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蛇和小青蛙
雨后,一条浅浅的浑浊的、杂草丛生的水沟里,有一条小蛇秧和带尾巴的小青蛙。在通浑的水里,它们似乎很不清楚对方是个什么东西。你看:小蛇秧用它那触须轻轻地在小青蛙的细皮嫩肉上来回触动着。那小青蛙顿觉浑身从未有过的舒服,像替自己挠痒痒那样舒服,总觉得对方对自己太好了。于是,那只带尾巴的小青蛙也总是用它那甜甜的舌尖不时地舔舔一下那小蛇秧的额头,也不时地舔一下那小蛇秧的那双黑豆似的小眼睛,总是那么亲热,那么密切。这个时候,小蛇秧也觉得自己满身舒舒服服的,挺自在的,挺得意的。就这样,小蛇秧和带尾巴的小青蛙就在同一条浑浊的、杂草丛生的小河里游来游去,快乐地成长着,好不惬意。看上去,彼此就在浅浅的浑浊的、杂草密集的水沟里,好像也很和谐地生活着。不知什么时候,他们慢慢长大了,小蛇秧也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蛇,带尾巴的小青蛙也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青蛙。也不知什么时候,他们之间好像自己对对方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长大后的小蛇,它的爸爸妈妈跟它讲了它们蛇族与蛙族之间存在的怨毒。在远古远古以前,它们蛇族跟其它动物一样,同样也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大饥荒,大有灭顶之灾之势。正在这当口,有个小孩在河边玩耍,于是它们蛇族中有的提议说,不如把这个小孩咬死,来饱餐一顿。谁知它们说的话,却被呆在附近小洞中的一只青蛙听到了。那只青蛙大声鼓呱起来:“小孩、小孩,快跑、快跑,蛇来、蛇来,咬人、咬人……”蛙声未停,小孩闻声转过脸一看,只见蛇族中一条蛇向自己追了过来。这时那小孩撒腿就跑,边跑呀跑呀,边呼叫大人们救命。等大人们闻声赶来,小孩还是被它们蛇族那条蛇咬了一口,流血不止。据说,那小孩,没过几天就中了它们蛇的毒汁而死。于是,那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带着邻人,有的拿着锹,有的拿着铣,找它们蛇族算账,报仇雪恨,讨回血债。只听见那只多管闲事的青蛙又向来的人们鼓呱鼓呱地大声高呼起来:“蛇咬、蛇咬,擒抓、擒抓,打头、打头,报仇、报仇,不打、不打,三年、三年,蛇来、蛇来,报仇、报仇。”那只青蛙重复鼓呱着鼓呱着。于是,人类一见到它们蛇族,就打它们的头部,因为人类担心不打它们的头部,怕它们蛇族三年后来报仇。尤其令它们蛇族愤恨的是,人类采取措施格外保护蛙族的繁衍,见它们就消灭。自那以后,它们蛇族见人就逃,就躲,就藏。即使平日里没有人来打它们,可它们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得掉了魂似的,没命地窜逃,过着永无宁日的生活。从此,它们蛇族发下毒誓:“我们与人类、蛙族血海深仇,不共戴天,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只要有机会,见人就咬,见蛙就吃。如果我们当中谁心慈手软不报仇,我们蛇族就叫它断子绝孙。”小蛇听完后,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并发誓“我要不负前辈的誓言,担任复仇之大任。”从此,长大后的小蛇所萌生的复仇欲望与日俱增。
小蛇向来喜欢在僻静的地方休闲,却被小青蛙的呱呱的叫声,吵得不得安宁。搅得小蛇无法聆听大自然的交响乐,也无法静卧休眠。于是小蛇越来越对小青蛙不满,而小青蛙对此却全然不知,仍然像先前一样,整天整天地呱呱地叫着,叫着……在小河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小蛇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它总想找借口、找机会一口吃掉小青蛙。有一天,小青蛙正朝着小蛇的洞口鼓呱鼓呱地又叫过不停,闹得小蛇颇不宁静。于是,小蛇悄悄地游到洞口,嘴一张,咬向小青蛙。可小青蛙眼尖,只纵身一跳,輕而易举地躲过了这一口。小蛇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小青蛙也提防着小蛇对它的侵害。彼此关系开始疏远起来。平时,小青蛙一见小蛇向自己游来时,就迅速逃离对方,以防不测。小蛇见状,更加愤恨小青蛙,心里盘算着如何吃掉小青蛙。一天,雨水又搅浑了杂草密集的小河水,小蛇认为这是报复小青蛙的极佳机会。于是,它潜入水底,借着草丛、浑水掩盖自己,一步步逼近小青蛙。此时,小青蛙正在全神贯注地盯着草丛上的即将到嘴的一块肥肉——一只小昆虫,根本没有防备小蛇再次向自己的攻击。说时迟,来时快,小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住了小青蛙的屁股,疼得小青蛙哇啦哇啦的逃离了现场。自这以后,小青蛙对小蛇也怀恨在心,时时刻刻提防着小蛇对他的侵袭。彼此关系也紧张了起来。
小蛇和小青蛙——他们就这样在同一条小河里生活了好长时间,终于都长大了。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过着彼此分离的日子。尤其是小青蛙自从自己变为青蛙时,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因为它晓得青蛙自身的弱点——天生的善良,是无法侵害到蛇的。这一点,小青蛙在与小蛇的相处中越来越清楚——蛇天性就有咬人害人的本质。因此,小青蛙时刻躲避着小蛇,去过不与为伍的日子。
可是有一天,长大后的小青蛙,由于善长捕捉害虫,成绩卓著,被小青蛙们选为代表,参加上级召开的青蛙表彰大会。会上,代表们又一致推荐它为模范积子,披红挂彩,得到了上级的嘉奖,受到了上级青蛙领导的亲切接见。它乐得忘乎所以,在回来的路上,被同伴们连拖带拽进了一家三星级大酒馆宴会。席上,由于高兴了从来未有过的殊荣,它多喝了十几盅烈酒。晕乎乎,不知所措离开了大酒馆。一路晕晕糊糊,但又觉得自己有点清醒,一个劲的得意忘形地鼓呱鼓呱地向自己的家一路撞来。可是,小青蛙哪里想到,它开会回来的消息却不知怎地让长大了的小蛇知道了。小蛇心想,这是寻找到吃掉小青蛙的绝好时机。于是它就隐蔽在小青蛙回家的路上,以俟机会,吃掉小青蛙。正在小蛇等得不耐烦的时候,正在小蛇等得沉不住气的时候,只听小青蛙鼓呱鼓呱唱着凯歌来了。这一来,小蛇一下来了劲头,充满了杀意,两眼溢着血光,注视着小青蛙的一步步的靠近。只见小蛇向前一窜扑向了小青蛙,一下子咬住了小青蛙的头部,一口想要吞掉小青蛙。不料,小青蛙的肚子越鼓越大,总是让小蛇吞不下去。刚吞到一半时,小蛇没有劲了,小青蛙正好卡在小蛇的喉咙里,想吞吞不下去,想吐吐不出来,就这样僵持着好一会儿。谁曾想,就在小青蛙毙命时,一肚子的烈酒却被小蛇用劲挤进了小蛇自己的心胆里,酒精发作起来,却毒死了小蛇自己。
狗和猫
狗和猫在主人家里,世世代代相处还算是和睦的,没有太大的矛盾,在主人面前,总是相安无事。我们经常看到,猫追着狗玩,狗逗着猫耍。特别当它们玩耍某个小玩具,如玩小绒球时,猫抱着小绒球滚玩,狗也同样学着抱着小绒球滚玩;狗用爪子把小绒球抓着滚动起来,猫也学着用爪子把小绒球拨弄得滚动起来。它们玩耍得可开心哩,可逗人哩,给主人带来乐趣。有时我们也看到狗跟猫学着逮老鼠,人们管这叫“狗逮老(鼠),多管闲事”;猫也学着狗一样,一路跟着它的主人,人们管它叫“猫仗人势,惹人可笑”。就这样,狗和猫在主人家里皮着、学着、闹着,成为好朋友。尤其是它们的一举一动给主人增添了不少欢乐。 当然,朋友也有翻脸的时候,尤其是当它们不在主人面前时。有一回,小河旁搁浅了一条鱼儿,被主人家的猫和狗发现了。为了争夺这条鱼儿,它们大动干戈,朋友变成了仇人。当时,这条鱼儿,在浅滩上活蹦乱跳,猫鼻尖眼快迅速窜到鱼儿的跟前,将鱼儿拖上了岸。大家都知道,猫是捕鱼的能手,理应猫来享受这顿美餐,更何况是猫先拖上岸来的。可是狗也蹿了上来,加上狗的劲头比猫大,一口抢走了猫嘴里的鱼儿。只见猫抬起前爪冲着狗的脸狠狠抓了几下,疼得狗汪汪叫,丢掉了鱼儿,疼得狗上去一口,将猫咬翻在地。又见猫儿两眼放着凶光,炸开长长的胡须,嘴里发出噗噗的尖叫声,正在狗一愣神的当口,猫爪不偏不倚狠狠地刺中了狗的左眼,鲜血直流,疼急了的狗反扑向了猫,狠狠地将猫的脖子咬住,猫四爪朝上向着狗的脸拼着命乱抓、乱蹬,好不容易挣脱了狗嘴,正要爬起来逃跑,却被疼急了的狗又一口咬住了另一只后腿,死死地咬住不松口,就听猫拼命一挣咯嘣一声,猫的那条后腿折断了。猫也顾不上疼痛,没命的钻进了河岸的草丛中。狗在草丛中寻了一会儿,终不见猫,只好作罢,回主人家了。而那只猫却没有回到主人家里。瞎了左眼的狗,一听声就汪汪叫个不停,惹得过往行人经常冲着它大声斥责:“瞎了眼的狗!你还敢来咬人!你这个七瞎八坏的!看我来怎样收拾你!”随即操起棍棒打向了狗。狗只能发出昂昂嗷嗷的嚎叫声,夹起尾巴躲进了主人家的屋里,不敢出来。
特别又一次,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主人风尘仆仆从外地回来,狗循声汪汪地冲了上去,险些咬着它的主人,幸亏主人的厉声吆喝:“瞎了你左眼,你连主人都不认啦!”迅疾狗停住了汪汪的叫声,摇头摆尾跑到了主人的身旁。可主人将它叫到屋里,没头没尾地训斥起来,训斥中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瞎了你的左眼,你连主人都不认了。”这深深地刺痛了狗的自尊心,心想:要不是你养的猫,我怎能眼瞎。要不是我眼瞎,怎么能认不出主人。越想越懊恼,越想越憎恨那只猫。继而又想,那只猫现在何处,憎恨它有何用。想着想着它呆呆的愣愣地坐在主人的面前,像犯了错误的孩子低下了头,任主人声声训斥。打这以后,狗不敢汪汪叫,一叫就遭到主人的训斥:“瞎着眼睛乱叫!”“瘸狠瞎坏!”過着净挨训的日子。狗在主人家,也渐渐失去了往常的欢乐,整天垂头丧气,夹着尾巴,度日如年。
自从猫离开后,主人家的老鼠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每天狗趴在地上眯着眼打盹时,就听阵阵吱吱的老鼠声传进狗的耳朵,搅得它心烦意乱,难以入睡。天长日久,狗被折腾得精疲力竭,目光呆滞,弄得神情恍惚,日渐枯瘦。日子一天比一天糟糕。每当主人给它的食物,就被一趟趟老鼠偷吃精光,弄得它时常忍饥挨饿,饿得心里发慌,眼冒金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皮包骨头蜷缩地呆坐在地上,总是把尾巴夹在裆处,无精打采,样子十分丑陋,精神颓唐,真是糟透了,境况一天不如一天。
突然有一天,主人家的猫回来了,是用三条腿点瘸着回来的。狗也不清楚猫怎么又回来呢!说真的,狗哪里知道这些天,猫在外一直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猫腿被狗咬断后,捕鼠极为不灵便,动不动失去到嘴的肥肉,饥一顿饱一顿,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它不敢回到主人的家里。因为主人家的狗还在,有家不能归,整天整天在荒郊野外过着流浪生活。它曾有几次回到主人家的附近,就是不敢回到主人家里。外面流浪生活终究艰苦难过,没有家的温暖。终于有一天,它在外面熬不过去,冒着生命危险走在回到主人家的路上。它走到主人家附近时,看见主人家的狗,远不如先前那样勇猛强悍,而是快临死亡的一条狗。于是它痛下决心,大着胆子终于在这天回到了主人的家。
狗一见猫回来,先是一怔,好像不知怎么办是好,继而仍是呆呆地看着回来的猫,它也许为眼前这只失去以前那种光彩迷人的猫而木然,也许自知不是以前的自己,似乎没有勇气去对付那只心里痛恨已久该死的猫。往后的一些天里,猫看狗的样子,仍像毫无勇气来报复自己。于是猫在主人家里,也可以小心翼翼地自由出没,但它终究不敢走近狗。这样一天天生活下来。
可猫的到来,主人家的老鼠却一天比一天少了起来,猫也一天比一天有了精神,尽管腿仍然瘸着。特别是狗也不必担心主人给自己的食物被老鼠吃掉,它可以随时吃饱肚子,告别忍饥挨饿的处境,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更不必担心老鼠吱吱声的搅弄,觉也好睡了,失眠症也渐渐消失了,看上去,狗的精神也比先前好多了,右眼也似乎有了神采,跑动起来也比先前有劲了。见状,主人也很少责备训斥,有时还夸狗的好,又慢慢地喜欢上了这条狗,尽管狗的左眼仍是瞎着的。后来,狗在主人家,看家,尽心尽责,主人高兴,猫也高兴。但狗也因自己那次抢吃猫的鱼,一与猫见面,总是低着头,眼里噙着泪花。
一头母黄牛
很久很久以前,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上,猪、牛、马、羊、狼、豺、虎、豹……各自在自己的领地上野性地驰骋着、生活着。它们之间为了生存争夺领地,也不免会经常发生格斗、厮杀和战争。真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一些温驯的动物往往是烈性动物的手下败将。其中有一头母黄牛它的遭遇可以让人窥见一斑。
一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飞鸟盘翔,河水碧波荡漾,鱼儿悠闲自得。有一头母黄牛不知为什么离开它的伙伴,却独自在岸边一边哞哞叫着,一边吃着青青的草儿。它哪里知道,被几条野狼盯上了。群体觅食,彼此可以相互照应着,而独自觅食,就会势单力薄,往往会遭到强敌的攻击或吃掉。正当母黄牛快乐而悠闲地津津有味吃着河岸上的嫩草时,几条野狼却偷偷地向它逼过来,盯准了它,猛地从四面包围扑向了它。它用坚硬的犄角向狼一次次顶去。好汉怎敌双拳。一条狼扑到它的身上,咬住它的脊梁盖,一条狼扑向它的屁股,拼命地咬住它的大腿,一头狼死死咬住它的脖子。母黄牛仰倒在地上,四腿朝天没命地乱蹬着,但狼却毫发无损。正当母黄牛即将送命的时刻,只见一个老猎人和几条猎狗向狼群猛地冲了过来。就听老猎人一声令下,几条猎狗与几条狼撕咬在一起,势均力敌。看此架势,老猎人拿着猎棒向狼的头部打去,狼眼看斗不过老猎人,夹着尾巴败下阵去逃走了,母黄牛终于得救了。它满身鲜血直流,伤痕累累,奄奄一息。老猎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母黄牛弄到了家时,已是黄昏之时,家家户户炊烟四起,做起晚饭来。而老猎人一家人却忙碌着,为母黄牛清洗伤口,为母黄牛疗伤,为母黄牛加工精料。这样忙忙碌碌了几个月,母黄牛恢复了健康,像往常一样又走向了茫茫的大草原……
雨后,一条浅浅的浑浊的、杂草丛生的水沟里,有一条小蛇秧和带尾巴的小青蛙。在通浑的水里,它们似乎很不清楚对方是个什么东西。你看:小蛇秧用它那触须轻轻地在小青蛙的细皮嫩肉上来回触动着。那小青蛙顿觉浑身从未有过的舒服,像替自己挠痒痒那样舒服,总觉得对方对自己太好了。于是,那只带尾巴的小青蛙也总是用它那甜甜的舌尖不时地舔舔一下那小蛇秧的额头,也不时地舔一下那小蛇秧的那双黑豆似的小眼睛,总是那么亲热,那么密切。这个时候,小蛇秧也觉得自己满身舒舒服服的,挺自在的,挺得意的。就这样,小蛇秧和带尾巴的小青蛙就在同一条浑浊的、杂草丛生的小河里游来游去,快乐地成长着,好不惬意。看上去,彼此就在浅浅的浑浊的、杂草密集的水沟里,好像也很和谐地生活着。不知什么时候,他们慢慢长大了,小蛇秧也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蛇,带尾巴的小青蛙也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青蛙。也不知什么时候,他们之间好像自己对对方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长大后的小蛇,它的爸爸妈妈跟它讲了它们蛇族与蛙族之间存在的怨毒。在远古远古以前,它们蛇族跟其它动物一样,同样也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大饥荒,大有灭顶之灾之势。正在这当口,有个小孩在河边玩耍,于是它们蛇族中有的提议说,不如把这个小孩咬死,来饱餐一顿。谁知它们说的话,却被呆在附近小洞中的一只青蛙听到了。那只青蛙大声鼓呱起来:“小孩、小孩,快跑、快跑,蛇来、蛇来,咬人、咬人……”蛙声未停,小孩闻声转过脸一看,只见蛇族中一条蛇向自己追了过来。这时那小孩撒腿就跑,边跑呀跑呀,边呼叫大人们救命。等大人们闻声赶来,小孩还是被它们蛇族那条蛇咬了一口,流血不止。据说,那小孩,没过几天就中了它们蛇的毒汁而死。于是,那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带着邻人,有的拿着锹,有的拿着铣,找它们蛇族算账,报仇雪恨,讨回血债。只听见那只多管闲事的青蛙又向来的人们鼓呱鼓呱地大声高呼起来:“蛇咬、蛇咬,擒抓、擒抓,打头、打头,报仇、报仇,不打、不打,三年、三年,蛇来、蛇来,报仇、报仇。”那只青蛙重复鼓呱着鼓呱着。于是,人类一见到它们蛇族,就打它们的头部,因为人类担心不打它们的头部,怕它们蛇族三年后来报仇。尤其令它们蛇族愤恨的是,人类采取措施格外保护蛙族的繁衍,见它们就消灭。自那以后,它们蛇族见人就逃,就躲,就藏。即使平日里没有人来打它们,可它们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得掉了魂似的,没命地窜逃,过着永无宁日的生活。从此,它们蛇族发下毒誓:“我们与人类、蛙族血海深仇,不共戴天,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只要有机会,见人就咬,见蛙就吃。如果我们当中谁心慈手软不报仇,我们蛇族就叫它断子绝孙。”小蛇听完后,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并发誓“我要不负前辈的誓言,担任复仇之大任。”从此,长大后的小蛇所萌生的复仇欲望与日俱增。
小蛇向来喜欢在僻静的地方休闲,却被小青蛙的呱呱的叫声,吵得不得安宁。搅得小蛇无法聆听大自然的交响乐,也无法静卧休眠。于是小蛇越来越对小青蛙不满,而小青蛙对此却全然不知,仍然像先前一样,整天整天地呱呱地叫着,叫着……在小河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小蛇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它总想找借口、找机会一口吃掉小青蛙。有一天,小青蛙正朝着小蛇的洞口鼓呱鼓呱地又叫过不停,闹得小蛇颇不宁静。于是,小蛇悄悄地游到洞口,嘴一张,咬向小青蛙。可小青蛙眼尖,只纵身一跳,輕而易举地躲过了这一口。小蛇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小青蛙也提防着小蛇对它的侵害。彼此关系开始疏远起来。平时,小青蛙一见小蛇向自己游来时,就迅速逃离对方,以防不测。小蛇见状,更加愤恨小青蛙,心里盘算着如何吃掉小青蛙。一天,雨水又搅浑了杂草密集的小河水,小蛇认为这是报复小青蛙的极佳机会。于是,它潜入水底,借着草丛、浑水掩盖自己,一步步逼近小青蛙。此时,小青蛙正在全神贯注地盯着草丛上的即将到嘴的一块肥肉——一只小昆虫,根本没有防备小蛇再次向自己的攻击。说时迟,来时快,小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住了小青蛙的屁股,疼得小青蛙哇啦哇啦的逃离了现场。自这以后,小青蛙对小蛇也怀恨在心,时时刻刻提防着小蛇对他的侵袭。彼此关系也紧张了起来。
小蛇和小青蛙——他们就这样在同一条小河里生活了好长时间,终于都长大了。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过着彼此分离的日子。尤其是小青蛙自从自己变为青蛙时,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因为它晓得青蛙自身的弱点——天生的善良,是无法侵害到蛇的。这一点,小青蛙在与小蛇的相处中越来越清楚——蛇天性就有咬人害人的本质。因此,小青蛙时刻躲避着小蛇,去过不与为伍的日子。
可是有一天,长大后的小青蛙,由于善长捕捉害虫,成绩卓著,被小青蛙们选为代表,参加上级召开的青蛙表彰大会。会上,代表们又一致推荐它为模范积子,披红挂彩,得到了上级的嘉奖,受到了上级青蛙领导的亲切接见。它乐得忘乎所以,在回来的路上,被同伴们连拖带拽进了一家三星级大酒馆宴会。席上,由于高兴了从来未有过的殊荣,它多喝了十几盅烈酒。晕乎乎,不知所措离开了大酒馆。一路晕晕糊糊,但又觉得自己有点清醒,一个劲的得意忘形地鼓呱鼓呱地向自己的家一路撞来。可是,小青蛙哪里想到,它开会回来的消息却不知怎地让长大了的小蛇知道了。小蛇心想,这是寻找到吃掉小青蛙的绝好时机。于是它就隐蔽在小青蛙回家的路上,以俟机会,吃掉小青蛙。正在小蛇等得不耐烦的时候,正在小蛇等得沉不住气的时候,只听小青蛙鼓呱鼓呱唱着凯歌来了。这一来,小蛇一下来了劲头,充满了杀意,两眼溢着血光,注视着小青蛙的一步步的靠近。只见小蛇向前一窜扑向了小青蛙,一下子咬住了小青蛙的头部,一口想要吞掉小青蛙。不料,小青蛙的肚子越鼓越大,总是让小蛇吞不下去。刚吞到一半时,小蛇没有劲了,小青蛙正好卡在小蛇的喉咙里,想吞吞不下去,想吐吐不出来,就这样僵持着好一会儿。谁曾想,就在小青蛙毙命时,一肚子的烈酒却被小蛇用劲挤进了小蛇自己的心胆里,酒精发作起来,却毒死了小蛇自己。
狗和猫
狗和猫在主人家里,世世代代相处还算是和睦的,没有太大的矛盾,在主人面前,总是相安无事。我们经常看到,猫追着狗玩,狗逗着猫耍。特别当它们玩耍某个小玩具,如玩小绒球时,猫抱着小绒球滚玩,狗也同样学着抱着小绒球滚玩;狗用爪子把小绒球抓着滚动起来,猫也学着用爪子把小绒球拨弄得滚动起来。它们玩耍得可开心哩,可逗人哩,给主人带来乐趣。有时我们也看到狗跟猫学着逮老鼠,人们管这叫“狗逮老(鼠),多管闲事”;猫也学着狗一样,一路跟着它的主人,人们管它叫“猫仗人势,惹人可笑”。就这样,狗和猫在主人家里皮着、学着、闹着,成为好朋友。尤其是它们的一举一动给主人增添了不少欢乐。 当然,朋友也有翻脸的时候,尤其是当它们不在主人面前时。有一回,小河旁搁浅了一条鱼儿,被主人家的猫和狗发现了。为了争夺这条鱼儿,它们大动干戈,朋友变成了仇人。当时,这条鱼儿,在浅滩上活蹦乱跳,猫鼻尖眼快迅速窜到鱼儿的跟前,将鱼儿拖上了岸。大家都知道,猫是捕鱼的能手,理应猫来享受这顿美餐,更何况是猫先拖上岸来的。可是狗也蹿了上来,加上狗的劲头比猫大,一口抢走了猫嘴里的鱼儿。只见猫抬起前爪冲着狗的脸狠狠抓了几下,疼得狗汪汪叫,丢掉了鱼儿,疼得狗上去一口,将猫咬翻在地。又见猫儿两眼放着凶光,炸开长长的胡须,嘴里发出噗噗的尖叫声,正在狗一愣神的当口,猫爪不偏不倚狠狠地刺中了狗的左眼,鲜血直流,疼急了的狗反扑向了猫,狠狠地将猫的脖子咬住,猫四爪朝上向着狗的脸拼着命乱抓、乱蹬,好不容易挣脱了狗嘴,正要爬起来逃跑,却被疼急了的狗又一口咬住了另一只后腿,死死地咬住不松口,就听猫拼命一挣咯嘣一声,猫的那条后腿折断了。猫也顾不上疼痛,没命的钻进了河岸的草丛中。狗在草丛中寻了一会儿,终不见猫,只好作罢,回主人家了。而那只猫却没有回到主人家里。瞎了左眼的狗,一听声就汪汪叫个不停,惹得过往行人经常冲着它大声斥责:“瞎了眼的狗!你还敢来咬人!你这个七瞎八坏的!看我来怎样收拾你!”随即操起棍棒打向了狗。狗只能发出昂昂嗷嗷的嚎叫声,夹起尾巴躲进了主人家的屋里,不敢出来。
特别又一次,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主人风尘仆仆从外地回来,狗循声汪汪地冲了上去,险些咬着它的主人,幸亏主人的厉声吆喝:“瞎了你左眼,你连主人都不认啦!”迅疾狗停住了汪汪的叫声,摇头摆尾跑到了主人的身旁。可主人将它叫到屋里,没头没尾地训斥起来,训斥中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瞎了你的左眼,你连主人都不认了。”这深深地刺痛了狗的自尊心,心想:要不是你养的猫,我怎能眼瞎。要不是我眼瞎,怎么能认不出主人。越想越懊恼,越想越憎恨那只猫。继而又想,那只猫现在何处,憎恨它有何用。想着想着它呆呆的愣愣地坐在主人的面前,像犯了错误的孩子低下了头,任主人声声训斥。打这以后,狗不敢汪汪叫,一叫就遭到主人的训斥:“瞎着眼睛乱叫!”“瘸狠瞎坏!”過着净挨训的日子。狗在主人家,也渐渐失去了往常的欢乐,整天垂头丧气,夹着尾巴,度日如年。
自从猫离开后,主人家的老鼠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每天狗趴在地上眯着眼打盹时,就听阵阵吱吱的老鼠声传进狗的耳朵,搅得它心烦意乱,难以入睡。天长日久,狗被折腾得精疲力竭,目光呆滞,弄得神情恍惚,日渐枯瘦。日子一天比一天糟糕。每当主人给它的食物,就被一趟趟老鼠偷吃精光,弄得它时常忍饥挨饿,饿得心里发慌,眼冒金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皮包骨头蜷缩地呆坐在地上,总是把尾巴夹在裆处,无精打采,样子十分丑陋,精神颓唐,真是糟透了,境况一天不如一天。
突然有一天,主人家的猫回来了,是用三条腿点瘸着回来的。狗也不清楚猫怎么又回来呢!说真的,狗哪里知道这些天,猫在外一直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猫腿被狗咬断后,捕鼠极为不灵便,动不动失去到嘴的肥肉,饥一顿饱一顿,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它不敢回到主人的家里。因为主人家的狗还在,有家不能归,整天整天在荒郊野外过着流浪生活。它曾有几次回到主人家的附近,就是不敢回到主人家里。外面流浪生活终究艰苦难过,没有家的温暖。终于有一天,它在外面熬不过去,冒着生命危险走在回到主人家的路上。它走到主人家附近时,看见主人家的狗,远不如先前那样勇猛强悍,而是快临死亡的一条狗。于是它痛下决心,大着胆子终于在这天回到了主人的家。
狗一见猫回来,先是一怔,好像不知怎么办是好,继而仍是呆呆地看着回来的猫,它也许为眼前这只失去以前那种光彩迷人的猫而木然,也许自知不是以前的自己,似乎没有勇气去对付那只心里痛恨已久该死的猫。往后的一些天里,猫看狗的样子,仍像毫无勇气来报复自己。于是猫在主人家里,也可以小心翼翼地自由出没,但它终究不敢走近狗。这样一天天生活下来。
可猫的到来,主人家的老鼠却一天比一天少了起来,猫也一天比一天有了精神,尽管腿仍然瘸着。特别是狗也不必担心主人给自己的食物被老鼠吃掉,它可以随时吃饱肚子,告别忍饥挨饿的处境,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更不必担心老鼠吱吱声的搅弄,觉也好睡了,失眠症也渐渐消失了,看上去,狗的精神也比先前好多了,右眼也似乎有了神采,跑动起来也比先前有劲了。见状,主人也很少责备训斥,有时还夸狗的好,又慢慢地喜欢上了这条狗,尽管狗的左眼仍是瞎着的。后来,狗在主人家,看家,尽心尽责,主人高兴,猫也高兴。但狗也因自己那次抢吃猫的鱼,一与猫见面,总是低着头,眼里噙着泪花。
一头母黄牛
很久很久以前,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上,猪、牛、马、羊、狼、豺、虎、豹……各自在自己的领地上野性地驰骋着、生活着。它们之间为了生存争夺领地,也不免会经常发生格斗、厮杀和战争。真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一些温驯的动物往往是烈性动物的手下败将。其中有一头母黄牛它的遭遇可以让人窥见一斑。
一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飞鸟盘翔,河水碧波荡漾,鱼儿悠闲自得。有一头母黄牛不知为什么离开它的伙伴,却独自在岸边一边哞哞叫着,一边吃着青青的草儿。它哪里知道,被几条野狼盯上了。群体觅食,彼此可以相互照应着,而独自觅食,就会势单力薄,往往会遭到强敌的攻击或吃掉。正当母黄牛快乐而悠闲地津津有味吃着河岸上的嫩草时,几条野狼却偷偷地向它逼过来,盯准了它,猛地从四面包围扑向了它。它用坚硬的犄角向狼一次次顶去。好汉怎敌双拳。一条狼扑到它的身上,咬住它的脊梁盖,一条狼扑向它的屁股,拼命地咬住它的大腿,一头狼死死咬住它的脖子。母黄牛仰倒在地上,四腿朝天没命地乱蹬着,但狼却毫发无损。正当母黄牛即将送命的时刻,只见一个老猎人和几条猎狗向狼群猛地冲了过来。就听老猎人一声令下,几条猎狗与几条狼撕咬在一起,势均力敌。看此架势,老猎人拿着猎棒向狼的头部打去,狼眼看斗不过老猎人,夹着尾巴败下阵去逃走了,母黄牛终于得救了。它满身鲜血直流,伤痕累累,奄奄一息。老猎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母黄牛弄到了家时,已是黄昏之时,家家户户炊烟四起,做起晚饭来。而老猎人一家人却忙碌着,为母黄牛清洗伤口,为母黄牛疗伤,为母黄牛加工精料。这样忙忙碌碌了几个月,母黄牛恢复了健康,像往常一样又走向了茫茫的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