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策略,以期对于提高小学教学效率以及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教学;策略
小学教学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目标、教学课程、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多元智能理论摒弃了单一的“分数至上”评价标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导下,教师会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即每个人都是有智慧的个体,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样有助于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
在这种理论的引导下,教师会将学生独特的个性作为自己的教学财富,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且采取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2.充分發挥学生的特长
多元智能理论的目标并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相同类型的人才,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其将自己的长处发扬光大。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小学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培养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层面,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并对其发展给予科学的指导。多元智能理论十分注重个人的自由发展,尤其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而言,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模式给了他们发光的宝贵机会。
3.活跃课堂氛围
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讲解课本上的知识,教学方式也不能过于单一。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布置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这种教学方式必然带动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良性互动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学目标多样化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小学教学目标的设立应该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目标,还应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教学任务,设立多维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个性,满足全面发展的需求。
2.教学课程多样化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小学阶段设立了较多科目,但是有许多学科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例如,数学、英语、语文这三大主科的教师都认为自己学科的内容很重要,因此常有占用音乐、美术等其他课程教学时间的现象发生。这样对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有消极的影响。多学科齐头并进,才能为学生的均衡发展提供一个平台。
3.教学方式多样化
要想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知识储备都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在导课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立体画,让学生在锻炼方向感的同时感受绘画艺术。
4.评价方式多样化
由于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小学阶段的评价方式也应该多样化,不能只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制订评价计划的时候注意摆脱传统的只重视书面成绩的评价方式的束缚,采用更加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或者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同时教师注重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注意评价学生采用的语言,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鼓励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最好的评价方式就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为小学教学开拓了新视野,站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上分析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教育者带来了诸多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个性,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必将极大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奇美.浅析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J].新教育时代,2015(11).
[2]李杰.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试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6).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教学;策略
小学教学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目标、教学课程、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多元智能理论摒弃了单一的“分数至上”评价标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导下,教师会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即每个人都是有智慧的个体,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样有助于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
在这种理论的引导下,教师会将学生独特的个性作为自己的教学财富,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且采取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2.充分發挥学生的特长
多元智能理论的目标并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相同类型的人才,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其将自己的长处发扬光大。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小学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培养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层面,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并对其发展给予科学的指导。多元智能理论十分注重个人的自由发展,尤其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而言,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模式给了他们发光的宝贵机会。
3.活跃课堂氛围
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讲解课本上的知识,教学方式也不能过于单一。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布置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这种教学方式必然带动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良性互动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学目标多样化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小学教学目标的设立应该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目标,还应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教学任务,设立多维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个性,满足全面发展的需求。
2.教学课程多样化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小学阶段设立了较多科目,但是有许多学科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例如,数学、英语、语文这三大主科的教师都认为自己学科的内容很重要,因此常有占用音乐、美术等其他课程教学时间的现象发生。这样对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有消极的影响。多学科齐头并进,才能为学生的均衡发展提供一个平台。
3.教学方式多样化
要想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知识储备都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在导课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立体画,让学生在锻炼方向感的同时感受绘画艺术。
4.评价方式多样化
由于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小学阶段的评价方式也应该多样化,不能只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制订评价计划的时候注意摆脱传统的只重视书面成绩的评价方式的束缚,采用更加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或者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同时教师注重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注意评价学生采用的语言,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鼓励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最好的评价方式就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为小学教学开拓了新视野,站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上分析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教育者带来了诸多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个性,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必将极大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奇美.浅析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J].新教育时代,2015(11).
[2]李杰.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试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