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锻温度对核电用316L奥氏体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来源 :材料热处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i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晶间腐蚀试验等研究了终锻温度对核电用316L奥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始锻温度为940℃,终锻温度为830℃时,试验钢的晶粒度为4.5~5级,比终锻温度860℃和890℃的样品分别高0.5级和1级.终锻温度为830℃的样品在室温下抗拉强度达到574 MPa,360℃高温下抗拉强度为446 MPa,室温下冲击吸收能量达到388 J.随着终锻温度的降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冲击吸收能量升高,室温及高温伸长率变化不显著.终锻温度在830~890℃范围内,试验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良好,终锻温度为860℃的试验钢耐晶间腐蚀性能最佳,再活化率最小.
其他文献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EDS能谱分析等研究了 Mg-6Al-1Nd-1Gd合金固溶与时效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在200℃和70 MPa条件下的高温压缩蠕变行为.结果表明:固溶+时效
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了 AlFeCrCoCu/ZL109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热膨胀仪以及拉伸实验等研究了复合材料在不同热压温度下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随
以20CrMnTi齿轮钢为模型,设计制备了不同碳含量及合金成分的试样,以10%NaCl水溶液与液氮作为淬火冷却介质.分析探讨了试样淬火后微观组织形貌与宏观硬度的对应关系,以及不同冷
采用原位合成Al-K2TiF6-KBF4熔盐体系,通过熔体反应法成功制备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RD)、万能力学试验机及摩擦磨损试验等研究了高能超声时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