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舞蹈与音乐的内在关联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形式,绝不仅仅是音乐加舞蹈如此简单,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有更深层的联系。简单来讲,舞蹈与音乐二者之间有一种共生关系,舞蹈与音乐是舞蹈创作与舞蹈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舞蹈通过音乐来表现情感,音乐在舞蹈中又可以被赋予多种不同的内涵。舞蹈音乐可以在舞蹈中展现主题,亦可以表达中心思想。本文将从舞蹈音乐的内涵进行分析,将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内在关联层层剖析,将二者之间水乳交融且互相依附的关系进行更好的梳理,以期获取舞蹈音乐作品更好的鉴赏方式。
  【关键词】舞蹈音乐;舞蹈结构;内在关联
  一、舞蹈音乐的内涵
  舞蹈与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音乐着重以优美的旋律创造一种良好的听觉形象,舞蹈则以一种优美的肢体语言来创作良好的视觉形象。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旨在创造一种流动的舞蹈艺术。优秀的音乐能够使得舞蹈语汇更加生动,也能够提升舞蹈的情感内涵,使舞蹈作品的思想性更加突出。丰富的舞蹈肢体语言能够使得音乐更具流线性。舞蹈音乐的完美结合赋予会赋予作品更多的思想内涵,能够将音乐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化与形象化。通常在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音乐能够更好地展示出舞蹈的主题,当舞蹈编剧进行舞蹈创作过程中在进行舞蹈动作编配过程中首先应选择适当的音乐进行编配,将舞蹈主题与音乐相融合,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将舞蹈动作进行升华。
  舞蹈编创者可淋漓尽致的发挥想象,且运用多种编配的技法将音乐中所赋予的情感内涵予以升华,并选择适当的舞蹈动作进行良好的展示。衡量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时,通常舞蹈与音乐是双重标准,音乐与舞蹈应是同步的,舞蹈通过音乐来刺激舞者的肢体动作,并且通过肢体动作产生更为直接的情感体验。如今有音乐伴奏的舞蹈动作会成为舞蹈艺术的主流,正是因为舞蹈音乐的魅力,其所具备的审美特征才得以使这种主流成为一种良好的审美习惯。
  二、舞蹈音乐的构成
  舞蹈音乐在舞蹈作品中已然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需要,是舞蹈创作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舞蹈音乐作为一种听觉感受,会伴随着舞蹈作品的整个情绪产生变化,会跟随舞蹈作品的发展而发展。它既承担着舞蹈的内容及情绪变化,又会促进人的肢体发展。增强人的感染力。音乐中包含有旋律、曲式、和声、调式调性等,音乐会根据主题发展脉络及情感发展规律产生或高或低或急或缓的特性,使得创作者能够根据舞蹈音乐形象进行更好的创作。在一部有音乐伴奏的舞蹈作品中,音乐可看做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品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舞蹈的创作水平,同时也会使得舞蹈形象做出不同层次的呈现,这也是舞蹈音乐形象向舞蹈形象进行良好转化的方式。音乐中所包含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及节拍节奏的变化通常可以作为舞蹈结构的设想。舞蹈音乐与舞蹈结构通常是吻合的,舞蹈音乐通常包括三段式,第一段为陈述段,第二段为中间段,第三段则为再现段,这样与三段式的舞蹈结构相融合,成为再现或有变化的重复。
  三、舞蹈与音乐的联系
  舞蹈音乐与舞蹈结构是舞蹈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水乳交融。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舞蹈不仅仅展现一种表面的生产劳动现象,更多的则是展现一种人的情感世界与内心世界,将人们内心的喜怒哀乐进行更好的展现,并逐步展现人的深层内心世界。伴随着舞蹈作品的逐步发展,舞蹈音乐同样会受到一种现代观念的引导,更多的作曲家会运用一种崭新的创作理念将舞蹈音乐进行升华,运用现代化的作曲技巧,将传统的音乐创作规律进行创新,进而使得舞蹈作品中体现出一种时代创新气息。此外,舞蹈结构也会更加贴合舞蹈音乐,始终围绕音乐来设计不同的舞蹈动作,设计出独特的舞蹈结构,来充分展现当下时代气息及人文情怀。
  舞蹈结构是指在编创过程中创作者将生活体验与感知进行提炼,然后通过联想、想象将作品中初步形成的艺术形象进行更好的排列组合,并最终完成一种形象的外化。舞蹈结构具备双重属性,既是将内容进行外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又能够将情节进行更好的展现。在舞蹈结构初步完成之后,进而会需要舞蹈语言的组合。舞蹈语言中会根据不同的结构层次来展现,根据不同的舞蹈动作来建构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舞蹈语言的建构中囊括对舞蹈音乐的相互配合,舞蹈动作的形象应是鲜明的,舞蹈语言的内涵则是易与感受与理解的。舞蹈语言根据音乐的起伏变化及高低轻重进行建构,并最终形成较有个性特色,且能够表情达意的音乐形象。舞蹈结构会在感受舞蹈音乐的基础之上进行,只有对音乐结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知,才能将音乐中的动机及旋律等进行更好的捕捉,并最终更好的填充舞蹈中所具有的设想。舞蹈结构中充满了创作者的想象,在想象中所建构的雏形会同时掺杂对舞蹈音乐的联想。在音乐的联想中编创更为清晰的舞蹈肢体动作,进而在音乐中产生一种更为直接的情感体验。
  结论
  作为一门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种类,舞蹈中蕴藏了能够正确反映人们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内在情感。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展示出不同区域文化的风土人情。在舞蹈音乐中,舞蹈与音乐是同步进行的,舞蹈能够依托音乐表达情感,同时又可以通过音乐来展现舞蹈中的主题。舞蹈语言的丰富多彩极大丰富了舞蹈结构,也使得舞蹈音乐得以更好的展现。舞蹈音乐与舞蹈既舞蹈结构二者是舞蹈创作的关键部分。在创作过程中,舞蹈音乐与舞蹈结构之间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二者之间的融合与统一应紧紧围绕音乐的主题,且应根据舞蹈音乐的主体来展现最具个性的舞蹈结构,从而达到“形”与“音”不分离的整体效果,正是音乐与舞蹈的水乳交融,最终将舞蹈作品中的内在意境呈现给观众。
  参考文献
  [1]陈旭:《舞蹈音乐的特征与创作》;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果蕾:《舞蹈音乐结构对舞蹈表演的影响探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朱秀清:《舞蹈艺术形象应与舞蹈音乐形象相统一》;艺术百家;2007年02期
  作者简介:周媛,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声乐技巧练习是其艺术发展的根基。声乐训中,表演者常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例如表演者的气息用不上,声音位置挂不上,以及表演者的生音容易出现发散等问题。这些比较常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声乐表演者,追溯其产生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就是他们没有准确的抓住声乐技巧的核心问题——“气”和“点”。基于此,本文将对声乐技巧练习中的“气”与“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声乐技巧练习;“气”;”点“;
童年的记忆伴随着久石让不朽的音乐,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久石让的自传,朴实的语言、谦和的态度,通过文字呈现他每天在创作中的所思、所想、所做之事。久石让说:"现在,我认为从
为了解《外语电化教学》在2016年的研究热点和规律,本文以2016年第1期至第6期文献为例,选取'外语教育技术'领域23篇文献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关键词和主题词进行分析,发
【摘要】美学是客观事物给人们带来的直接外观感受,是人们相对独特的一种体验方式。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式显得过于单调乏味,基本上都是以教师的现场示范和学生的机械模仿来完成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也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实声乐教学自身是具有很强的美感的,但是当前的声乐教学正在不断的弱化这一美感,从而声乐艺术当中的很多审美特征难以充分完整的显示出
【摘要】我们不是为音乐而生存,但我们的生存无法失去音乐。消失了乐音的世界,就仿佛即将置身于巨大的虚空之中,浮华的凡俗会将我们深深湮没。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够同音乐一般,承载人类如此多的情感与善意,它触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部分,赋予我们引领与感动。  【关键词】音乐;聆听;铭记;感悟  文字,色彩,心境,人生,都能够以音乐的形式与名义呈现,散发信仰与爱之光芒,照彻你我的灵魂。迷茫、安静、欣喜地聆听着音乐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中,知识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不断更新和增加之中,固步自封的等待知识的传递已成为一种被动求知的消极方式。高中教育作为人终生教育的奠基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中涉及的音乐学习,对于个体的美育有重要意义,正如前文所说被动等待信息知识的传递已然是一种落后方式,故本文立足于当前高中音乐学习方式的现状,试分析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丁玲的《韦护》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恋爱生活为原型,不仅是“革命加恋爱”的小说,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在读者群中,《韦护》这部小说没有引起强烈地反响,甚至带给丁玲诸多的争
聆听,无论在音乐欣赏教学,还是在歌唱教学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而当今,教育者都追求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聆听教学,多途径提升学生的
【摘要】低音提琴在西洋弓弦乐器中是体积最大的乐器,它的发音较低,音色浑厚,是弓弦乐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类型,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低音提琴与其他的弦乐相比,同时具有可以为乐队伴奏与独奏的双重身份,因此对于低音提琴来说,演奏的技巧和发音是最为重要的,本文主要结合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对提升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低音提琴;演奏艺术;演奏效果  低音提琴传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在改革开放前
【摘要】信息时代的发展,推动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投影动画等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高校钢琴教学中,彻底打破了钢琴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形式更丰富,教学质量及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优化。为此,本文将通过对高校钢琴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多媒体技术正不断渗透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高校钢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