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心律变化

来源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aiyou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期患者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心律变化.方法:纳入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336例,其中阵发性房颤203例,持续性房颤133例.依据手术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最长RR间期值及长RR间期次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探索最长RR间期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平均随访23.5个月,随访期间各组均无起搏器植入.与术前相比,术后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患者RR>3 s的间期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与最长RR间期减少幅度呈负相关趋势(95%CI:-22.37~1.48,P=0.086),血钾与最长RR间期减少幅度呈正相关(95%CI:89.69~523.49,P=0.006);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左房体积与最长RR间期减少幅度呈负相关(95%CI:-15.34~-4.15,P=0.001).结论:房颤发作时窦房结功能受抑制,从而出现长RR间期;在射频消融消除房颤后,长RR间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GLP-1受体(GLP-1 R)下游信号通路对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钙化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16例因主动脉瓣病变行置换术患者(瓣膜钙化组)和20例因其他原因行心脏移植但瓣膜正常患者(对照组)的主动脉瓣.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瓣膜结构变化及钙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GLP-1 R表达情况.培养原代小鼠瓣膜间质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组、钙化培养组和钙化培养+GLP-1组,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o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在人畜之间传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MRSA药物主要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其中,万古霉素被认为是治疗MRSA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幸的是,新型耐万古霉素MRSA已然出现,对万古霉素的疗效构成了极大地威胁,故亟需开发新型抗MRSA药物.吡唑母核是常见的药效团,其衍生物具有包括抗菌在内的诸多生物活性.将吡唑药效团与其他具有抗菌活性的药效团揉和到一个分子中所形成的杂合体可同时与细菌的多个作用靶点结合,具有拓展抗菌谱
目的:归纳大动脉炎和梅毒性主动脉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心脏手术治疗的大动脉炎和梅毒性主动脉炎患者,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大动脉炎6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50.2±13.8)岁,表现为主动脉根部瘤6例,升主动脉扩张16例,弓部扩张或溃疡4例,主动脉弓部狭窄或主要分支狭窄9例,降主动脉缩窄2例,胸腹主动脉瘤3例,5例单纯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梅毒性主动脉炎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6±13.6)岁,表现为主动脉扩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31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65)和对照组(n=66),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23.75 mg/d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5 mg/次,每日1~2次.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
目的 考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影响及体外对缺血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黄芪注射液组、尼莫地平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各组于术后3d给药治疗,1次/d,连续60d.给药结束用开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焦虑情绪与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区细胞形态变化.采用连二亚硫酸钠法诱导PC12细胞建立缺糖缺氧/复糖复氧(OGD/R)损伤模型,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孙呈祥教授在宫廷理筋术方面有深厚造诣,擅用手法结合中药治疗各类腰部筋伤疾病,认为筋伤于骨,当筋骨并治;腰伤受邪,应补虚扶正;气血不贯,需辨位施治。治疗强调手法轻柔透巧;骨歪筋僵当及时诊治;需外治筋骨、内调脏腑;运用功能训练可加速恢复。孙教授临床基于“筋柔骨正”思想,根据患者腰部筋伤情况,采用旋转拉伸等手法,先柔筋脉,后正骨歪,收效迅速,疗效满意。
香叶醇是一种天然植物醇,能够通过调控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发挥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香叶醇通过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调节糖脂代谢、抑制细胞氧化应激以及影响细胞凋亡等作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糖尿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发生,改善预后.
靛红衍生物是药物活性化合物的前体,具有抗菌在内的多种生物活性,引起了药物化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科学家设计、合成并评价了多个系列靛红二聚体包括游离和金属螯合物的抗菌活性,并筛选出了若干具有研发潜力的候选物.本文将着重介绍自2011年以来所发展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靛红二聚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构-效关系,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活性更高的候选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流行范围广、致病力强、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脓肿、呼吸道感染、腹泻和泌尿系统感染甚至死亡.MRSA的生物膜保护作用和迅速产生耐药性的特性,使得MRSA的治疗异常棘手.因此,亟需开发新型抗MRSA药物.杂合策略是开发新药常用手段,目前多个杂合体药物己用于临床或处于临床评价阶段.咪唑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菌活性,将咪唑与其他具有抗菌活性的药效团杂合可能会获得对包括MRSA在内的多种致病菌具有良好广谱抗菌活性的候选化合物.本文将介绍自2011年以来发展的具有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致病菌,可引起局部及系统性感染.目前,约60%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更为危险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但耐万古霉素MRSA依然出现且有不断蔓延之势.因此,开发新型抗MRSA药物势在必行.杂合体策略是对付耐药性的常用策略,而吲哚/靛红杂合体可作用于细菌的多个靶点,故吲哚/靛红杂合体对包括MRSA在内的多种耐药菌具有良好的活性.本文将着重介绍近年来发展的具有优秀抗MRSA活性(最小抑制浓度/MIC:≤1.0μg/mL)的吲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