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水稻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总结了毕节市水稻生产现状,分析了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扩大种植面积、发展特色水稻与打品牌战略、倡导规模经营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措施。
  关键词:毕节市;水稻生产;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040-03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ice Production in Bijie City
  Huang Yaoxian
  (Bijie City Rural Energy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fice,Bijie 5517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ed up rice production status of Bijie City,analysed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from the expansion,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planting area and the brand strategy,advocating the scale operation and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and so on,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Bijie City;Rice production;Development trend
  水稻是毕节市除马铃薯、玉米之外的第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焕发水稻产业的旺盛活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种粮收益持续增加,对毕节市水稻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总结。本文就适宜种植水稻的毕节市地理、气象、水文资源;2010-2015年主栽水稻品种、区域分布、产量、种植模式,2010-2015年优质稻米、特色稻米的生产加工、品牌创建、销售情况等进行阐述。找出发展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发展潜力,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措施,旨在为毕节市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基本情况
  1.1 地理概况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属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锁钥,长江、珠江之屏障,总面积近26 900km2,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5.25%;境内平均海拔1 600m,最高处位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与威宁县交界的小韭菜坪,海拔2 900.6m;最低处位于金沙县与仁怀县、四川省古蔺县交界的赤水河谷,海拔457m。位于全市西部的威宁县和赫章县的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平均海拔2 000~2 400m;赫章县东部、织金县西部及七星关区、大方县、纳雍县平均海拔1 400~1 800m;金沙和黔西两县、织金县东部平均海拔1 000~1 400m。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生长发育。
  1.2 气候概况 毕节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风气候比较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立体气候突出,据资料记载,全市各县(区)多年(1951—1998)平均温度10~15℃,最高为金沙县,最低为威宁县;年日照数在1 096~1 769h,最多为威宁县;无霜期245~290d,金沙、织金两县最长;年均降水量849~1 399mm,最多为织金县,最少为赫章县。海拔相对高差大,垂直气候变化尤为明显,因山脉切割形成的盆地、槽地、谷地,有利于水稻种植。
  1.3 水资源概况 毕节市全市河长大于10km的河流有193条,分别流人乌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4大水系。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的主要干流有偏岩河、野济河、六冲河、三岔河;属赤水河水系的有赤水河;属金沙江水系的有牛栏江、白水河;属珠江流域的有北盘江上游的可渡河。市境内属长江流域的流域面积25 600km2,属珠江流域的流域面积1 239km2,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95.39%、4.61%。其中乌江水系流域面积17 800km2,金沙江水系流域面积4 901km2,赤水河系流域面积2 943km2,分别占总面积的66.2%、18.3%、10.9%。境内建成的大型水库支嘎阿鲁湖,水域面积达80km2,蓄水形成库容达44.97亿m3,被称为贵州第一湖。在建的夹岩水利枢纽工程,集雨面积为4 306km2,总库容13.25亿m3,水利库容8.48亿m3,预计总投资169.4亿元,为贵州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全市水资源丰富,稻田灌溉具有得天独厚的水源条件。
  2 种植情况
  2.1 主栽品种及适宜区域 全市主推品种及适宜区域:“丰优香占”,平均单产8 553kg/hm2,适宜区域为海拔
  1 000m以下的中籼迟熟稻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中优838”,平均单产9 366.8kg/hm2,适宜区域为海拔
  1 300m以下中早熟籼稻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香早优2017”,平均单产8 134.5kg/hm2,适宜区域为中早熟籼稻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内香8518”,平均单产8 328.3kg/hm2,适宜区域为海拔1 000m以下的中低海拔籼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天优1177”,平均单产
  8 745.6kg/hm2,适宜区域为中籼早熟稻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中优608”,平均单产8 509.1kg/hm2,适宜区域为海拔1 000m以下中籼迟熟稻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农丰优256”,平均单产8 600.4kg/hm2,适宜区域为海拔1 000m以下的中低海拔籼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慎用;“中优5617”,平均单产8 604.5kg/hm2,适宜区域为海拔1 000m以下的中迟熟籼稻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吉优9号”,平均单产8 753.3kg/hm2,适宜区域为中籼中早熟稻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民优93”,平均单产8 445kg/hm2,适宜区域:早熟杂交籼稻地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锋优308”,平均单产8 631.2kg/hm2,适宜区域为海拔1 000m以下的中籼迟熟稻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安优136”,平均单产8 960.1kg/hm2,适宜区域为中籼中早熟稻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蓉优396”,平均单产8 924.55kg/hm2,适宜区域:海拔1 000m以下的中迟熟杂交籼稻地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滇杂35”,平均单产7 805.7kg/hm2,适宜区域为迟熟粳稻区种植;“毕粳43”,平均单产8 553kg/hm2,适宜区域为粳稻区种植;“毕粳45”,平均单产8 286kg/hm2,适宜区域为粳稻地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糯优16”,平均单产   8 368.1kg/hm2,适宜区域为海拔1 000m以下的中低海拔稻区种植。
  2.2 种植区域分布及产量
  2.2.1 种植区域分布 由上表1可以看出: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40 000hm2左右,平均海拔在1 000~1 400m之间的金沙、黔西以及平均海拔在1 000~1 800m的织金县,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以2015年为例,分别为
  8 673.33hm2、7 333.33hm2、19 333.33hm2,分析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21.6%、18.27%、23.25%;平均海拔1 400~1 800m的七星关区、大方县、纳雍县水稻种植面积较大,以2015年为例,分别为6 066.67hm2、4 006.67hm2、
  3 333.33hm2,分别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15.11%、9.98%、8.3%;平均海拔在1 800m以上的赫章西部及威宁县种植面积较小,以2015年为例,分别为1 000.00hm2、133.33hm2,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49%、0.33%;百管委为大方和黔西部分乡镇组成的旅游景区,水稻种植在此不作比较。全市基本形成了以东部低海拔地区为主的水稻主产区、以中部中海拔地区为辅的水稻种植区、以西部高海拔地区为补充的的水稻零星种植区。
  2.2.2 产量水平 从上表2可以看出,总产量除2010年的266 300.00t最高、2012年的238 300.00t次之外,其余年份产量水平基本稳定在200 000.00t左右。据气象资料记载,总产高的年份好,水稻整个生育期无低温冻害,也无风雹及洪涝灾害,无连绵阴雨天气及轻度秋风天气,往往夜间下雨白天放晴,风调雨顺,三晴两雨,早霜来得晚,晚霜去得早,气象条件总体好,非常利于水稻育秧、栽秧、返青、分蘖、杨花、灌浆、乳熟、蜡熟及成熟;产量低的年份则是气象条件总体上较差,要么低温冻害、要么风雹灾害、要么洪涝灾害、要么连绵阴雨天气、要么轻度以上秋风、要么早霜、要么晚霜、总之,在水稻的整个生育阶段难免会遇到各种灾害天气,不利于水稻生长发育、开花结实,影响产量形成。
  3 种植模式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水稻种植保险工作的推行,为水稻栽培提供了新动力。近年来,在海拔1 000m以下的东部区域,基本形成了“麦—稻两熟”、“油—稻两熟”及“薯—稻两熟”;在海拔1 000~1 400m的中东、中南部区域基本形(下转106页)(上接41页)成了“麦—稻两熟”、“油—稻两熟”;在海拔1 800m以上的西部区域基本形成了一季稻种植区。
  4 耕地、水田、及水浇地面积情况
  从上表3可以看出,2015年水田未利用面积还有
  10 140.00hm2,也就是说在常年种植水稻40 000.00hm2之外,还有10 286.00hm2以上的水田面积可以发展水稻种植,各县区在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上均有一定空间,其中:金沙空间最大,达6 466.67hm2;连可水浇地计算,威宁县空间最小也达200.00hm2,说明毕节市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潜力较大。
  5 优质稻和特色稻情况
  优质稻和特色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杂交优质稻面积从2010年的13 340.00hm2发展到2015年的
  17 646.67hm2;常规优质稻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3 640hm2发展到2015年的4 013.33 hm2。特色稻中:一级优质稻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3 800.00hm2发展到2015年的
  5 266.67hm2;红米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80.00hm2发展到2015年的213.33hm2;香禾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200.00hm2发展到2015年的466.67hm2。订单生产及认证逐年提高。优质稻米企业订单生产从2010年的333.33hm2发展到2014年的573.33hm2;无公害生产认证从2010年的333.33hm2发展到2014年的1 240.00hm2。品牌创建成果显著。依托“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品牌优势,已创建“马血泥牌”、“东关坡牌”、“黔西北牌”3个大米品牌,3个优质米品牌,1个无公害品牌。加工初具规模。已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2 000.00t的优质米加工企业1个;日加工大米20t以上的省级龙头企业1个。优质米价格良好,供不应求。以2013年为例,普通米销售均价4.12元/kg、优质米均价5.6元/kg、无公害米均价5.2元/kg、红米均价12元/kg,主销市场为省内,供不应求。
  6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风雹、洪涝、低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靠天吃饭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耕田种地劳动力不足,而改种旱粮现象存在;三是近年来农资价格涨幅较大,水稻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生产投入较大,种植成本高;四是优质稻特别是特色稻生产规模不大。优质米特别是特色米企业加工转化能力不高,带动能力不强。
  7 对策建议措施
  7.1 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高种植户收益 一是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划定水稻种植保护区,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培肥地力,不断提高田地养分含量;二是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千方百计搞好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增强灌溉抗旱、泄洪排涝能力,提高水田增产潜力;三是积极推行水稻种植保险,降低水稻种植户因灾害减少收成的风险,确保旱涝丰收。四是提高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标准,进一步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减轻水稻种植户生产投入。
  7.2 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一是大力推广优质良种,推广轻简、节本、高效栽培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增加产出效益;二是制定《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积极推广应用;三是加大水稻育秧、插秧及联合收割等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力度,减轻人工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7.3 加快粮食流通转化步伐,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 继续巩固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不变,充分利用水田剩余空间,扩大种植面积。培育种粮大户、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优质稻、特别是特色稻种植;支持优质稻特别是特色稻加工转化龙头企业,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做强做大订单工程,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建设,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致富。 (责编:张长青)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对低产竹林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竹林复壮措施。主要包括:竹林复壮、科学施肥,护笋养竹、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毛竹;低产原因;复壮增产措施;黄山区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79-02  毛竹因其具有生长快,周期短,用途广,效益好和一经造林便可持续利用等优点,成为我国南方山区重要的高效林业开发项目之一。黄山区是南方集体林
摘要:目的:建立项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水中9种异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太湖苏州区域某饮用水源地异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苏州某饮用水源地致嗅的异味物质主要是2-甲基异嵌醇;异味物质浓度高的月份主要集中在6-10月;太湖(苏州辖区)东部沿岸、南部沿岸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浓度水平高于同期西部沿岸及湖心区域。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检测方法;异味物
摘 要:该文介绍了徽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建议。  关键词: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78-02  徽州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捷,是黄山市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近年来徽州区蔬菜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依托丰富的
该文介绍了昭平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和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摘 要: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非常普遍,主要表现为学生滥评、弃评和恶评教师教学效果,这种现象如不及时疏解,会亵渎学生的评教权利,遮蔽学生的评教能力,降低学生的评教效力,甚至会强化教师对学生评教的抵制情绪。学生责任意识缺失、评教指标设计不科学、评教时间安排不适当以及评教结果不向教师与学生公布是导致学生评教倦怠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从评教前的组织动员、指标设计和时间安排,评教时的组织实施以及评教后的结果反
摘 要:目的:鉴定22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陕南的抗性效果,以期为抗病育种提供适合的稻瘟病抗性基因。方法:研究以一套携带22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为材料,在陕南鉴定了22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2份材料中,中抗以上材料没有,中感材料有10份,比率为31.25%,中感材料包括:K3、K5、K8、K18、K19、K20、K19、K21、K22、K27、K28。分别携带抗病基因Pi-i
摘 要:研究以秸秆腐化为基础,设计一种与已有谷物收割机配套的秸秆腐化还田机,其集作物收割、秸秆粉碎和秸秆腐化还田操作于一体,以加快秸秆还田后的腐化,在解决作物秸秆处理难这一问题的同时,也改善了土壤肥力和农业生态环境。实验表明,经改进的作物秸秆腐化还田机,能使秸秆腐化分解腐化时间缩短,产量比单一秸秆粉碎方式略高。  关键词:秸秆粉碎还田机;腐化剂;改进设计  中图分类号 S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的进一步普及,大量计算机软件在林业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也不例外,包括GPS数据的应用,使用林地现状图的绘制,都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的支持。该文主要是从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制图入手,介绍了几种计算机软件在林地可行性报告中的实际应用,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林地;可行性报告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