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不重视对水资源的利用以及节约的现状,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内部出现水资源利用短缺的情况,最终不得不进行阶段性的供水。所以在城市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时,通过研究合理的节水途径,在完善给水系统的基础上,提高给排水的节水能力。本文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及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建筑 给排水 设计 节水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工作也日益被重视起来。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行业也在不断扩大规模, 如何依据政府环保和节能的理念来贯彻落实建筑工作, 已然是摆在每一个建筑设计者面前的挑战。 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应当从防治水质污染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入手, 积极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材料, 将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设计理念具体落实于每一个细节的设计方案中。
2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2.1供水系统造成的巨大浪费 。 供水系统的浪费主要有三点:一是由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最普遍的表现是热水系统开启后, 开始的一部分水因为水温不够而只能被放掉浪费;二是给排水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超压出流,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而且造成水流喷溅浪费,在长期作用于相关设备后,容易损坏设备;三是消防用水存储设计不合理,不仅浪费了水资源,更增加了消防设备的维护费用。
2.2给水排水配件造成的浪费。 首先在建筑施工阶段,常常由于施工给水排水设备老化而带来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在水龙头和管道等基础设施上质量把关不严, 也会带来一定的水资源浪费;最后,很多建筑给排水设计虽然并不涉及具体卫浴设备的安排,但很有必要对马桶、浴缸等水资源浪费的潜在因素做出一些说明,积极推广节能节水的相关设备。
2.3再生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 我国人均水资源在世 界范围来讲是很低的,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大多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就要求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再生水资源的利用。 目前很多雨水、生活用水并没有经过相关处理而进入再利用环节,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给排水设计时没有预留相关技术设备,导致很多水资源被浪费。
3 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方案。
3.1 给水管道设计
美观干净和耐腐蚀性是塑料材质的给水管的优点,它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管材之一。 但塑料管的易燃烧性和遇热膨胀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一些接头处或不利外部环境下,会导致溢流等状况的出现。 尤其是目前塑料管材市场鱼龙混杂,而一旦出现水资源的浪费,轻易发现不了,维修也相应困难,故而在给水管道设计时推荐尽量采取暗装的方式。
3.2 排水管道
排水管道采用塑料材质的管材时,还有一个较大的缺点就是噪音大。 在目前人们普遍追求安静舒适的绿色居住环境条件下, 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致命, 而采取铸铁管材又比较浪费资源,且水利条件及美观布局等方面也比不上。 为此,设计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降低噪音:设计管井和管槽来安装暗管,若不能采取暗装则可以选择芯层发泡、空壁和螺旋等管材配合使用。
3.3 家用热水器的设计
当建筑没有热水集中供应的时候,热水供应设备的预留是给排水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此外,还要合理安置冷热水管道,最好能在热水器制热的出口设计相应的冷水处理装置, 以保证用户使用的是一出来就温度足够的热水, 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关于热水器的选择,应当推荐使用低碳环保、使用期限长的太阳能热水器,不但使用便捷、省电省燃料,还能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使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日益优化。
3.4 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水压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修筑贮水池可以保证用户的水压足够,但却忽略了城市供水网剩余压力的合理使用, 使供水管的可用压力被流失掉,这是一种典型的浪费能源做法。 设计时应当使剩余压为低层住宅供水,而高层住宅则采用二次加压方式供水,只有当城市供水管停止使用时,再利用贮水池供水。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建筑都要这样设计, 而应当根据建筑的实际高度酌情采取经济效益和环保节能效益都最大化的方式,这里就不再赘述。
4 给排水设计中节能低碳理念探究
4.1 使用节水型卫浴器具
节约水资源虽然目前节水型卫浴设备进入了千家万户,但其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并不被很多人理解。 有资料表明,使用节水型卫浴器具能给用户节约大约 30%的用水量。 平均按一户一个月使用7 吨水算,一年能节约 25 吨水。 加上中国人口基数大,采取节水型卫浴器具这个小小的举措能够给国家带来的资源节约却是不可估量的大。
4.2推广应用新塑节水设备、优质管材、阀门
目前值得推广的新型管主要有:铝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钢塑复合管、PPR 管、PE 管、铜管、PVC-U 管等。这些新管材用作排水管道,不仅能防止因为镀锌钢管生锈造成水质的破坏,而且能防止镀锌钢管的接口处被锈蚀出现漏水。 此外,具有螺旋型消声功能的排水管, 常在住宅排水的系统中被用来降低竖向排水发出噪声的问题,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抗振性和柔韧性,与塑、钢排水管相比,更有坚硬、耐温性强、使用寿命长、抗蚀性高、噪声小、防火性强等优势。 再如钢塑复合管,内壁光滑平整,强度也很高,优点是密封程度高、耐蚀性高、使用期限长、重量轻盈、安装便捷、可再生利用,可以用不锈钢材质的箍进行连接或电热熔带连接,安全快捷,水的泄漏量几乎为零。
4.3中水利用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也与日俱增,任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将会对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从而加剧水资源紧张、危害人们身心健康以及制约社会发展,因此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水是指经过处理之后能够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并且能在市政、农业、工业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中水的主要来源不仅仅来源于工业生产中的废水排放,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速,大量的公民不断的涌入了城市的内部当中,人们在生活的时候会排放出大量的生活污水以及废水。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量的生活废水已经成为了排水中的重要排放物。在进行废水的研究过程中,大量的生活废水已经成为了污染城市环境以及发展的重要污染物。面对城市内部使用建筑的大量兴建,生活使用的污水以及居民排放的污水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面对存在的大量中水,在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对中水的水质进行合理的检测,在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之后将其按照处理的要求进行集中处理,通过对中水的特点分析,将中水进行合理的处理,将能够为城市内部水源紧缺的问题提供良好的处理方法,为城市内部污水的处理以及水源的循环利用提供重要的保护措施。
4.4 充分利用雨水
雨水的利用,就是将建筑的屋面雨水、小区的道路雨水等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之后,滿足水资源再利用的水质标准。与中水回收类似,雨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也可广泛应用于小区景观、冲洗厕所或城市绿化。有关雨水的回收及净化处理,应根据雨水的来源、水量、水质以及回收标准等来决定。在小区道路雨水中,初期的 COD浓度较大,处理工艺复杂;但是屋面雨水的水质良好,径流量大,更符合利用标准,其应用价值高于道路雨水。建筑屋面雨水的收集步骤为:a.利用导管,将屋面雨水引入地下,进入雨水沉砂池中;b.将沉砂池中沉积的雨水引入蓄水池,利用水泵引入杂用水蓄水池;c.将雨水经过加氯消毒之后,流入中水管道系统中。经大量应用实践表明,雨水降落初期的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前几分钟的降雨应作为弃流处理。
5 总结
建筑工程中给排水节能减排工作是我国整体环保节能工作在公众面前最直接的体现, 也是最息息相关的体现, 故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必须将相关的国家方针措施和政策法规融入到每一个设计的细节。 同时,推广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积极使用,推进我国整体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进程, 将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力争创建绿色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志魁.我国绿色 建 筑 给 排 水 节 能 新技 术的 应 用 新 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
[2]刘祝.绿色建筑节水措施 的评价及应用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2
关键词: 建筑 给排水 设计 节水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工作也日益被重视起来。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行业也在不断扩大规模, 如何依据政府环保和节能的理念来贯彻落实建筑工作, 已然是摆在每一个建筑设计者面前的挑战。 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应当从防治水质污染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入手, 积极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材料, 将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设计理念具体落实于每一个细节的设计方案中。
2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2.1供水系统造成的巨大浪费 。 供水系统的浪费主要有三点:一是由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最普遍的表现是热水系统开启后, 开始的一部分水因为水温不够而只能被放掉浪费;二是给排水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超压出流,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而且造成水流喷溅浪费,在长期作用于相关设备后,容易损坏设备;三是消防用水存储设计不合理,不仅浪费了水资源,更增加了消防设备的维护费用。
2.2给水排水配件造成的浪费。 首先在建筑施工阶段,常常由于施工给水排水设备老化而带来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在水龙头和管道等基础设施上质量把关不严, 也会带来一定的水资源浪费;最后,很多建筑给排水设计虽然并不涉及具体卫浴设备的安排,但很有必要对马桶、浴缸等水资源浪费的潜在因素做出一些说明,积极推广节能节水的相关设备。
2.3再生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 我国人均水资源在世 界范围来讲是很低的,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大多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就要求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再生水资源的利用。 目前很多雨水、生活用水并没有经过相关处理而进入再利用环节,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给排水设计时没有预留相关技术设备,导致很多水资源被浪费。
3 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方案。
3.1 给水管道设计
美观干净和耐腐蚀性是塑料材质的给水管的优点,它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管材之一。 但塑料管的易燃烧性和遇热膨胀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一些接头处或不利外部环境下,会导致溢流等状况的出现。 尤其是目前塑料管材市场鱼龙混杂,而一旦出现水资源的浪费,轻易发现不了,维修也相应困难,故而在给水管道设计时推荐尽量采取暗装的方式。
3.2 排水管道
排水管道采用塑料材质的管材时,还有一个较大的缺点就是噪音大。 在目前人们普遍追求安静舒适的绿色居住环境条件下, 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致命, 而采取铸铁管材又比较浪费资源,且水利条件及美观布局等方面也比不上。 为此,设计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降低噪音:设计管井和管槽来安装暗管,若不能采取暗装则可以选择芯层发泡、空壁和螺旋等管材配合使用。
3.3 家用热水器的设计
当建筑没有热水集中供应的时候,热水供应设备的预留是给排水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此外,还要合理安置冷热水管道,最好能在热水器制热的出口设计相应的冷水处理装置, 以保证用户使用的是一出来就温度足够的热水, 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关于热水器的选择,应当推荐使用低碳环保、使用期限长的太阳能热水器,不但使用便捷、省电省燃料,还能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使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日益优化。
3.4 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水压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修筑贮水池可以保证用户的水压足够,但却忽略了城市供水网剩余压力的合理使用, 使供水管的可用压力被流失掉,这是一种典型的浪费能源做法。 设计时应当使剩余压为低层住宅供水,而高层住宅则采用二次加压方式供水,只有当城市供水管停止使用时,再利用贮水池供水。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建筑都要这样设计, 而应当根据建筑的实际高度酌情采取经济效益和环保节能效益都最大化的方式,这里就不再赘述。
4 给排水设计中节能低碳理念探究
4.1 使用节水型卫浴器具
节约水资源虽然目前节水型卫浴设备进入了千家万户,但其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并不被很多人理解。 有资料表明,使用节水型卫浴器具能给用户节约大约 30%的用水量。 平均按一户一个月使用7 吨水算,一年能节约 25 吨水。 加上中国人口基数大,采取节水型卫浴器具这个小小的举措能够给国家带来的资源节约却是不可估量的大。
4.2推广应用新塑节水设备、优质管材、阀门
目前值得推广的新型管主要有:铝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钢塑复合管、PPR 管、PE 管、铜管、PVC-U 管等。这些新管材用作排水管道,不仅能防止因为镀锌钢管生锈造成水质的破坏,而且能防止镀锌钢管的接口处被锈蚀出现漏水。 此外,具有螺旋型消声功能的排水管, 常在住宅排水的系统中被用来降低竖向排水发出噪声的问题,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抗振性和柔韧性,与塑、钢排水管相比,更有坚硬、耐温性强、使用寿命长、抗蚀性高、噪声小、防火性强等优势。 再如钢塑复合管,内壁光滑平整,强度也很高,优点是密封程度高、耐蚀性高、使用期限长、重量轻盈、安装便捷、可再生利用,可以用不锈钢材质的箍进行连接或电热熔带连接,安全快捷,水的泄漏量几乎为零。
4.3中水利用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也与日俱增,任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将会对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从而加剧水资源紧张、危害人们身心健康以及制约社会发展,因此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水是指经过处理之后能够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并且能在市政、农业、工业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中水的主要来源不仅仅来源于工业生产中的废水排放,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速,大量的公民不断的涌入了城市的内部当中,人们在生活的时候会排放出大量的生活污水以及废水。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量的生活废水已经成为了排水中的重要排放物。在进行废水的研究过程中,大量的生活废水已经成为了污染城市环境以及发展的重要污染物。面对城市内部使用建筑的大量兴建,生活使用的污水以及居民排放的污水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面对存在的大量中水,在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对中水的水质进行合理的检测,在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之后将其按照处理的要求进行集中处理,通过对中水的特点分析,将中水进行合理的处理,将能够为城市内部水源紧缺的问题提供良好的处理方法,为城市内部污水的处理以及水源的循环利用提供重要的保护措施。
4.4 充分利用雨水
雨水的利用,就是将建筑的屋面雨水、小区的道路雨水等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之后,滿足水资源再利用的水质标准。与中水回收类似,雨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也可广泛应用于小区景观、冲洗厕所或城市绿化。有关雨水的回收及净化处理,应根据雨水的来源、水量、水质以及回收标准等来决定。在小区道路雨水中,初期的 COD浓度较大,处理工艺复杂;但是屋面雨水的水质良好,径流量大,更符合利用标准,其应用价值高于道路雨水。建筑屋面雨水的收集步骤为:a.利用导管,将屋面雨水引入地下,进入雨水沉砂池中;b.将沉砂池中沉积的雨水引入蓄水池,利用水泵引入杂用水蓄水池;c.将雨水经过加氯消毒之后,流入中水管道系统中。经大量应用实践表明,雨水降落初期的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前几分钟的降雨应作为弃流处理。
5 总结
建筑工程中给排水节能减排工作是我国整体环保节能工作在公众面前最直接的体现, 也是最息息相关的体现, 故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必须将相关的国家方针措施和政策法规融入到每一个设计的细节。 同时,推广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积极使用,推进我国整体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进程, 将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力争创建绿色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志魁.我国绿色 建 筑 给 排 水 节 能 新技 术的 应 用 新 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
[2]刘祝.绿色建筑节水措施 的评价及应用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