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把这些光环脱去,染牢农民底色,心态平和、全神贯注地把工作干好,才能把大学生村官这个招牌擦得更亮。”石磊如是说。
2012年12月12日,24岁的大学生村官石磊当选为共青团南京市委副书记,并被外界称为“江苏省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一时备受关注。而后,石磊本人和南京市委组织部均否认了这一说法。石磊表示,虽然当选了团市委副书记,但仍然只是一名大学生村官。
江苏最年轻的党代表
2012年5月,石磊当选为江苏省十八大党代表,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党代表。对于一位大学生村官而言,当选为党代表,不光是组织上对他的放心、社会上对他的认可,更多的是群众对他的支持。
11月9日,胡锦涛同志参加十八大江苏代表团审议讨论。石磊不仅做了发言,还和胡锦涛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让年轻的石磊至今回想起来仍激动不已。石磊说,自己的发言结合学习十八大报告的感受,围绕“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青春”的主题,从三个方面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200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南京当村官的经历、感受和成长感悟。“我汇报的三个方面分别是:农村有广阔的干事舞台,大学生村官只有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才能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最亲的亲人,大学生村官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今后将继续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在服务广大群众、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胡锦涛在听完他的发言后,亲切地问石磊多大了、学什么专业、所学专长在农村是否有用武之地等。当知道石磊今年才24岁,已经在农村基层工作了4年多之后,胡锦涛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基层是最锻炼人、也是最能成长人的地方,在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村官一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胡锦涛还寄语这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在现有岗位上干出成绩,在实践中更好更快地成长。
我还是我 没有变
2012年12月12日,24岁的大学生村官石磊当选为共青团南京市委副书记在当选为南京团市委副书记之后,有媒体报道称石磊为“江苏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对此,石磊也及时做出了澄清:“我仍是副处级干部,不是正处级。团市委说我“不驻会、无分工、不离开工作岗位”,我理解是不涉及级别这些东西,我觉得‘正处’是他们在报道时对我的级别的一种揣测,和实际情况不符。对我来说,我只是西花村的党支部书记,团市委副书记只是兼职。”
共青团南京市委副书记是全市的团代表投票选出来的,对于自己的当选,石磊说这更多的还是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一种认可。“他们选我主要还是希望通过我,在南京市这个层面,更好地促进我们全市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让大家更有干劲,也希望我能在全市层面为这1000多名村官服务好。”
从一名受村民爱戴的大学生村官,到当选十八大代表,再到当选团市委副书记,石磊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但石磊却将这种关注更多地看成一股动力,坦言这样会督促他更好地做好工作。“不管大家关心也好,包括有人质疑也好,都没有关系。我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我的诺言,把自己对老百姓的承诺做好。我来这当书记的时候,我向老百姓承诺了,村民收入增加、村民福利增加,我做到了,后面我们还要继续做一些,这就是我们的行动,我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在当选前后,石磊说自己和以前没有任何变化,他还是西花村的书记。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西花村的老百姓尽好责任,对他自己负责,对他的家庭负责,对他服务的老百姓负责。“是他们选我做西花村的书记,我就应该做出西花村书记的样子来,我要让他们不后悔,我不能辜负他们,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愿望。”
村里人的“小石头”
4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石磊放弃了出国、保研的机会,被江苏省委组织部选聘到村任职,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才华与热血。从当初的青涩到如今的沉稳;从当初的迷茫到如今的坚定;从当初的无助到如今的干练,回顾石磊的村官成长之路,或许对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是一种启示与指引。
认真负责,百姓爱戴有口皆碑。凡事不怕“认真”二字,刚到南京担任村官的石磊,人生地不熟,但秉承“认真负责”的他甩开膀子,扑下身子跟着老书记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走访村民,发放印有自己姓名和电话的联系卡开始到建立短信互动平台,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石磊一步一步融入基层,也让基层群众一步步认识他、接纳他、认可他,渐渐地,村里人对他的称呼也由石主任换成了“小石头”。
公道正派,组织放心赞不绝口。“在少数村民身上失去原则,就是对多数村民的不公平”,这是石磊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日常工作中他也是这么做的。对于村里的违章建筑,不管谁来说情,石磊都立场坚定地表示拒绝,并坚持将违章建筑彻底拆除。“别看石书记年轻,但是他敢碰硬,敢杀歪风邪气,给大伙儿树立了榜样。”西花村的干部们一说起石磊,个个竖起大拇指。
一腔热血,满怀抱负扎根基层。“只有把这些光环脱去,染牢农民底色,心态平和、全神贯注地把工作干好,才能把大学生村官这个招牌擦得更亮。”石磊如是说。而当谈及他今后的打算,石磊表示目前自己还不想离开农村,希望在基层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实现自己更多的想法,用自己的知识与热情改变村民的生活,将百姓的幸福变为自己的幸福。
堂堂清华高材生要去当村官,石磊的这一决定一开始就遭到父母的反对,父母希望他能一路读下去,而不是回到农村去。前两年,石磊每次回家,父母都会问:“准备干多久?啥时候走?”而他总把村子里的照片一张张地翻给父母看,给他们讲村子里的故事。现在,父母早已不再反对。“我会再干三年、六年、九年,村官的职务虽小,舞台却很大,我会坚定地走下去!”
2012年12月12日,24岁的大学生村官石磊当选为共青团南京市委副书记,并被外界称为“江苏省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一时备受关注。而后,石磊本人和南京市委组织部均否认了这一说法。石磊表示,虽然当选了团市委副书记,但仍然只是一名大学生村官。
江苏最年轻的党代表
2012年5月,石磊当选为江苏省十八大党代表,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党代表。对于一位大学生村官而言,当选为党代表,不光是组织上对他的放心、社会上对他的认可,更多的是群众对他的支持。
11月9日,胡锦涛同志参加十八大江苏代表团审议讨论。石磊不仅做了发言,还和胡锦涛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让年轻的石磊至今回想起来仍激动不已。石磊说,自己的发言结合学习十八大报告的感受,围绕“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青春”的主题,从三个方面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200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南京当村官的经历、感受和成长感悟。“我汇报的三个方面分别是:农村有广阔的干事舞台,大学生村官只有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才能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最亲的亲人,大学生村官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今后将继续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在服务广大群众、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胡锦涛在听完他的发言后,亲切地问石磊多大了、学什么专业、所学专长在农村是否有用武之地等。当知道石磊今年才24岁,已经在农村基层工作了4年多之后,胡锦涛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基层是最锻炼人、也是最能成长人的地方,在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村官一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胡锦涛还寄语这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在现有岗位上干出成绩,在实践中更好更快地成长。
我还是我 没有变
2012年12月12日,24岁的大学生村官石磊当选为共青团南京市委副书记在当选为南京团市委副书记之后,有媒体报道称石磊为“江苏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对此,石磊也及时做出了澄清:“我仍是副处级干部,不是正处级。团市委说我“不驻会、无分工、不离开工作岗位”,我理解是不涉及级别这些东西,我觉得‘正处’是他们在报道时对我的级别的一种揣测,和实际情况不符。对我来说,我只是西花村的党支部书记,团市委副书记只是兼职。”
共青团南京市委副书记是全市的团代表投票选出来的,对于自己的当选,石磊说这更多的还是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一种认可。“他们选我主要还是希望通过我,在南京市这个层面,更好地促进我们全市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让大家更有干劲,也希望我能在全市层面为这1000多名村官服务好。”
从一名受村民爱戴的大学生村官,到当选十八大代表,再到当选团市委副书记,石磊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但石磊却将这种关注更多地看成一股动力,坦言这样会督促他更好地做好工作。“不管大家关心也好,包括有人质疑也好,都没有关系。我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我的诺言,把自己对老百姓的承诺做好。我来这当书记的时候,我向老百姓承诺了,村民收入增加、村民福利增加,我做到了,后面我们还要继续做一些,这就是我们的行动,我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在当选前后,石磊说自己和以前没有任何变化,他还是西花村的书记。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西花村的老百姓尽好责任,对他自己负责,对他的家庭负责,对他服务的老百姓负责。“是他们选我做西花村的书记,我就应该做出西花村书记的样子来,我要让他们不后悔,我不能辜负他们,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愿望。”
村里人的“小石头”
4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石磊放弃了出国、保研的机会,被江苏省委组织部选聘到村任职,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才华与热血。从当初的青涩到如今的沉稳;从当初的迷茫到如今的坚定;从当初的无助到如今的干练,回顾石磊的村官成长之路,或许对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是一种启示与指引。
认真负责,百姓爱戴有口皆碑。凡事不怕“认真”二字,刚到南京担任村官的石磊,人生地不熟,但秉承“认真负责”的他甩开膀子,扑下身子跟着老书记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走访村民,发放印有自己姓名和电话的联系卡开始到建立短信互动平台,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石磊一步一步融入基层,也让基层群众一步步认识他、接纳他、认可他,渐渐地,村里人对他的称呼也由石主任换成了“小石头”。
公道正派,组织放心赞不绝口。“在少数村民身上失去原则,就是对多数村民的不公平”,这是石磊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日常工作中他也是这么做的。对于村里的违章建筑,不管谁来说情,石磊都立场坚定地表示拒绝,并坚持将违章建筑彻底拆除。“别看石书记年轻,但是他敢碰硬,敢杀歪风邪气,给大伙儿树立了榜样。”西花村的干部们一说起石磊,个个竖起大拇指。
一腔热血,满怀抱负扎根基层。“只有把这些光环脱去,染牢农民底色,心态平和、全神贯注地把工作干好,才能把大学生村官这个招牌擦得更亮。”石磊如是说。而当谈及他今后的打算,石磊表示目前自己还不想离开农村,希望在基层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实现自己更多的想法,用自己的知识与热情改变村民的生活,将百姓的幸福变为自己的幸福。
堂堂清华高材生要去当村官,石磊的这一决定一开始就遭到父母的反对,父母希望他能一路读下去,而不是回到农村去。前两年,石磊每次回家,父母都会问:“准备干多久?啥时候走?”而他总把村子里的照片一张张地翻给父母看,给他们讲村子里的故事。现在,父母早已不再反对。“我会再干三年、六年、九年,村官的职务虽小,舞台却很大,我会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