孩子啊!孩子!
期刊
摘要:我国法学教育在世界上发展迅速、规模较大,这就需要法学教育人才辈出,才能进一步满足我国法治体系建设。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法学教育,就必须要了解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现状,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深入研究、调查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为法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法学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D9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6-0220-01  作者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从传统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网络信息化逐渐由以前的不成熟走向大面积应用。在新闻传播行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微媒体、自媒体,它们构成了当前的新媒体环境。新媒体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带来了许多新的路径,值得进行相关的思考和探索。本文对新媒体给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带来的便利进行了深度分析,从而提出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新
[摘要]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和课余学习的主要场所,受当前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对宿舍区域管理片面化,宿舍区域励志育人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励志氛围没有形成,一些学生出现精英意识淡化、大学目标缺失、宿舍生活懒散等消极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加强宿舍区域励志教育的措施,促进大学生树立人生目标,促进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宿舍励志教育
西宁市小西沟泥石流灾害暴发频繁,危害严重。2000年在丘陵区沟道中完成了“上中游建坝滞洪以削峰、下游设坝拦挡以控制侵蚀,河谷区增设排洪涵洞以加强排导”为主要技术路线的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均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过去的常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及个性,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内隐管理是推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效实施的全新举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简述了内隐管理的定义及其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然后详细探讨了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实施内隐管理的主要方法。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在提升自身素质以及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21世纪的学校教育,创新教育将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学导向。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只有在教学中积极创新,优化教学行为,构建合理的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博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