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营销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电力营销管理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不仅会涉及到整个电网的运行状态,同时对于电力企业的形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供电营销管理与和谐社会的建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进行供电营销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诸多的问题,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供电营销管理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给相关的营销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力营销;问题分析;电价;营销策略
电力的市场化趋势越来越强,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营销政策,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就我国目前的供电营销状态来说,其营销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强电力营销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我国的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
1.1产品问题现状
由于电力营销行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要对产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重视。具体表现在电压、电流以及电力谐波等方面。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其标准还没有达到相关的水平。一旦电力产品出现任何质量问题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危害,因此,人们对于电力产品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解决产品的相关问题。
1.2电价的不科学性
对于电力营销来说,电价的制定的没有形成科学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电价的分类。由于电力用户的用电量和用电性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电力的用途以及电压等相关的方面进行系统的分类,制定出不同的电价规范。但是,现阶段的供电企业对这一点还没有加强重视,仅从电压的角度入手,并没有考虑到电力的负荷量等方面,因此,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就会对电力的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不仅对于供电公司的电力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对于用户也会产生电价销售的不公平性。
其次,电价的分类较为繁琐。通常情况下,提到电价的分类,人们总是会将其分为居民的生活用电、企业的生产用电、农业用电等一个大的类别。另外根据电压量或者是用电时间等方面来对电价进行具体的分类。但是由于种类繁多,在进行具体的规范过程中,会出现重复的现象,因此,在缴纳电费的时候就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不同的用户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来缴纳电费,但是供电公司就会出现成本的损失。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电力营销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之一。
再次,电费的收缴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缴费方式较为单一。较为常见的电费缴纳方式主要有窗口缴纳、银行代购、上门收取或者是物管公司代售等形式。其中较为原始的就是进行窗口缴纳,这种方式不仅无法提高缴费的效率,同时还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支付。随着网络的发展,这种方式的运用率普遍降低。银行代收主要是供电公司和银行签订一定合同,用户可以在银行进行缴纳电费,这一方式的实施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网络技术,进行网上支付。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比如,网络信号会对银行的支付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网络毕竟是一种新兴的技术,由于人们对其的信任程度较低,使得银行代购的效率不是很高,不仅浪费资源,还会使得用户产生一定的消极心理。这种方式将自己的银行卡绑定,直接进行划拨电费,因此,消费者的戒备之心也会对电力营销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上门收取电费和窗口缴费的性质相似,不仅浪费了工作人员的自身体力,同时对于工作效率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最后,对于物管公司代收电费方式,很多居民也是不愿采取的。因为,这种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管公司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同时也会出现私自挪用居民电费的现象。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阻碍电力营销的发展。
第二,电费收取的难度大。“先用电后付费”的消费特殊性造成电费回收的难度日益增大,由于电力消费具有特殊属性,其商品交易是在供电企业和客户产权分界处完成。客户用电设备开关一打开,交易便开始,开关一断开,本次交易便结束,这种交易的特殊性决定了目前“先用电,后付费”的付费方式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正是这种“先用电,后付费”的交费方式却给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难度,电费拖欠行为很普遍。
2.电力市场营销的策略
2.1电力产品策略
2.1.1电能产品质量策略
在目前电能与替代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电能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供电企业要采取的产品质量决策是:提高电能产品质量,以提高企业收益和市场占有率。
2.1.2实施电能产品差异化策略
为了迎合广大用电客户的不同需要,以吸引更多的用电客户。开拓用电市场,供电企业要不断增加电能产品组合的深度。对于一些特殊企业,如特殊冶炼、高新技术等企业,其对电能的供电可靠性、供电频率、供电电压等技术指标有特殊要求,应该为其供应高质量的电能产品。
2.1.3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
目前供电企业主要面临下列两类竞争:在与其他替代能源竞争时,电能产品本身有其特殊之处,可以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在电力行业内竞争时,电能产品在核心产品层次上来讲,是一种同质品,而由于不同供应企业在质量、服务、形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差异。所以在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层次上,电能产品又可以看成异质品,故供电企业可以实施品牌策略。
2.2电力价格策略
目前我国电力价格仍然属于国家管制,国家制定电价遵循以下原则:成本为主,合理利润,合理利用资源,公平负担,等价交换,促进客户合理用电。当前我国的电价水平与一些用户的承受能力相比还相对较高,并且电网日负荷峰谷差较大。
2.3电力优质服务策略
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①电力优质服务是开拓电力市场,扩大电力销售的重要手段;②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③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手段;④电力优质服务是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信誉及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而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需要提高營销人员素质、服务管理水平和营销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入手。
3.结束语
电力市场营销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由于电力营销活动过程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在新形势下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体系,加深营销深度,进一步渗透目标市场,增加营销宽度,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和服务深度,增强电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直接关系电力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因此,必须对电力市场营销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文建生.电力营销应推行目标市场管理.电力技术经济,2007.
[2]苗峰.四川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四川电业,2007.
【关键词】电力营销;问题分析;电价;营销策略
电力的市场化趋势越来越强,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营销政策,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就我国目前的供电营销状态来说,其营销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强电力营销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我国的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
1.1产品问题现状
由于电力营销行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要对产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重视。具体表现在电压、电流以及电力谐波等方面。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其标准还没有达到相关的水平。一旦电力产品出现任何质量问题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危害,因此,人们对于电力产品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解决产品的相关问题。
1.2电价的不科学性
对于电力营销来说,电价的制定的没有形成科学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电价的分类。由于电力用户的用电量和用电性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电力的用途以及电压等相关的方面进行系统的分类,制定出不同的电价规范。但是,现阶段的供电企业对这一点还没有加强重视,仅从电压的角度入手,并没有考虑到电力的负荷量等方面,因此,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就会对电力的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不仅对于供电公司的电力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对于用户也会产生电价销售的不公平性。
其次,电价的分类较为繁琐。通常情况下,提到电价的分类,人们总是会将其分为居民的生活用电、企业的生产用电、农业用电等一个大的类别。另外根据电压量或者是用电时间等方面来对电价进行具体的分类。但是由于种类繁多,在进行具体的规范过程中,会出现重复的现象,因此,在缴纳电费的时候就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不同的用户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来缴纳电费,但是供电公司就会出现成本的损失。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电力营销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之一。
再次,电费的收缴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缴费方式较为单一。较为常见的电费缴纳方式主要有窗口缴纳、银行代购、上门收取或者是物管公司代售等形式。其中较为原始的就是进行窗口缴纳,这种方式不仅无法提高缴费的效率,同时还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支付。随着网络的发展,这种方式的运用率普遍降低。银行代收主要是供电公司和银行签订一定合同,用户可以在银行进行缴纳电费,这一方式的实施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网络技术,进行网上支付。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比如,网络信号会对银行的支付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网络毕竟是一种新兴的技术,由于人们对其的信任程度较低,使得银行代购的效率不是很高,不仅浪费资源,还会使得用户产生一定的消极心理。这种方式将自己的银行卡绑定,直接进行划拨电费,因此,消费者的戒备之心也会对电力营销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上门收取电费和窗口缴费的性质相似,不仅浪费了工作人员的自身体力,同时对于工作效率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最后,对于物管公司代收电费方式,很多居民也是不愿采取的。因为,这种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管公司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同时也会出现私自挪用居民电费的现象。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阻碍电力营销的发展。
第二,电费收取的难度大。“先用电后付费”的消费特殊性造成电费回收的难度日益增大,由于电力消费具有特殊属性,其商品交易是在供电企业和客户产权分界处完成。客户用电设备开关一打开,交易便开始,开关一断开,本次交易便结束,这种交易的特殊性决定了目前“先用电,后付费”的付费方式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正是这种“先用电,后付费”的交费方式却给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难度,电费拖欠行为很普遍。
2.电力市场营销的策略
2.1电力产品策略
2.1.1电能产品质量策略
在目前电能与替代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电能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供电企业要采取的产品质量决策是:提高电能产品质量,以提高企业收益和市场占有率。
2.1.2实施电能产品差异化策略
为了迎合广大用电客户的不同需要,以吸引更多的用电客户。开拓用电市场,供电企业要不断增加电能产品组合的深度。对于一些特殊企业,如特殊冶炼、高新技术等企业,其对电能的供电可靠性、供电频率、供电电压等技术指标有特殊要求,应该为其供应高质量的电能产品。
2.1.3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
目前供电企业主要面临下列两类竞争:在与其他替代能源竞争时,电能产品本身有其特殊之处,可以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在电力行业内竞争时,电能产品在核心产品层次上来讲,是一种同质品,而由于不同供应企业在质量、服务、形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差异。所以在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层次上,电能产品又可以看成异质品,故供电企业可以实施品牌策略。
2.2电力价格策略
目前我国电力价格仍然属于国家管制,国家制定电价遵循以下原则:成本为主,合理利润,合理利用资源,公平负担,等价交换,促进客户合理用电。当前我国的电价水平与一些用户的承受能力相比还相对较高,并且电网日负荷峰谷差较大。
2.3电力优质服务策略
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①电力优质服务是开拓电力市场,扩大电力销售的重要手段;②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③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手段;④电力优质服务是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信誉及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而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需要提高營销人员素质、服务管理水平和营销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入手。
3.结束语
电力市场营销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由于电力营销活动过程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在新形势下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体系,加深营销深度,进一步渗透目标市场,增加营销宽度,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和服务深度,增强电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直接关系电力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因此,必须对电力市场营销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文建生.电力营销应推行目标市场管理.电力技术经济,2007.
[2]苗峰.四川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四川电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