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室间隔肥厚的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d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18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室间隔肥厚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42~58岁,平均(50.4±4.2)岁。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口面积(0.57±0.11)cm2,心功能(NYHA分级) Ⅱ级4例,Ⅲ级9例,Ⅳ级5例。其中合并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者8例,二尖瓣轻到中度关闭不全者4例,中重度关闭不全者2例,升主动脉扩张者3例(升主动脉内径>4.5 cm),房颤1例。室间隔厚度(15.82±2.04)mm,左心室后壁厚度(14.04±1.28)mm,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值(IVS/LVPW)1.12±0.91,左心室流出道内径(19.01±1.74)mm,跨瓣压差(102±8.40)mmHg(1 mmHg=0.133 kP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9±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3.33±4.00)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27.11±1.99)mm,左心室重量指数(277.1±37.3)g/m2。所有患者均在全麻常规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AVR)同期室间隔部分切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2例(置入人工瓣环),升主动脉成形2例,升主动脉包裹1例。术中记录患者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术中除颤次数及置入瓣膜型号,术后并发症,定期随访,分析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各指标变化。

结果

全组手术无死亡,应用临时起搏器2例,经药物治疗后分别于术后第3、6天恢复窦性心律,去除临时起搏器,余患者恢复良好。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所有患者人工瓣膜功能良好,2例二尖瓣微量反流。跨瓣压差、左心室流出道内径、心功能分级、室间隔厚度、瓣口面积、左心室质量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LVEF、LVEDD、LVES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LVEF及LVED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室间隔肥厚行部分室间隔肌肉切除是AVR过程中一个简单的附加程序,并不增加手术风险且效果显著,利于术后左心室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四川省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健康管理现状,为健康扶贫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2018年在四川省21个市(州)分别抽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场抽查儿童健康档案,采用电话核实和实地调查等方法,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现状,及儿童监护人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采用描述分析、配对t检验、χ2检验、趋势性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进
目的探讨我国≥60岁老年人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状态之间的关联。方法研究纳入"我国大气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研究"项目2017年7月18日至2018年2月7日调查的≥60岁老年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纳入3 897名≥60岁老年人,年龄为(73.4±8.0)岁,焦虑者占6.5%;睡眠质量差者占1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
联合免疫包括使用联合疫苗(多联疫苗和多价疫苗)和用多种疫苗进行联合接种,其目的是通过减少前往接种点接种疫苗的次数,从而提高受种者的依从性和接种率,使更多人群受惠于疫苗的保护。本文梳理了目前国内外联合疫苗的使用现状和研发进展,对已完成和正在开展的若干项联合接种研究进行了归纳汇总,并依据我国现行免疫规划程序中接种疫苗的时间重叠情况,提出下一步开展联合接种研究的需求展望,为进一步优化免疫程序、研发新的联
目的探讨胎儿和婴儿时期饥荒暴露与成年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2012年吉林省慢性病调查数据,选取1956-1965年出生的5 960名研究对象,分为未暴露(1963-1965年)、胎儿期暴露(1959-1961年)、儿童早期暴露(1956-1958年)和过渡(1962年)4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胎儿期暴露(OR=1.249
目的建立适用于中国≥65岁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风险预测工具。方法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来自"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2008/2009年至2014年和2012年至2017/2018年3 742名研究对象的数据,对基线未患CKD的1 055人追踪2次肾功能结局,使用Lasso方法筛选预测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构建CKD发生风险预测模
衰弱综合征是由机体退行性改变和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机体易损性增加的综合征,与跌倒、残疾和死亡等不良结局密切相关。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开展,艾滋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限逐渐延长,老年HIV/AIDS人数增加,衰弱综合征在该人群中的患病率增加。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发生与HI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早期识别与干预老年HIV/AIDS的衰弱综合征可以减少不良临床事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目的研究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老年人群BMI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于2017年选取我国8个长寿地区对2 825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身体测量等,其中≥65岁老年人2 217名。计算其BMI水平并采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BMI影响因素。结果我国8个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
目的探索Stanford 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IMH)患者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时机。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6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1.5±6.2)岁。患者升主动脉IMH合并溃疡;升主动脉直径≥50 mm(包括血肿);升主动脉血肿厚度≥10 mm;心包积液或者胸腔积液;症状不缓解或再发或合并中度以上主动
漏斗胸的治疗一直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负压吸盘作为漏斗胸保守治疗和辅助手术的一种方法,它的作用正逐渐被国内、外医师所认可,对它的认识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就负压吸盘的使用方法、适应证与禁忌证、使用效果等对其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PS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确诊为PPSC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分子、免疫表型。结果15例中男13例,女2例,年龄56~76岁,中位年龄66岁。病变位于左肺上叶8例,左肺下叶6例,右肺中叶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男性患者中10例有30年以上吸烟史。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平扫+增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