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PH基因敲除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来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gb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NCAPH基因敲除对胰腺癌PAN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NCAPH在胰腺癌及其他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NCAPH高低表达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NCAPH基因敲除慢病毒建立NCAPH基因敲除细胞株;通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敲除NCAPH基因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MEK及ERK等蛋白的表达。结果NCAPH在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上调。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显示,NCAPH高表达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有效敲除胰腺癌PANC细胞系的NCAPH基因,从而抑制NCAPH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CAPH敲除明显抑制了PANC细胞在48、72、96及120 h的增殖能力(0.488±0.007 vs.0.411±0.004、 0.689±0.004 vs.0.497±0.010、 1.071±0.034 vs. 0.689±0.020、1.441±0.038 vs. 0.855±0.025)及克隆形成能力(210.0±2.9 vs.144.0±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CAPH敲除明显抑制了PANC细胞的迁移能力(34.9%±1.7%vs.15.1%±2.1%)及侵袭能力[(351±23.64)个vs.(194±13.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ANC正常细胞株相比,PANC敲除细胞株的p-ERK及p-MEK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APH敲除可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许多中草药都具有润肤保湿、修复受损皮肤的作用,而紫草是我们日常应用中较为常见的一味中草药,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的功效。人体皮肤具有强大的屏障功能,能够保护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的刺激,正常的皮肤能够有效保留组织中的营养物质、水电解质,如果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人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紫草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皮肤疾病,而中医外治法选用中草药制剂来解
目的: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诱导型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探讨二者在ITP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就诊的ITP患者28例,包括13例新诊断患者,15例慢性患者,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2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PD-1、ICOS的表达水平,并评
学位
利用俗字学相关知识,借助具体事例、详细分析,探讨了俗字学知识在研读《黄帝内经》中的重要价值。结果表明,在研读《黄帝内经》的过程中,俗字学知识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有助于识文断字,考释语词含义;②有助于弄清讹误因由,准确校勘文本;③有助于沟通异文,澄清错误观念;④有助于准确理解经义,指导临床实践。这提示从事内经学教研工作的学者,在解读、讲授《黄帝内经》时,一定要重视俗字学知识的运用。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联合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及对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患儿术后是否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分为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及视觉质量。结果:术后3个月,训练组斜视度数低于30度的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
以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固定化酿酒酵母,以固定化后酵母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Cu2+、Mn2+、Pb2+、Zn2+、Cd2+的吸附作用。试验表明,相同条件下,固定化酵母对5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为Cu2+>Mn2+>Pb2+>Zn2+>Cd2+。以吸附效果较好的Mn2+、Cu2+离子为研究对象,考察吸附剂用量、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温度、p H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温度外,吸附剂初始质量浓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近远期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15例单眼拟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年龄分为低龄组(52例)和高龄组(63例),两组均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斜视度数、融合功能及斜视儿童生存质量量表(Child-IXTQ)评分;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