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的NMR分析及其在溶液中的互变异构现象

来源 :波谱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64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1HNMR、13CNMR、DEPT、19FNMR、HSQC、HMBC)完成了常温下兰索拉唑氢谱和碳谱的全归属.在此基础上,通过变温实验对兰索拉唑氢谱和碳谱中出现的宽矮峰进行了解释.常温下,兰索拉唑存在Ⅰ和Ⅱ式两种构型,且两种构型间不断翻转互变,使部分谱线变宽变矮.当温度升高时,翻转互变加快,宽峰变窄;当温度下降时,翻转互变减慢,在丙酮溶液中-70℃翻转互变停止,兰索拉唑以一种构型存在,氢谱中不再出现宽矮峰.对-70℃的兰索拉唑氢谱进行了归属,与常温下氢谱和碳谱归属相吻合.
其他文献
石油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产业,近些年,国家进一步提高了对油田开采的关注程度与扶持力度,这促使国内的油田开采活动得到了明显的进展。稠油属于一种有机混合物,少数油田
210万吨/年原料加氢处理装置在装置开车初期,原料中硫含量远远低于设计值,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仅为50~150ppm,无法满足正常生产中催化剂活性需求,为保证催化剂活性稳定,只有通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书籍,对大环联苯型二芳基庚烷和大环二苯醚型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波谱和改良Mosher法测定绝对构型进行综述.现已研究
采用向关键中间体7a(2,4-二氯苯基)-3-苯基2,3,4,6,7,7a-六氢-5H-吡咯并[2,1-b]嗯唑-5-酮(化合物1)引入一个已知手性中心的策略,通过2D ^1H-^1H COSY谱和1D NOESY谱对化合物1和手性化合物
利用NOE(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增强的^13C NMR方法对钯催化Csp-Csp3偶联反应过程进行实时、定量监测.通过制作浓度曲线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反应过程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实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