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秀,秀作文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thernor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湖南卫视凭借“超级女声”从诸侯割据的状态一举成为中国娱乐节目的领头羊,成了连央视也要暗自咋舌的选秀名台,选秀活动就好像一场大火烧遍了中国的电视娱乐业。相时而动者又有上海的“好男儿”,江苏的“绝对唱响”等等不一而足。就连常被视为神圣知性的“百家讲坛”也越来越成为那些学者的“秀场”,先是易中天的“品三国”,再来于丹的“说论语”,秀劲十足。如果前面的娱乐类是“嬉秀”,这后者不妨就叫它“雅秀”。但不管怎么着,它都是秀啊!
  当“选秀”风起云涌之时,有人就大摇其头,鄙视其为小儿科,浮躁、庸俗的玩意,对“玉米”、“凉粉”这类疯狂的80后们更是痛心疾首啊,简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是贵为“雅秀”的易、于二人也难以幸免,就差给他(她)们扣上欺世盗名的帽了。其实“秀场”并非就如畏惧者所想象的那样不堪,它的风靡和受宠自有它的道理,这也是和这样的时代互为表里的。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加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每个人不能再紧紧地封闭自己,即使你有满腹经纶,不为天下闻还是免不了老姑娘的宿命。这样的时代不太适合一味提倡“温、良、恭、谦、让”,而是更多要鼓励勇敢的秀出你自己,抢占机遇的高地。正好各式各样的“选秀”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草根阶层”也有秀出风采的机会,而不是让他们只能仰视体制内各种论资排辈的宏大评比。由此笔者忽然想到中学作文评价是否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呢?既然是大受欢迎的全民运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试试呢?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平时的作文练习都是老师给个分数,裁决的权力完全掌控在老师的手中,学生即使对这样的裁决不满意也无济于事。所谓的差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默认其水平不济。中等的学生也只是稳居中间而不动,优秀者也只是拿一个高分,或者是其文章作范文而宣讲于课堂。再到校级的作文比赛,又是一帮语文老师组成评审组,依老套将平时作文好的几个拎出来,排一个甲乙丙丁。推而广之,就是省级的甚至国家级的比赛也是这样,好像全天下的会写文章的就是那么几个学生,能评价文章的也就那几个专家。这样大多数的学生对这样的作文评价变得厌倦,随着对评价体系的怀疑,学生们对作文本身也失去热情和信心。难道我们学生就不能评价自己的文章吗?学生的辨别能力就是那样的差吗?难到那些老师和专家评出的作文就是天下至文吗?
  “识者”辩解道:老师当然比学生更懂批改,专家当然比一般人更有鉴别力。一般的看这话挺有道理的,可是细细考辨其谬处不小矣。老师、专家也非完人,其见识必然有其盲点,所以被遗忘的角落定然不少。再者,作文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学生的心声的传达,所以学生当仁不让的有着发言权,因为他们更熟悉自己,熟悉他们的同龄人。再次整个作文评价就是由老师和专家共谋的自上而下的独自而非平等的自主互动,所以学生的参与热情所剩无几。在缺乏热情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形成作文评价的健全机制呢?所以这样的作文评价体系有待改革,必须引入学生自主评价的要素,不能将本该师生互动,学生主体介入的活动只让那些老师和专家全部包办。
  又有“当局者”辩道:我们平时也会安排学生互改作文的。是的,好像是有蜻蜓点水式的几次自主行动。但是那仅仅是没有实际价值的花哨点缀,对于老师独白式评价机制的沉闷局面来讲只是一种搔痒行为,根本于事无补。有人会问,依你之见,作文的评价应该如何呢?我说我们不妨引入选秀式的评价方式,将评价的权力充分下移,让真正的实践者也成为真正的评判者。
  平时我们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批改。在班级内部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组内的评价,选出小组内部的优秀作文,然后再进行小组之间的评选,直至选出班级的优秀作文。在这之中,有谁对自己的评分不满的,可以直接提出,在组内乃至班级里进行讨论。这样就让每一位同学都对自己的评分做到心中有数乃至满意信服,同样也可避免好作文因为老师的盲区而被遮蔽。同时我们还可以让优秀者进行自己写作过程的陈述,让同学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锻炼其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培养公开表达自己思考的自信心。当然这过程也是让其他同学对其作文“含金量”进行考量的时候。这样的环节也可以在分数不高的同学当中进行。其他同学可以发现其不足,并对他提供相应的意见,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别人也可以发现其作文的闪光点。这样全体同学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同学对作文的应付态度也会被扭转,老师的独白式评判而导致的沉闷气氛就可能被改变。随着评价现状的积极改善,整个的作文教学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在班级选秀式的评价结束后我们可以将之推广到校内的作文比赛中。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的通讯和网络(比如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的技术进行作文评价。同理,在更大范围里的作文比赛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
  有人会对这样的过于热闹的评价方式表示怀疑,以为这只会浪费时间而收获无几,对于学生的安心读书、踏实为文产生不利影响。其实这样的担心是保守的,甚至是“犬儒式”的。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强调创新和活力的时代,那些清心寡欲的学习状态是难和时代完全合拍的。再者,激烈的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样又有什么不好呢?
  还有人会问,这还要老师干吗?尽管让学生们去狂秀作文,尽情放纵好了。其实这是误解了“秀式”作文评价。学生热闹地炫秀作文时,没有老师的具体安排组织,他们的热闹能热起来吗?就好像没有了天宇公司,“超级女声”能够顺利的红起来吗?不能,老师就好像天宇公司,一直在幕后遥控着众生的作文狂欢秀。
  当然这样的美好设想的实现还得需要仔细的筹划和精心的组织。但是“秀”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作文评价为何不能秀一把?先让我们秀起来吧!
  
  (责任编辑:班召君)
其他文献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师教育新理念的兴起,教师培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修制度普遍建立。但我们如果认真审视,就会发现这基本上成了摆设,除了领导不重视,更主要的是内容乏善可陈,让教师产生厌倦情绪。所以,要实现有效的教师培训必须首先变革教师培训的观念,真正确立“教师不是不合格才需要培训,而是要学习、要思考、要成长、要发展,才需要培训”的新观念。  其实,我们每个教师在广泛
一、教育硕士是专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一种结合    教育硕士学位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教育领域内专业教育的一个组成,它对于促进和提高教师质量和推动教育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硕士作为一种制度存在具有它应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还有它的现实性。就合理性而言,它合乎教育的规律性,它的运行和发挥作用合乎教育制度的规律。就其合法性来说,它是经过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通过的一种制度;就现实性来看,它已经成为在职教师申
有人说:“学雷锋,一阵风,雷锋精神早就过时了,还要学习什么呢?”在“聪明”的第三者眼里,学雷锋的人是傻人,是笨人。在北京工作的上万名陇原妹中,就有这样一个“傻人”“笨人”,她的名字叫赵止琴。  1972年,赵止琴生于礼县江口乡茨坝村。10岁左右,他们一家10口随着做小生意的父母来到兰州。家里人多,生意又不好做,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艰苦。艰苦的生活磨砺了她,同时也锻炼出了她的好品格——踏实能干、细心负责
圆子:  你好!我弟弟比我小三岁,曾为了让我安心上大学,初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如今,我在大城市已站稳脚跟并娶妻生子,但弟弟和弟媳依然为挣钱四处奔波,每次回老家,父母都在我面前念叨帮弟弟找个好工作。  半年前,我们小区生意最好的超市,因老板家庭变故而着急要将超市转让,我便私自做主帮弟弟揽了下来。之后,弟弟来到我生活的城市,他和弟媳勤快地经营着超市。  自从弟弟来后,我就经常去弟弟处走动,只是单纯帮忙
梁艳周苏红朱婷“老女排”梁艳:五连冠唯一“全勤”队员  当年,郎平、孙晋芳、周晓兰、陈亚琼、陈招娣、曹慧英等人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作为中国女排五连冠唯一全部参赛的队员,梁艳与那段辉煌的历史,至今为许多老球迷怀念。  梁艳当年给人的印象总是扎着马尾、笑意盈盈。从1975年进入成都业余体校算起,她仅用4年就入选了国家女排集训队。1981年世界杯中国女排第一次登顶时,20岁的梁艳是队里最年轻的队员,她说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这种文体,有一个“敲门砖”的浑名。因为它除了在殿试以外的童生试、乡试、会试中使用之外,任何公私文书和各种体裁的论著中,都不会采用,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所说的那样:“这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奥,不过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明清两朝的读书人,开蒙之后就学习它、钻研它,只是为了用它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一旦考中,就将它弃如敝履,不复一顾
俞涵译夫妻在上海做街头艺人,如今已近两年。他们俩看似身份特殊,高学历海归,还是上海所有街头艺人中唯一一对“90后”的夫妻档,实则是两位普普通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  在申城,他们有不少同行者。2014年10月,上海首批8位持证街头艺人在静安区试点表演。2019年5月,上海的持证街头艺人达到123人,每个周末在静安、长宁、徐汇、虹口这4个中心城区16个表演点进行逾百场次演出。诚如上海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
2006年6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共518项。中国三大英雄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与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列入其中。史诗作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且还具有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史诗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宝库,她所涵盖的内容是其他文艺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史诗为研究人类文化的各门科学,如
事件回顾 女子醉酒从10楼扔下菜刀终获刑  2019年11月15日上午8时许,成都女子周某燕与男朋友赵某醉酒后,在其小区10楼的家中发生争吵。  为泄愤,周某燕将厨房内一把菜刀拿到客厅扔出窗外,砸到该小区楼下小南街南站公交站台顶棚上,后弹至地面。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天21时许,接公安机关电话通知,周某燕到派出所接受处理,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愿意接受处罚。
一、新一轮“师范生免费”的政策特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政策”意味着师范教育由“向学生收费”回归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免费”传统。与以往免费师范教育制度相比,新一轮“免费政策”呈现了新的特征。   “免费政策”体现了较强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