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比周敦颐差在哪?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组诗《归园田居》中的一首。看得出陶渊明干农活确实不太在行,“草盛豆苗稀”,他要么是耕种不得法,要么是不甚勤劳。
  从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的一系列诗赋可看出,耕作只是他一种对官场不得志的排遣,而非像地道的农夫一样靠种地养活一家人。作为大司马陶侃的曾孙,陶渊明虽然在弱冠时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没有了官员身份,陶渊明一家尚有不少田地,主要靠家中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耕种,全家虽然日子较为清苦,但没有寻常百姓的冻馁之忧。
  《晋书》记载,陶渊明四十一岁时出任彭泽令,才当了八十一天就辞官而去。辞官的直接原因乃是郡督邮前来彭泽视察,派人把陶渊明叫来,而且让他要穿好官服,否则将影响他的前程。陶渊明忍无可忍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据后世人考证,五斗米是县令的日薪,一天领五斗米,全年大约有两百石,这是实物,加上另外相当于两百石米的钱币。晋代的县令一年大约四百石薪水,对心高气傲的陶渊明来说,这个薪酬标准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力。我们假设一下,陶渊明如果不是四百石的小官,而是如他曾祖父那样做了两千石的大官,他肯不肯“折腰”?他不愿对狐假虎威的“乡里小人”折腰,是否愿意向皇帝、宰相折腰呢?
  陶渊明辞官归故里,当然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但我更欣赏北宋大儒、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号濂溪先生)的人生态度。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对比陶渊明的态度阐述自己的志向,“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看重的是莲花的“君子品格”。
  周敦颐出生在一个中下级官僚之家,和陶渊明的家庭类似。凡历史人物,其政治、军事功业,往往能见于当时,而道德学问的卓然大家,往往要超越时代的局限,经受历史的大浪淘洗,才显出其价值。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又不像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那些人物,或为掌握大权的名臣,或科举顺遂文名远播。周敦颐多数时候在县主簿(一县司法长官)、州判官(一州司法长官)等中低级职位上蹭蹬,最高做过知军(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行政长官)。可以说,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是官场的不得志者。但作为典型的宋代士大夫,周敦颐有治国平天下之志,以天下苍生为念而不仅仅独善其身。所以“菊花人格”为周敦颐所不取,他对陶渊明“独爱菊”颇不以为然。
  相对于官职的卑微,周敦颐的眼光与追求超越了历史的局限,成为理学之祖,影响了一千年。而在官场这天下第一名利场内,必须要有严格的道德自律,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黄宗羲在《宋元学案》评价道:“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周敦颐的一生,克服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突,做到了政事、道德、学问三者的高度统一。后世儒学名臣,如明代的王守仁、清代的曾国藩,无不推崇濂溪先生。曾国藩在政治舞台上机遇比濂溪先生好得多,晚年拜相封侯,总督两江、直隶,大权在握。他的处事如濂溪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严于律己,是大清二百多年来最为清廉的总督;但不像海瑞那样偏执,他承认社会现实,对同僚与下属宽容。—如此,方能成就大事业。
  士大夫周敦颐和诗人陶渊明的区别就在于,周敦颐超越了独善其身的逃避。这样的人无论身处四百石这样小官的职位上,还是做了两千石那样的大官,都会在复杂的官场中保持君子人格,力所能及地尽到一位儒者的责任。
其他文献
美丽无辜的羊羔究竟是不是黑?这样的猜疑贯穿始终,直至真相大白。    一个蓬头垢面的姑娘从间屋子里逃出,赤脚踩在马路上。恍惚间,脚底触到了什么,她忽然觉醒奔起来,边跑边惊恐地频回头。她叫艾薇,清楚地说出自己被绑架并囚禁了十三年,但却支支吾吾隐瞒了绑匪的信息。直到又一个小女孩被绑架,警方为破案,不断迫她交代。摆脱了囚禁生活后,艾薇面对的精神压力并没有减少。  BBC五集神秘惊悚剧《失落十三年》并没有
张爱玲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红玫瑰。”吃货们的版本是:“每个吃货心里都有一样心头好。” 无论你是深爱着麻辣香锅的香辣好劲道,还是喜欢冰淇淋汽水的香甜畅爽,都没必要为了保持身材而与它们完全“断绝往来”。健康饮食的关键,还是在于合理搭配,根据自己身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就拿汽水来说,很多人喜欢喝它,但又怕糖的摄入过量。其实市场上有卖低糖和无糖汽水,同样气泡多多、美味可口;与朋友共同分享、或选择小分
在奥运会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也来看看当年的体育运动都用到了哪些黑科技。  跆拳道感应器让比赛更公平    在2008年北京奥运上,英国跆拳道选手萨拉·史蒂文森在半决赛中有一记高踢被裁判忽略了未予计分,惨被金牌得主淘汰无缘奖牌。她随后进行了申诉并成功改判,进入半决赛最终获得了铜牌,那次事件说明人类裁判可能在该韩国武术项目中出现误判。为了修正这个问题,2009年在巴库举行的世界跆拳道团体锦标赛上
“一起开工”团队。一  每天早上,James总会拿着一杯咖啡,背着双肩包,走进广州城那座由老旧厂房改造的社区—“co-working(一起开工)”。  在这间办公室里,他的同伴,也大多喜欢背着双肩包,包里总装着电脑。他们身份各异,职业多元,却共享同一个办公空间,在这里一起开工。  2月13日这天下午,“一起开工”团队进行内部分享会。James试图进入分享会未遂,只能坐在流动办公区等待,他想和阿菜聊
抓蠔鸟的真名就叫抓蠔鸟,oystercatcher, 中文学名是蛎鹬。不过如果可以给它重新起名字,很想叫它黑巫术师鸟。这鸟身披全身黑色发亮的羽毛,穿粉红色鳞片纹中筒靴,描深红色眼线,还长着一个尖锐的红色长啄,模样非常非常邪恶。  现在,邪恶的我和邪恶的抓蠔鸟一起站在寒风凛冽、阴云笼罩的南太平洋上,在一片黑色礁石林立的小海湾边,各怀鬼胎地谋划着,如何从我们脚下那片蠔床中,把生蚝那清凉优雅的灰色躯体从
清朝末年在西方科技与军事的冲击下,一些本来要沿前辈读经应科举的书生,选择学习军事的职业之路,最后成了满清王室的掘墓人。蔡锷将军便是如此。  蔡锷出生在湖南宝庆府的一个贫穷家庭,父亲是一个裁缝,母亲是一个孤儿,这样的家庭,如果没有特殊的机遇,再聪明也很难有出头之日。蔡锷能从偏僻山区的贫穷家庭成长为护国大将军,与早年其两位恩师的鼎力相助分不开。  蔡锷第一位恩师是当地秀才刘辉阁。蔡锷幼时即显露出天资聪
一、  我是67年的,差不多50岁了,你们说我返老还童不敢当,但我心态真是非常年轻的,因为音乐。每天起床我就听音乐,六点一起来,赶紧要开机要煲机。我喜欢听交响乐,能唤醒心灵。有这么多机器都要煲,这么多黑胶都要听,这东西会促使你很早就起床。  1986年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开始在父亲的厂里做学徒,那时厂子很小,我不喜欢,就和朋友在阳江租了一个文化宫做歌舞厅,用录像带来唱卡拉OK,接触到了很多流行
一开始只是搭建到四楼、五楼,后来愈来愈脱离实体建筑结构或地心引力,这些仿佛有着武大郎下盘的房屋,长出了姚明的上半身,六楼、七楼、八楼,甚至到九楼。  据说在台湾新竹有上万户这样的“天空之城”:原本三层楼的独立“透天厝”(拥有合法的土地权状和建物权状),不知从哪个荒唐奇想的屋主开始,像某种寄生槲─可能只是用钢架和铁皮─往上搭建、长高第四层或第五层,通过和地方警员或底层公务员的交涉,代价不高的赠礼,这
三个女人一推开当地酒吧的门,就感受到了许久未遇的各种火辣辣目光,所有男人看她们犹如天仙下凡,极尽阿谀。久旱逢甘霖,她们火速决定搬到“没见识”的克利夫兰定居,让艳遇涂抹全身来回春。  克利夫兰是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地方,最近倒是因为警察开枪打死黑人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但对更多人来说,之所以知道“克利夫兰”是因为美剧《燃情克利夫兰》。有些稍冷门,却是业界良心、观众福利。  《燃情克利夫兰》是美国有线
9月30日前,只要到广州正佳广场万豪酒店,就可以享用拥有10年厨艺经验的厨师尹恩惠制作的传统韩式料理:韩式烤肉、经典人参鸡汤、创新芝士排骨,炸鸡配啤酒,更有香醇地道的韩国清酒。消费者到店还有机会获赠由韩国旅游发展局提供的韩国风情纪念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