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大创新,“依托技能大赛平台,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是职业学校重要的办学理念。在这种形势下, 职业技能大赛对于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反之, 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职业技能大赛水平的不断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试结合宿迁广播电视大学几年来参与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经验, 对职业技能大赛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作出初步的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一、以技能大赛为平台, 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 强化了技能教学
每年的技能大赛都引用了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技术, 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标准, 能够起到示范教学的作用,也赋予专业教学新的内涵。学校将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牢固树立严谨教学、规范操作的教学思想, 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 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课程教学,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可见,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教学改革,职业院校的技能教学都有 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以技能大赛为平台, 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 保障技能教学
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参加技能大赛,接受大赛的锤炼是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积极实施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的重要表现形式。学校要将教师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纳入了教师考核体系,并以此作为教师绩效工资考评之一,尤其是对新引进的年轻教师, 要求尽可能参加技能竞赛,促使他们迅速融入专业氛围,提升专业能力。 例如, 经过几年技能大赛的锻炼, 我校(宿迁广播电视大学) 迅速成长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教学骨干和优秀教练, 学校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成立竞赛办公室,加强对“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指导, 对技能大赛的主要内容、技术走向和对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搜集指导教学改革的信息,然后转化为教学项目加以推广。通过这些名教练、名教师来宣传教学改革理念,推广成功教学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辐射作用, 带领其他教师不断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以职业 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三、以技能大赛为平台,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检验技能教学
学校要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以大赛为载体,检验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技能大赛有效规范了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标准,学校借鉴其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 采取以教师自查、系部普查、领导抽查为主线,督导巡查为辅助的“双线并进” 方式来跟踪课程建设的实效, 实施对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 及时调控教学行 为, 不仅考核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 还加强了对学生实际 操作能力的考核以及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考核, 将行业要求融入专业教学, 以行业规范为标准有效实现 “工学结合”。
四、以技能大赛为平台, 营造校园育人文化, 優化技能教学
学校要建立竞赛长效机制,对职业技能竞赛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扩大竞赛范围, 尽量拓展到更多专业和课程,让技能大赛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 形成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良好育人氛围。以我校(宿迁广播电视大学) 为例, 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技能节,开展各层次的校内技能竞赛,一是课堂教学能力竞赛———实现“人人参与”,首先以系部为单位进行选拔,然后各系选出6 名选手参加学校比 赛; 二是专业技能竞赛———实现“好中选优”,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并做好优秀选手的选拔工作; 三是市、省级竞赛前的集训淘汰赛———实现 “优中选强”, 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技能训练, 定期组织淘汰赛,确定最终参赛人选。对于被淘汰的选手,依然会给予他们不断的鼓励, 让他们在专业项目教学中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对其他学生的技能指导和训练工作,带动周围的学生一起进步。
通过搭建校内大赛平台, 形成了普遍性、经常性的技 能竞赛制度和良好的培养选拔制度, 实现了技能大赛由阶 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 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 生参与的转变, 使技能大赛逐步成为师生成长成才的重要 平台和重要经历。
一、以技能大赛为平台, 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 强化了技能教学
每年的技能大赛都引用了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技术, 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标准, 能够起到示范教学的作用,也赋予专业教学新的内涵。学校将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牢固树立严谨教学、规范操作的教学思想, 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 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课程教学,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可见,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教学改革,职业院校的技能教学都有 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以技能大赛为平台, 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 保障技能教学
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参加技能大赛,接受大赛的锤炼是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积极实施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的重要表现形式。学校要将教师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纳入了教师考核体系,并以此作为教师绩效工资考评之一,尤其是对新引进的年轻教师, 要求尽可能参加技能竞赛,促使他们迅速融入专业氛围,提升专业能力。 例如, 经过几年技能大赛的锻炼, 我校(宿迁广播电视大学) 迅速成长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教学骨干和优秀教练, 学校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成立竞赛办公室,加强对“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指导, 对技能大赛的主要内容、技术走向和对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搜集指导教学改革的信息,然后转化为教学项目加以推广。通过这些名教练、名教师来宣传教学改革理念,推广成功教学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辐射作用, 带领其他教师不断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以职业 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三、以技能大赛为平台,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检验技能教学
学校要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以大赛为载体,检验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技能大赛有效规范了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标准,学校借鉴其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 采取以教师自查、系部普查、领导抽查为主线,督导巡查为辅助的“双线并进” 方式来跟踪课程建设的实效, 实施对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 及时调控教学行 为, 不仅考核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 还加强了对学生实际 操作能力的考核以及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考核, 将行业要求融入专业教学, 以行业规范为标准有效实现 “工学结合”。
四、以技能大赛为平台, 营造校园育人文化, 優化技能教学
学校要建立竞赛长效机制,对职业技能竞赛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扩大竞赛范围, 尽量拓展到更多专业和课程,让技能大赛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 形成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良好育人氛围。以我校(宿迁广播电视大学) 为例, 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技能节,开展各层次的校内技能竞赛,一是课堂教学能力竞赛———实现“人人参与”,首先以系部为单位进行选拔,然后各系选出6 名选手参加学校比 赛; 二是专业技能竞赛———实现“好中选优”,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并做好优秀选手的选拔工作; 三是市、省级竞赛前的集训淘汰赛———实现 “优中选强”, 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技能训练, 定期组织淘汰赛,确定最终参赛人选。对于被淘汰的选手,依然会给予他们不断的鼓励, 让他们在专业项目教学中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对其他学生的技能指导和训练工作,带动周围的学生一起进步。
通过搭建校内大赛平台, 形成了普遍性、经常性的技 能竞赛制度和良好的培养选拔制度, 实现了技能大赛由阶 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 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 生参与的转变, 使技能大赛逐步成为师生成长成才的重要 平台和重要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