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和蚕豆病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06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蚕豆(即胡豆)是一种质鲜味美、并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食物。据测定:蚕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K,以及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尤以淀粉的含量最多。胡豆既可做成各种美味可口的菜食,又可制成人们喜爱的怪味胡豆、糖醋胡豆、胡豆糖、兰花豆等酒菜,同时还能制成各种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的豆瓣辣酱,如著名的四川资阳县的临江寺豆瓣、金钩豆瓣、香油豆瓣等,因此,大家都很喜欢食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蚕豆中含有一种能使某些人发病的、迄今尚未研究清楚的“毒性物质”,即如果人体中缺乏一种叫做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这样的人,吃了蚕豆就会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很快出现黄疸、血尿、发烧及贫血等症状。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胡豆黄”或“豆黄病”,在医学上见叫做蚕豆病。
  这种病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因为这时正是蚕豆成熟和大量蚕豆上市之际。凡是体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人吃了蚕豆,不管生吃、熟吃或吃干、吃鲜,也不论吃多、吃少,甚至仅仅吸入一点花粉或仅将蛩豆含入口中都会得病。患蚕豆病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但以婴儿和儿童较多,尤以三岁以下的男孩特别多。奇妙的是,这种“毒性物质”还可经母乳进入乳儿体内,因此,有些乳儿虽未曾吃过蚕豆,但因乳母吃了蚕豆,乳儿同样也可以得蚕豆病,乳母却可安然无恙。据我们的统计资料表明:在蚕豆病患者中,大约有40%以上的病人有家族史。
  吃了蚕豆为什么会得病?
  得蚕豆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些人身体中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这种酶能够保护红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其不受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等所形成的有害作用。在一般情况下,红细胞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并不溶血。但是,缺乏这种酶的人吃了蚕豆以后,体内就能产生一种物质,能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溶血,从而发生蚕豆病。
  蚕豆病有哪些症状?
  当然,并不是吃了蚕豆就会立刻发病,一般是在吃了蚕豆后一、二天内发病,但有两小时就发病的,也有长达十天以上发病的。病人起病通常很急,发烧摄氏37.5~38.5度,严重的可达40度以上。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痛、全身软弱无力、胃口不好、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昏睡等。同时,病人全身皮肤及眼白发黄、尿血以及肝脾肿大等。轻的几天内就可痊愈;重的有严重贫血、深度黄疸、血尿、尿量极少,甚至高烧、抽风、昏迷等,如救治不及时,常在一两天内死亡。
  怎样知道是得了蚕豆病?
  其实这也不难,只要根据以下几点就能知道:(1)发病多在蚕豆成熟季节,病前有食蚕豆或吸入其花粉的历史,乳儿得病者其乳母有食蚕豆史;(2)发病很急,有严重贫血、血尿、发烧及全身皮肤和眼白发黄等主要病状,(8)儿童发病较多,尤以三岁以下男孩最多,(4)患者可能有家族史;(5)通过查血、查尿及红细胞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检查也可证实。
  蚕豆病如何治疗?
  由于蚕豆病是一种急症,因此,一旦发现就要马上送医院治疗,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给病人输血,以补偿所损失的红细胞,否则,严重的就会有生命危险。一般说来,只要治疗及时,输一次血,大多数病人都能得救,往往在几天内就能恢复健康。不过,除了输血以外,其他对症支持疗法也很重要,如给病人服用铁剂、维生素B和C以及葡萄糖、生理盐水与其他营养物质等。同时还可以用中草药治疗,如用当归、生地、白芍各15克,白茅根及仙鹤草各30克,藕节9克,大枣5枚,松针适量,每天一剂,水煎分两次服,一般连服两三天就能治愈,也可用田艾(又名白头翁、苦艾或鼠曲草)30克,山栀9克,茵陈、茅根各15克(此为八岁儿童量)煎水加糖当茶饮,每天一剂。还可用田艾60克,车前草、风尾草各30克,茵陈15克,水煎两小时,当茶饮,不限量,对控制溶血及改善贫血有一定疗效。实践证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蚕豆病,不仅疗效比较好,而且对有些病人还可以减少输血或不输血,这样就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蚕豆病可以预防吗?
  这种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只要作到以下几点:(1)凡是六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要吃蚕豆,(2)凡是有蚕豆病史的人,今后也不能吃蚕豆,干蚕豆、胡豆瓣辣酱等加工制成的各种熟食品也不能食用,(8)如果发现家族中有蚕豆病患者,那么家中婴幼儿应当禁食蚕豆,特别是鲜蚕豆,且要尽量避免接触蚕豆和蚕豆花粉,为此,须要劝阻小孩不要在蚕豆田间游玩、步行,以防吸入蚕豆花粉;即使要经过蚕豆区,也要尽可能绕道快行;(4)喂奶的母亲也最好不吃蚕豆,特别是有家族史婴儿的乳母更不能吃蚕豆,(5)用以下民间食用方法可能减低蚕豆的致病作用;蚕豆与白头翁(又叫田艾或鼠曲草)同煮后食用,蚕豆加工处理后制成豆腐、粉丝等食用;蚕豆多次水煮后,去水食用。
其他文献
[摘 要]项目化学习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研究设计、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并顺利完成任务。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将已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设计和选择项目时,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学生兴趣,项目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可实现性等方面考虑,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助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
痱子在医学上叫“红色粟粒疹”,是汗液不畅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儿童热天容易发生痱子,特别是较胖的孩子或高热的病儿,因哭闹或吃奶时用劲,出一身大汗后,很快就会生出痱子。生了痱子后,有轻度搔痒,小儿常哭闹不安,搔抓皮肤,皮肤搔破又易引起继发感染,发生脓疱疮、疖子和脓肿,带来更大的痛苦。  小儿生了痱子怎么办?  1.每天要反复擦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或含有薄荷的清凉止痒洗剂,以求消炎和止痒。  2·不要用
人的视觉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通常说“眼见为实”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眼见并非就是实,这就是所谓视错觉了。为什么会产生视错觉?究其原因约有下列几种。  1 物体距离眼睛太远。根据折光成像的原理,同样大小物体,距离眼睛越远,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越小。当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过小时,超越了视觉细胞的辨别能力,就要产生错觉。如看远处的铁轨,见两条铁轨逐渐靠拢。登高远眺,会发现天、地距离逐渐缩小,最后连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诵读古诗文时,应有意识地在感悟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能力。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形式之一,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善古诗者必属雅才”,古诗文教学也应以“雅”寻访诗心,解读意象,真正将中国古诗文的精华传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雅教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外表红而团。味道酸而甜的山楂,在我国约有16个品种之多,但常用的是北山楂、南山楂和山里红三种。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均有出产。  山楂是人们喜爱的果品。无论是鲜果、干果,或是制成的果酱、罐头、山楂条、山楂糕、糖葫芦,都畅销于城乡,深受群众欢迎。据分析,山楂含有大量维生素丙(抗坏血酸)以及丰富的胡萝卜素、硫胺索、核黄素、尼克酸、蛋白质、脂肪、醣类、钙、磷、铁等等。以维生素丙为例,它是桔子含量的3倍、香
优美的歌声扣人心弦,抑扬顿挫的朗诵使人心潮起伏,铿锵有力的演说又使你热血沸腾……嗓音,有多么神奇的作用啊!青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副金嗓子,可是你知道怎样保护和训练你的嗓音吗?    影响嗓音的基本因素    嗓音的好坏,受全身健康状况、发音器官功能和发音方法这三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设想,一个久病虚弱或身体极度疲劳的人会唱出动听的歌来。  而发音器官则是嗓音好坏的天赋条件。  人体的发音器官和乐器一样
颈椎病,不仅在中老年人中常见,近年来发现在青壮年中的发病率也在增加。为什么会得颈椎病呢?这是因为我们整个头颅的重量,每天约有十五、六个小时,全凭着颈椎支持着,而且它还得根据需要而上下左右转动,相当劳累。假如我们长期低头看书、写文章,或从事刺绣、织布等项工作,为了抵抗头部向前下方的重力,颈背部的肌肉就一直在使劲收缩,以便把头颅拉住,如此时间久了,自然容易引起肌肉疲劳,再久而久之,韧带和关节囊也因疲劳
[摘 要]通过强化疫情时期中考考情及学情研究,在弄清考什么、怎么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及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有的放矢,提出制好“一个方案”、上好“复习两课”、把好“三道关口”、处好“四种关系”之实战策略,以优化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中考复习;对策;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3-0051-02  
婴、幼儿绘画的特点是什么?  总的特点是稚拙。但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各个时期又各具特色。  涂鸦期,又叫乱画期(约2岁左右):这时,只是画着不规则到略有规则的线条。这些线条只是手运动的痕迹,没有意图。  象征期,又叫命名期(约2~8岁):这时的画出现了意图。他任意画了一条线,联想到绳子,就说画的是绳子。后来,常常是先说画一只鸭子,然后画上一条曲线,就象征着是鸭子的“形象”了。  略图期,也叫图式期
假如你有机会外出旅游,建议你不妨骑自行车去。在我们看来,骑自行车是体育旅游的一种好形式。因为这不仅经济方便,而且可以全面增强人的体质。  自行车越野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较大的坡度,急转的弯道,因雨泥泞而又狭窄的羊肠小路……这些都能大大增强人的体力,训练人们的适应能力和果断的判断能力,还能提高人们同各种困难作斗争的勇气。由于自行车旅游通常是集体进行的,在旅行中通过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可以加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