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芝麻粕对肉鸭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和肉风味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发酵芝麻粕对肉鸭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肉风味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SM3雏鸭2 5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6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以及用芝麻粕、干发酵芝麻粕和湿发酵芝麻粕(按风干物质计)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4.2%(质量分数)豆粕的日粮。试验期40d,分为前期(1~15d)和后期(16~40d)2个阶段。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性能、血液常规指标、血清免疫指标以及肌肉肌苷酸和氨基酸测定。【结果】试验前期,湿发酵芝麻粕组肉鸭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芝麻粕组(P<0.05)和极显著高于干发酵芝麻粕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期以及全程,各组肉鸭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料体质量比和死淘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湿发酵芝麻粕组肉鸭的全净膛率较芝麻粕组显著提高,而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湿发酵芝麻粕组血液中总蛋白质量浓度和血钙浓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IgG、IgA和IgM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干发酵芝麻粕组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湿发酵芝麻粕组肌肉中部分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芝麻粕发酵后不烘干饲喂的效果优于烘干。湿发酵芝麻粕可以部分替代日粮中的豆粕,对肉鸭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且能增加血液中总蛋白和钙含量,提高肉鸭屠宰性能,改善鸭肉风味。
其他文献
阐述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应用现状,基于FPGA实现直接频率合成技术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对其硬件电路设计、优化方法进行了阐述。系统
在VF环境下实现MARC与数据库之间的转换规则,以及脱离图书管理系统的书标打印.
<正>规模与否,要辩证来看。10万小农户,户成园、组成片、村成带,乡镇就有规模;1000个农村留守家庭,你养猪,我养猪,就相当于一个年出栏2000头的规模养殖场。这是近年来四川省
虹膜图像异常区域分割是虹膜诊断的关键。由于虹膜图像纹理丰富,很多图像分割方法无法取得有效的分割结果。文中采用改进流域变换算法,有效地对虹膜图像进行分割,并避免了传统流域变换存在的过分割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流域变换分割虹膜图像异常区域,精确地提取出了异常区域边缘,且无需分割后的区域合并处理,降低了分割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