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8年以来,我国城镇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时代,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呈现迅猛势头;2004—2013年十年间我国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均超过20亿㎡,而到了2016年房屋竣工面积达到42.24亿㎡,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150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比47.2%;我国城镇既有建筑的规模非常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城镇建筑的快速发展对能源提出了更多要求,也对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挑战。一方面我国既有建筑规模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能源形势的日趋紧张;这两者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激化。而缓和这一矛盾可以从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率方面解决,我们可以对新建建筑使用高的节能标准,还可以对已有的节能效率低的建筑进行改造,同时在改造的过程中进行施工优化设计,将人力、物力与环境达到最大优化。
1、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迅速,市场占有比例不断提高,同时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政府不断出台绿色环保的政策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第一、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开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已在城镇新建建筑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竣工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项目超过2万个,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吉林、云南、海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有7235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8亿平方米;其中,2016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3164个,建筑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但目前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还相对较少,仅占建筑项目总量的5%左右,地域分布也不均衡,标识项目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上海、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宁夏、海南、青海等中西部地区项目数量较少。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各地均设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机构,上海、天津、江苏、湖南、湖北、四川、新疆等地探索开展了绿色建筑第三方评价。25个省(区、市)已发布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二、我国研发了一批先进生产工艺的绿色建材,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对进口产品的运用,我国先后开发出许多环保的建材,比如改进保温材料,由最初的陶瓷板、EPS塑料板改进为现在的岩棉板保温材料等,拿岩棉板为例,现阶段国内绝大部分建筑保温材料是EPS保温板,其阻燃性较差,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等较大安全事故等均有较大的弊端,而岩棉板产品均为阻燃材料且保温性能优异;现在的新型岩棉板采用铁尾矿为原料,减少岩石开采的同时消化工业废弃物,极大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第三、我国绿色建筑改造普遍存在着困难,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尚未取得普遍共识,同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还不健全,政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绿色改造技术跨度大,整合较难且绿色改造项目维护运营成本较高等。
2、建造和改造绿色建筑中存在的施工问题与改进方法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工程进度,轻环境与生态保护、资源浪费等现象。咱们在建造绿色建筑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绿色施工的方式,在追求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类污染与减少各类资源的过度使用第一、环境污染包括噪音污染,大气质量变差,废水的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第二、资源能源的消耗,过度使用水电,人力与物力,造成建造绿色建筑的成本变高。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不断加重,建筑施工问题也得以凸显,长此以往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失。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治:第一、不能单一追求绿色,要通过高效的管理与先进的技术来实现资源浪费与污染的最小化,而有的企业为了追求绿色效应,不惜牺牲掉环境污染和工程质量;第二、要考虑因地制宜,建造房子是为了更好地居住于生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等因素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与选定好施工材料。著名的美国流水别墅设计师将建筑与山水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展示了绿色建筑的特点,至今被称为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第三、各地政府机构应根据当地情况尽快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和保护绿色建筑的发展,并在适当时候伸出无形的手,进行宏观调控,严格把握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规范建筑市场,同时要求所有的施工单位以绿色建筑为基本点进行相应的施工,让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研究相关的奖励政策,建立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绿色建筑体系,以评促建等。
結语:推行既有建筑改造与建造绿色建筑,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对早日实现美丽中国梦、加快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发展绿色建筑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我们需要持之以恒的去坚持和发展它,为我国的绿色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诊断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胡士岩.浅议绿色建筑及其发展.科技风,2017,18:148.
[3]王兴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城市经济,2017.
[4]韩鹏.绿色建筑构造成本控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7.
[5]张婷.试析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
[6]丁玉龙.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风,2017,14:183.
[7]张慧萍.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成本研究.重庆大学.
[8]曹雪姣.建筑与土木工程.山东科技大学.
[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建设部相关政策.
作者简介:
姓名:廖磊(第一作者)穆航(第二作者)牛梦源第三作者出生年月:1999年9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省衡阳市当前职务:学生学历: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1、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迅速,市场占有比例不断提高,同时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政府不断出台绿色环保的政策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第一、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开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已在城镇新建建筑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竣工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项目超过2万个,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吉林、云南、海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有7235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8亿平方米;其中,2016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3164个,建筑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但目前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还相对较少,仅占建筑项目总量的5%左右,地域分布也不均衡,标识项目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上海、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宁夏、海南、青海等中西部地区项目数量较少。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各地均设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机构,上海、天津、江苏、湖南、湖北、四川、新疆等地探索开展了绿色建筑第三方评价。25个省(区、市)已发布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二、我国研发了一批先进生产工艺的绿色建材,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对进口产品的运用,我国先后开发出许多环保的建材,比如改进保温材料,由最初的陶瓷板、EPS塑料板改进为现在的岩棉板保温材料等,拿岩棉板为例,现阶段国内绝大部分建筑保温材料是EPS保温板,其阻燃性较差,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等较大安全事故等均有较大的弊端,而岩棉板产品均为阻燃材料且保温性能优异;现在的新型岩棉板采用铁尾矿为原料,减少岩石开采的同时消化工业废弃物,极大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第三、我国绿色建筑改造普遍存在着困难,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尚未取得普遍共识,同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还不健全,政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绿色改造技术跨度大,整合较难且绿色改造项目维护运营成本较高等。
2、建造和改造绿色建筑中存在的施工问题与改进方法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工程进度,轻环境与生态保护、资源浪费等现象。咱们在建造绿色建筑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绿色施工的方式,在追求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类污染与减少各类资源的过度使用第一、环境污染包括噪音污染,大气质量变差,废水的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第二、资源能源的消耗,过度使用水电,人力与物力,造成建造绿色建筑的成本变高。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不断加重,建筑施工问题也得以凸显,长此以往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失。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治:第一、不能单一追求绿色,要通过高效的管理与先进的技术来实现资源浪费与污染的最小化,而有的企业为了追求绿色效应,不惜牺牲掉环境污染和工程质量;第二、要考虑因地制宜,建造房子是为了更好地居住于生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等因素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与选定好施工材料。著名的美国流水别墅设计师将建筑与山水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展示了绿色建筑的特点,至今被称为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第三、各地政府机构应根据当地情况尽快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和保护绿色建筑的发展,并在适当时候伸出无形的手,进行宏观调控,严格把握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规范建筑市场,同时要求所有的施工单位以绿色建筑为基本点进行相应的施工,让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研究相关的奖励政策,建立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绿色建筑体系,以评促建等。
結语:推行既有建筑改造与建造绿色建筑,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对早日实现美丽中国梦、加快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发展绿色建筑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我们需要持之以恒的去坚持和发展它,为我国的绿色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诊断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胡士岩.浅议绿色建筑及其发展.科技风,2017,18:148.
[3]王兴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城市经济,2017.
[4]韩鹏.绿色建筑构造成本控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7.
[5]张婷.试析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
[6]丁玉龙.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风,2017,14:183.
[7]张慧萍.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成本研究.重庆大学.
[8]曹雪姣.建筑与土木工程.山东科技大学.
[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建设部相关政策.
作者简介:
姓名:廖磊(第一作者)穆航(第二作者)牛梦源第三作者出生年月:1999年9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省衡阳市当前职务:学生学历: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