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仝凤琴,国家一级演员,民进会员,宝鸡市政协委员,宝鸡市戏曲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传承人肖玉玲老师,她好学上进,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她还担任省秦腔艺术研究会理事,省电视台《秦之声》特邀演员,宝鸡市劳模协会理事,宝鸡市慈善总会理事,曾获“宝鸡市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2015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5年4月28日,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民进会员、宝鸡市戏曲剧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仝凤琴被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为民进赢得了荣誉。
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中仝凤琴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多年来,仝凤琴不断向社会奉献爱心:2013年5月,仝凤琴闻悉千阳农民李保焕家庭遭灾后,主动开车到李家,为其捐款;同年7月,为宝鸡高新区八鱼镇清菴堡村修桥捐资;2015年1月,她又为宝鸡环保工人捐款……这些年,她为社会各方面捐赠金额达3万余元。
仝凤琴为宝鸡市“中国森林旅游博览会”举办了“仝凤琴秦腔专场义演”,开创了个人专场义演的先河。把戏曲绝活——踩跷,以“三寸金莲”独到的特技演绎了高难度的戏曲芭蕾,独占鳌头,填补了秦腔舞台的空白。其“走雪”片段以念白、技巧、表演三项总分殊高,获得了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争霸赛第七场优胜奖而金榜题名。她曾获得中国秦腔“四大名旦”金奖 ;为奉献爱心,举办了“金凤凰”仝凤琴慈善秦腔交响乐个人专场义演,并被授予宝鸡市慈善大使。她还曾随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到宝鸡市凤翔等县参加赈灾慰问义演、随宝鸡市领导赴北京、上海进行慰问演出,还参加了陕西省电视台赈灾义演。2011年,她举办了宝鸡市劳动模范自愿者仝凤琴秦腔专场义演,并荣获宝鸡市委、市政府文艺作品大奖,2014年,她赴太白山区举办个人专场义演,共参加义演700多场。长期以来,仝凤琴先后荣获中国首届秦腔艺术大赛一等奖,中国秦腔“四大名旦”金奖,陕西省秦腔折子戏大赛“一等奖”等殊荣。
仝凤琴对秦腔艺术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曾在五十多本大戏中担任主要角色。她曾利用假期,自费赴西安等地拜师求教。在名家指导下,曾苦练《游西湖》中李慧娘的“吹火”;《秦雪梅吊孝》中的“水袖”、“跪转”;《走雪》中曹玉莲的“过桥”、“攀枝”、“越涧”等技巧,均收到很好效果。尤其是为练好挂画中的“踩跷”付出了更加艰辛的努力。为了学习继承这一旦角绝活,她冒酷暑远赴山西,在蒲剧名家梅花奖得主吉有芳老师的传授下,经过反复苦练,终于把人称“戏曲芭蕾”的“踩跷”搬上秦腔舞台。
陕西省电视台在春节戏曲晚会排演秦腔传统优秀剧目《翰墨缘》面向省内各专业团体青年演员选拔女主角中,仝凤琴以优越的综合艺术素质被选定扮演女主角陈秋霞,逼真的表演展现了才女陈秋霞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对人物秋月赏菊时的依然娇美、爽朗热情;对亲兄长用卑鄙手段陷害他人的愤愤不平、嫉恶如仇;对父亲为官不正轻信假证的怨恨焦虑;直到为蒙受奇冤的书生苦心策划、设法搭救……这一系列情节的表演,都从人物心境出发,贴近生活,有艺术程式的灵魂而环环入套,形象而传神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出一个娇柔可爱又具有侠义心肠的县令小姐。《翰墨缘》被陕西省电视台“秦之声”特别制作后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为弘扬秦腔艺术作出了新的贡献。她与全省名家演员同台演出的 《翰墨缘》和在国庆晚会专场“龙江颂”中扮演的江水英,曾在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农业之春·赞农机》中播出,并被评为优秀节目在中央电视台3、2、7、11频道多次播放,她主演的《游西湖》、《祝福》、《回荆州》、踩跷《挂画》唱段,均被刻成VCD光盘公开发行。
2014年,仝凤琴在逐渐摸索中新创排了集魔术表演、戏曲特技为一体的折子戏《天女散花》,开创了戏曲界用魔术散花的先河。该表演已获得国家新发明专利,使人耳目一新,深受观众喜爱和戏曲界行家的好评。
仝凤琴在艺术理论上不断提高,形成了独特的观点,她撰写的论文《珍重戏曲传统,坚持继承创新》、《表演艺术要不断创新》和《论秦腔演员的艺术修养》在陕西省《文化艺术报》上发表;《提高戏曲演员的艺术表现力——浅谈虚拟性》在《中国文化艺术报》上发表,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宝鸡市举办的“琴雅杯”十佳旦角大赛是宝鸡市戏剧界的一次盛事,受到广大戏迷和观众的极大关注。仝凤琴作为一名参赛者,她不仅将这次比赛看作是一次展现自己艺术水平的机会,更是向全市人民传播优秀文化、振兴秦腔艺术的一种社会责任。正当大赛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仝凤琴的母亲却因病去世,她在悲痛与事业的抉择中,选择了后者。她的唱腔里,融进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悲痛,更使唱腔哀婉动人,催人泪下,一举夺得了十佳旦角的排名榜首。仝凤琴用这段凝结着心血和泪水创作出的悲剧《秦雪梅吊孝》,用奖状和戏迷的钟爱,告慰了母亲的在天之灵。
多年来,宝鸡电台、电视台,《宝鸡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对仝凤琴的事迹相继进行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她也受到政府和群众的尊重和爱戴,并被多次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宝鸡市巾帼建功标兵、宝鸡市慈善大使、宝鸡市政协委员等。仝凤琴让艺术魅力和生命价值熠熠生辉,光照着秦腔舞台,为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和奉献。
仝凤琴,国家一级演员,民进会员,宝鸡市政协委员,宝鸡市戏曲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传承人肖玉玲老师,她好学上进,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她还担任省秦腔艺术研究会理事,省电视台《秦之声》特邀演员,宝鸡市劳模协会理事,宝鸡市慈善总会理事,曾获“宝鸡市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2015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5年4月28日,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民进会员、宝鸡市戏曲剧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仝凤琴被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为民进赢得了荣誉。
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中仝凤琴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多年来,仝凤琴不断向社会奉献爱心:2013年5月,仝凤琴闻悉千阳农民李保焕家庭遭灾后,主动开车到李家,为其捐款;同年7月,为宝鸡高新区八鱼镇清菴堡村修桥捐资;2015年1月,她又为宝鸡环保工人捐款……这些年,她为社会各方面捐赠金额达3万余元。
仝凤琴为宝鸡市“中国森林旅游博览会”举办了“仝凤琴秦腔专场义演”,开创了个人专场义演的先河。把戏曲绝活——踩跷,以“三寸金莲”独到的特技演绎了高难度的戏曲芭蕾,独占鳌头,填补了秦腔舞台的空白。其“走雪”片段以念白、技巧、表演三项总分殊高,获得了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争霸赛第七场优胜奖而金榜题名。她曾获得中国秦腔“四大名旦”金奖 ;为奉献爱心,举办了“金凤凰”仝凤琴慈善秦腔交响乐个人专场义演,并被授予宝鸡市慈善大使。她还曾随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到宝鸡市凤翔等县参加赈灾慰问义演、随宝鸡市领导赴北京、上海进行慰问演出,还参加了陕西省电视台赈灾义演。2011年,她举办了宝鸡市劳动模范自愿者仝凤琴秦腔专场义演,并荣获宝鸡市委、市政府文艺作品大奖,2014年,她赴太白山区举办个人专场义演,共参加义演700多场。长期以来,仝凤琴先后荣获中国首届秦腔艺术大赛一等奖,中国秦腔“四大名旦”金奖,陕西省秦腔折子戏大赛“一等奖”等殊荣。
仝凤琴对秦腔艺术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曾在五十多本大戏中担任主要角色。她曾利用假期,自费赴西安等地拜师求教。在名家指导下,曾苦练《游西湖》中李慧娘的“吹火”;《秦雪梅吊孝》中的“水袖”、“跪转”;《走雪》中曹玉莲的“过桥”、“攀枝”、“越涧”等技巧,均收到很好效果。尤其是为练好挂画中的“踩跷”付出了更加艰辛的努力。为了学习继承这一旦角绝活,她冒酷暑远赴山西,在蒲剧名家梅花奖得主吉有芳老师的传授下,经过反复苦练,终于把人称“戏曲芭蕾”的“踩跷”搬上秦腔舞台。
陕西省电视台在春节戏曲晚会排演秦腔传统优秀剧目《翰墨缘》面向省内各专业团体青年演员选拔女主角中,仝凤琴以优越的综合艺术素质被选定扮演女主角陈秋霞,逼真的表演展现了才女陈秋霞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对人物秋月赏菊时的依然娇美、爽朗热情;对亲兄长用卑鄙手段陷害他人的愤愤不平、嫉恶如仇;对父亲为官不正轻信假证的怨恨焦虑;直到为蒙受奇冤的书生苦心策划、设法搭救……这一系列情节的表演,都从人物心境出发,贴近生活,有艺术程式的灵魂而环环入套,形象而传神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出一个娇柔可爱又具有侠义心肠的县令小姐。《翰墨缘》被陕西省电视台“秦之声”特别制作后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为弘扬秦腔艺术作出了新的贡献。她与全省名家演员同台演出的 《翰墨缘》和在国庆晚会专场“龙江颂”中扮演的江水英,曾在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农业之春·赞农机》中播出,并被评为优秀节目在中央电视台3、2、7、11频道多次播放,她主演的《游西湖》、《祝福》、《回荆州》、踩跷《挂画》唱段,均被刻成VCD光盘公开发行。
2014年,仝凤琴在逐渐摸索中新创排了集魔术表演、戏曲特技为一体的折子戏《天女散花》,开创了戏曲界用魔术散花的先河。该表演已获得国家新发明专利,使人耳目一新,深受观众喜爱和戏曲界行家的好评。
仝凤琴在艺术理论上不断提高,形成了独特的观点,她撰写的论文《珍重戏曲传统,坚持继承创新》、《表演艺术要不断创新》和《论秦腔演员的艺术修养》在陕西省《文化艺术报》上发表;《提高戏曲演员的艺术表现力——浅谈虚拟性》在《中国文化艺术报》上发表,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宝鸡市举办的“琴雅杯”十佳旦角大赛是宝鸡市戏剧界的一次盛事,受到广大戏迷和观众的极大关注。仝凤琴作为一名参赛者,她不仅将这次比赛看作是一次展现自己艺术水平的机会,更是向全市人民传播优秀文化、振兴秦腔艺术的一种社会责任。正当大赛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仝凤琴的母亲却因病去世,她在悲痛与事业的抉择中,选择了后者。她的唱腔里,融进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悲痛,更使唱腔哀婉动人,催人泪下,一举夺得了十佳旦角的排名榜首。仝凤琴用这段凝结着心血和泪水创作出的悲剧《秦雪梅吊孝》,用奖状和戏迷的钟爱,告慰了母亲的在天之灵。
多年来,宝鸡电台、电视台,《宝鸡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对仝凤琴的事迹相继进行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她也受到政府和群众的尊重和爱戴,并被多次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宝鸡市巾帼建功标兵、宝鸡市慈善大使、宝鸡市政协委员等。仝凤琴让艺术魅力和生命价值熠熠生辉,光照着秦腔舞台,为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