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风吹云动星不动》中的林墨琴,
是《给我一支烟》中的叶子,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的杜晓彬,
是新版《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罗晶晶,是《风声传奇》中的顾晓梦,
现在,她是《北京爱情故事》中的林夏。
“我爱你,跟你没有关系。”这样的话从张歆艺口中说出,
让人丝毫不感诧异,仿佛这样至情至性的女子角色是为张歆艺准备的,
甚至就是她的本色。
一抹微笑,一个眼神,一次哭泣,
一次次“出卖”了她的倔强与执著。
张歆艺14岁开始在四川省艺校学习舞蹈专业,17岁毕业时面临不同的选择:上大学读书;去深圳歌舞团做舞蹈演员。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患病的父亲需要治疗,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已没有更多的钱供她上大学。在深圳工作的日子里,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她将钱寄回家里。一次,一个朋友遇急事向她借钱,她拿出自己的生活费帮对方救急,接下来的日子可想而知,她连吃饭都成了难题。这件事她没有告诉父母,怕他们为自己担心。有一天,她随手拿起一本书,看到里面夹了张小名片广告——一家婚纱影楼招聘模特。“管他是不是骗子。”她借传达室的电话按照上面的号码拨了过去。“你们是要模特吗?”“不要。”对方冷冷地回答。“你们塞给我名片时明明说要啊。”她不甘心地追问,“条件好的你们要不要?”“有多好?”接电话的人心不在焉地搭话。“特别好!”电话那边愣了几秒:“你留个联系方式吧。”三天后,她接到电话去影棚试镜,当即被录用,告诉她第二天正式参加拍摄。她兴奋得几乎一夜未睡。工作结束后,怀揣着第一笔收入两千元,她跑到商场给父亲买了顶新帽子,给自己买了条裙子,留下生活费,其余的全部寄回家。
2000年,父亲的病有了明显的好转,家里的生活基本稳定。张歆艺做出了一个弥补自己人生遗憾的决定:考大学。“我一直觉得自己缺了一段生活,总觉得我应该去上大学,我应该去骑单车,背双肩包,谈恋爱,看电影,看话剧。”为了增加被录取的可能性,家人建议她报考与舞蹈专长相关的学校,她却执意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而且是她比较陌生的表演专业。有些出乎意料的是两所学校的专业课考试她都通过了。上哪个好呢?她决定抓阄,抓到了中戏。之后,张歆艺开始准备文化课考试。因为是辞了工作在家复习,没有了“后路”的她全力看书。付出总有回报。高考分数是妈妈打电话查的,妈妈有些激动地告诉女儿:“幺儿,我们过了。”张歆艺幸福地叩开了艺术之门。
进了学校之后张歆艺发现“声台形表”四门基础课程中,只有形体课是自己过去学过的,其他的那几门她是外行。不仅如此,往图书馆里一扎,发现自己越学越觉得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像一张白纸。尽管在读大一的时候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但她不停地告诉自己,要做同学中最好的那一个。
如果说张歆艺是一匹千里马,那么赵宝刚就是她的伯乐。关于他们俩的火花碰撞,还要从那次“拍案放话”讲起。张歆艺读大四开始实习的时候,正巧遇到赵宝刚去学校为《风吹云动星不动》选角。谈本子的时候,赵导突然对她说:“你凭什么觉得你能演好?”这句不客气的追问让她既气愤又委屈。迎着导演质疑的目光,张歆艺站起来一拍桌子说:“导演,那你等着看!”她并不知道这是赵导的激将法,是在测试她能不能胜任“林墨琴”这个敢爱敢恨的泼辣女子角色。张歆艺这次的“楞”正是赵宝刚将要塑造的角色所需要的。她的“冲动”竟然争取到了这次出演的机会。合作的过程中,赵宝刚看到了她的潜质和努力。大学毕业后,她顺利签约赵宝刚的公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宝女郎”。
工作中,张歆艺总是忘我地投入,演起戏来像“拼命三郎”,挨打、淋雨、撞车……她坚持不用替身。拍《燃烧的玫瑰》时,有一场戏要求饰演反派的女演员揪着张歆艺的头发往墙上撞,对方下不去手,不敢拍。这场戏是特写,张歆艺干脆自己抓着头发往墙上撞……
说到自己近乎极端的“拼命”,她说:“一个人如果爱一样东西,就会尽全力心甘情愿地为它做些什么。”
她的身上有很多旧伤,有一些甚至是在艺校学舞蹈时留下的。“那时候的老师都敢下狠手,比如侧空翻,你要是动作不标准他就拿鞭子抽你。我曾经练功把肩膀甩出来过——脱臼了,老师‘咔’又给你掰回去,接着练。腰受伤了我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大家都这样。”
“其实,能够把兴趣爱好变成自己的职业,我已经感觉很幸福了。”
随着《北京爱情故事》的热播,张歆艺所饰演的林夏成为观众热议的人物。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张歆艺称自己十足像林夏,是一个感情执拗狂:“我觉得林夏比较像我的大学时代,可能比大学时代还要再早一点儿,没心没肺的,输得起,因为很年轻,不怕输,觉得时间对自己来说没有压力,可以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去谈一段恋爱,就死磕一个人。”
林夏为了爱情肯疯狂地付出。张歆艺的感情世界也是如此,她称之为坚守,并说守得住光荣,守不住也光荣。但一定要坚守。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林夏?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林夏不会伪装自己,现在太多的女孩都做不到。其实爱情是这个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东西,它的破坏力和后遗症特别严重,但是它能带给你的快乐,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超越它。所以面对爱情,每个人都是怂的。”
是《给我一支烟》中的叶子,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的杜晓彬,
是新版《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罗晶晶,是《风声传奇》中的顾晓梦,
现在,她是《北京爱情故事》中的林夏。
“我爱你,跟你没有关系。”这样的话从张歆艺口中说出,
让人丝毫不感诧异,仿佛这样至情至性的女子角色是为张歆艺准备的,
甚至就是她的本色。
一抹微笑,一个眼神,一次哭泣,
一次次“出卖”了她的倔强与执著。
张歆艺14岁开始在四川省艺校学习舞蹈专业,17岁毕业时面临不同的选择:上大学读书;去深圳歌舞团做舞蹈演员。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患病的父亲需要治疗,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已没有更多的钱供她上大学。在深圳工作的日子里,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她将钱寄回家里。一次,一个朋友遇急事向她借钱,她拿出自己的生活费帮对方救急,接下来的日子可想而知,她连吃饭都成了难题。这件事她没有告诉父母,怕他们为自己担心。有一天,她随手拿起一本书,看到里面夹了张小名片广告——一家婚纱影楼招聘模特。“管他是不是骗子。”她借传达室的电话按照上面的号码拨了过去。“你们是要模特吗?”“不要。”对方冷冷地回答。“你们塞给我名片时明明说要啊。”她不甘心地追问,“条件好的你们要不要?”“有多好?”接电话的人心不在焉地搭话。“特别好!”电话那边愣了几秒:“你留个联系方式吧。”三天后,她接到电话去影棚试镜,当即被录用,告诉她第二天正式参加拍摄。她兴奋得几乎一夜未睡。工作结束后,怀揣着第一笔收入两千元,她跑到商场给父亲买了顶新帽子,给自己买了条裙子,留下生活费,其余的全部寄回家。
2000年,父亲的病有了明显的好转,家里的生活基本稳定。张歆艺做出了一个弥补自己人生遗憾的决定:考大学。“我一直觉得自己缺了一段生活,总觉得我应该去上大学,我应该去骑单车,背双肩包,谈恋爱,看电影,看话剧。”为了增加被录取的可能性,家人建议她报考与舞蹈专长相关的学校,她却执意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而且是她比较陌生的表演专业。有些出乎意料的是两所学校的专业课考试她都通过了。上哪个好呢?她决定抓阄,抓到了中戏。之后,张歆艺开始准备文化课考试。因为是辞了工作在家复习,没有了“后路”的她全力看书。付出总有回报。高考分数是妈妈打电话查的,妈妈有些激动地告诉女儿:“幺儿,我们过了。”张歆艺幸福地叩开了艺术之门。
进了学校之后张歆艺发现“声台形表”四门基础课程中,只有形体课是自己过去学过的,其他的那几门她是外行。不仅如此,往图书馆里一扎,发现自己越学越觉得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像一张白纸。尽管在读大一的时候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但她不停地告诉自己,要做同学中最好的那一个。
如果说张歆艺是一匹千里马,那么赵宝刚就是她的伯乐。关于他们俩的火花碰撞,还要从那次“拍案放话”讲起。张歆艺读大四开始实习的时候,正巧遇到赵宝刚去学校为《风吹云动星不动》选角。谈本子的时候,赵导突然对她说:“你凭什么觉得你能演好?”这句不客气的追问让她既气愤又委屈。迎着导演质疑的目光,张歆艺站起来一拍桌子说:“导演,那你等着看!”她并不知道这是赵导的激将法,是在测试她能不能胜任“林墨琴”这个敢爱敢恨的泼辣女子角色。张歆艺这次的“楞”正是赵宝刚将要塑造的角色所需要的。她的“冲动”竟然争取到了这次出演的机会。合作的过程中,赵宝刚看到了她的潜质和努力。大学毕业后,她顺利签约赵宝刚的公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宝女郎”。
工作中,张歆艺总是忘我地投入,演起戏来像“拼命三郎”,挨打、淋雨、撞车……她坚持不用替身。拍《燃烧的玫瑰》时,有一场戏要求饰演反派的女演员揪着张歆艺的头发往墙上撞,对方下不去手,不敢拍。这场戏是特写,张歆艺干脆自己抓着头发往墙上撞……
说到自己近乎极端的“拼命”,她说:“一个人如果爱一样东西,就会尽全力心甘情愿地为它做些什么。”
她的身上有很多旧伤,有一些甚至是在艺校学舞蹈时留下的。“那时候的老师都敢下狠手,比如侧空翻,你要是动作不标准他就拿鞭子抽你。我曾经练功把肩膀甩出来过——脱臼了,老师‘咔’又给你掰回去,接着练。腰受伤了我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大家都这样。”
“其实,能够把兴趣爱好变成自己的职业,我已经感觉很幸福了。”
随着《北京爱情故事》的热播,张歆艺所饰演的林夏成为观众热议的人物。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张歆艺称自己十足像林夏,是一个感情执拗狂:“我觉得林夏比较像我的大学时代,可能比大学时代还要再早一点儿,没心没肺的,输得起,因为很年轻,不怕输,觉得时间对自己来说没有压力,可以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去谈一段恋爱,就死磕一个人。”
林夏为了爱情肯疯狂地付出。张歆艺的感情世界也是如此,她称之为坚守,并说守得住光荣,守不住也光荣。但一定要坚守。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林夏?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林夏不会伪装自己,现在太多的女孩都做不到。其实爱情是这个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东西,它的破坏力和后遗症特别严重,但是它能带给你的快乐,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超越它。所以面对爱情,每个人都是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