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作为在现代科技发展中诞生的时代宠儿,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不断完善着自身的技术条件,从而在众多现代传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电视在中国的发展来看,虽然只有不到50年的历史,却已经成为拥有数亿受众的大众传媒。那么,这种大众传媒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换句话说,电视这种大众传媒之所以能在受众中产生影响的终极性功能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
在当今时代,电视以其特有的快速、迅捷、声画并茂、具有现场实况等特点赢得了亿万观众,其大众性的特点,又使电视具有了许多或隐或现的功能。在叶家铮《电视传媒的艺术》一书中,把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社会舆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以某一内容作为传媒重点以引导受众集中视线的“议程决定”功能。文化规范的培养功能。这种功能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公众的精神领域,诸如价值观念、思想修养、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以至于心理结构等。使受众获得参与使用媒介的满足。授予“知名度”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社交话题的功能。以上这些功能,有的是针对传播内容而言,有的则是针对受众而言。而电视这种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现实存在,其本质意义又是什么呢?
任何一种传媒都要具备信息源、传播内容、目的地这几项基本要素,而对于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来说,信息源就是电视台,传播内容就是电视节目,目的地就是受众。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其本质性的存在意义,显然就在于传媒对于受众的作用关系,而传媒对于受众的作用无疑又是依靠其传播内容来实现的。
电视节目是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是电视台(或社会上的制作节目机构)为播出或交换而录制的、表达一定内容的可供人们感知理解的视听作品。就其作为传播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新闻、社会、文艺和电视剧四大类。每一类电视节目虽然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是,蕴含在它们独特魅力之中的最终能使受众有所体悟的却是它们的文化特性。这不仅因为文化特性是电视节目的共有属性,电视节目正是依靠这种属性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调整着受众的心态,改变着受众的认识和观念,倡导和化育新的时尚和习俗。而且,就社会而言,不论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伦理道德,还是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文化规范,都有赖于大众传播媒介锲而不舍地进行熏陶,而这一点恰恰正是电视这种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本质意义之所在。
我们不妨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拿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来说,就是以其在情景框架(即传媒活动所处的特定的时间、空间、社会背景以及传受双方的心理态势)之中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亿万观众。尽管这些年来,人们对春节晚会颇有微词,但是,每年还是少不了这样一台晚会,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为除夕守岁、吃饺子的古老习俗增添了新的内容,融入了时代气息。这一点恰恰体现了电视这种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本质意义。另外,这些年来,在社会上兴起的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希望工程”活动,一经电视传媒的传播,很快就把这种奉献爱心的活动转化为了一种社会行动,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时尚。因此,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电视传媒虽然借助的是电子设备和微波传输(现已发展为卫星传输),但是,其本质特性却存在于它所传播的内容以及在受众中所产生的影响和社会作用之中,这也就是说,电视传媒就是一种文化存在。
这里有必要阐述一下文化的概念。关于文化概念的界说,据有关资料统计,有一二百种之多。但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广义的理解,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最狭义的理解,是指以文艺为主的文化。综合各种说法,我倾向于从观念形态的角度对“文化”所作出的定义: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和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的总和。而电视传媒所传播的恰恰正是这些内容。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受众的角度来加以考察。受众对于传媒的选择,多数都是处于某种心理和现实的需要。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把人类的各种需要概括为五大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潜能,追求理想,渴望成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尊重他人、他人对自己的尊重;社会需要(归属与爱),包括人际交往、友谊、爱情、群体、归属、信息调节、相互沟通理解;安全需要;生理(生存)需要,包括衣、食、住、婚姻、治病等。在这五大层次中,第一层次为最高需要,第五层次为最基本需要。马斯洛认为,当人们的下一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就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是五种需要并存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中,人们对各种传播媒介的使用,都直接或间接地同这五个层次的需要相依存,对于受众来说,哪种媒介能更好地、更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就优先使用哪种媒介。而电视传媒在满足人们的这些需要上,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包罗万象的电视节目,几乎渗透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某些需要。电视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的同时,又能使人们获得人生启示、视听愉悦或审美体悟,甚至还可以让受众参与到传媒之中,让他们走上屏幕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经验、体会,电视传媒正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种现代传播媒介中独领风骚。同时,电视传媒也正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一种蕴藉在包括传播信息、视听愉悦、消遣娱乐等多种功能之中的文化存在,这种文化存在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连,与时代文化密切相关,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内容。这才是电视传媒的本质存在形式,是电视传媒的终极属性,电视传媒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一属性,所以才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在当今时代,电视以其特有的快速、迅捷、声画并茂、具有现场实况等特点赢得了亿万观众,其大众性的特点,又使电视具有了许多或隐或现的功能。在叶家铮《电视传媒的艺术》一书中,把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社会舆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以某一内容作为传媒重点以引导受众集中视线的“议程决定”功能。文化规范的培养功能。这种功能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公众的精神领域,诸如价值观念、思想修养、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以至于心理结构等。使受众获得参与使用媒介的满足。授予“知名度”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社交话题的功能。以上这些功能,有的是针对传播内容而言,有的则是针对受众而言。而电视这种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现实存在,其本质意义又是什么呢?
任何一种传媒都要具备信息源、传播内容、目的地这几项基本要素,而对于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来说,信息源就是电视台,传播内容就是电视节目,目的地就是受众。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其本质性的存在意义,显然就在于传媒对于受众的作用关系,而传媒对于受众的作用无疑又是依靠其传播内容来实现的。
电视节目是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是电视台(或社会上的制作节目机构)为播出或交换而录制的、表达一定内容的可供人们感知理解的视听作品。就其作为传播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新闻、社会、文艺和电视剧四大类。每一类电视节目虽然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是,蕴含在它们独特魅力之中的最终能使受众有所体悟的却是它们的文化特性。这不仅因为文化特性是电视节目的共有属性,电视节目正是依靠这种属性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调整着受众的心态,改变着受众的认识和观念,倡导和化育新的时尚和习俗。而且,就社会而言,不论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伦理道德,还是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文化规范,都有赖于大众传播媒介锲而不舍地进行熏陶,而这一点恰恰正是电视这种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本质意义之所在。
我们不妨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拿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来说,就是以其在情景框架(即传媒活动所处的特定的时间、空间、社会背景以及传受双方的心理态势)之中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亿万观众。尽管这些年来,人们对春节晚会颇有微词,但是,每年还是少不了这样一台晚会,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为除夕守岁、吃饺子的古老习俗增添了新的内容,融入了时代气息。这一点恰恰体现了电视这种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本质意义。另外,这些年来,在社会上兴起的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希望工程”活动,一经电视传媒的传播,很快就把这种奉献爱心的活动转化为了一种社会行动,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时尚。因此,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电视传媒虽然借助的是电子设备和微波传输(现已发展为卫星传输),但是,其本质特性却存在于它所传播的内容以及在受众中所产生的影响和社会作用之中,这也就是说,电视传媒就是一种文化存在。
这里有必要阐述一下文化的概念。关于文化概念的界说,据有关资料统计,有一二百种之多。但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广义的理解,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最狭义的理解,是指以文艺为主的文化。综合各种说法,我倾向于从观念形态的角度对“文化”所作出的定义: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和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的总和。而电视传媒所传播的恰恰正是这些内容。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受众的角度来加以考察。受众对于传媒的选择,多数都是处于某种心理和现实的需要。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把人类的各种需要概括为五大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潜能,追求理想,渴望成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尊重他人、他人对自己的尊重;社会需要(归属与爱),包括人际交往、友谊、爱情、群体、归属、信息调节、相互沟通理解;安全需要;生理(生存)需要,包括衣、食、住、婚姻、治病等。在这五大层次中,第一层次为最高需要,第五层次为最基本需要。马斯洛认为,当人们的下一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就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是五种需要并存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中,人们对各种传播媒介的使用,都直接或间接地同这五个层次的需要相依存,对于受众来说,哪种媒介能更好地、更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就优先使用哪种媒介。而电视传媒在满足人们的这些需要上,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包罗万象的电视节目,几乎渗透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某些需要。电视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的同时,又能使人们获得人生启示、视听愉悦或审美体悟,甚至还可以让受众参与到传媒之中,让他们走上屏幕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经验、体会,电视传媒正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种现代传播媒介中独领风骚。同时,电视传媒也正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一种蕴藉在包括传播信息、视听愉悦、消遣娱乐等多种功能之中的文化存在,这种文化存在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连,与时代文化密切相关,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内容。这才是电视传媒的本质存在形式,是电视传媒的终极属性,电视传媒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一属性,所以才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