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IS)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78例PIS患者作为观察组,78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分析PIS危险因素。 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糖、NIHSS评分、高血脂症、脑动脉狭窄,均为PIS发病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上述PIS发病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加强临床控制,对改善临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6-199-03
  A clinical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
  CHEN Ying ZHANG Zhifu YANG Baol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Ward , Beijing ShiJing 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linically explore and analyze risk factors of 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PIS were selected and allocated to an observation group,and 78 patients with non-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 were selected and allocated to a control group.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risk factors of PIS were then analyzed. Results According to multifactorial logistic regression,whole blood viscosity,fibrinogen,blood sugar,NIHSS score, hyperlipidemia and cerebral arterial stenosis were all correlated an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PIS. Conclusion Clinical contro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wards the above-stated correlated an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PIS,which is of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 on improving clinical prognosis.
  [Key words] 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 (PIS);Risk factors;Strokes
  缺血性進展性脑卒中(PIS)又称进行性脑梗死,约占脑梗死发病的26%~43%,增加了治疗难度,是死亡独立的风险因素,同时存活患者亦会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本研究将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P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宗旨为总结PIS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PIS疾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PIS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42~81岁,平均(52.6±2.3)岁;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且经头颅CT或MRI确诊。另选取同期收治78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男42例,女36例;年龄43~84岁,平均(53.7±2.5)岁;亦符合上述诊断标,并经影像学确诊。两组患者除病情外,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格检查资料、神经功能评分(NIHSSS评分)、及入院时的血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临床检验结果和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和x2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标准α=0.10,剔除标准β=0.10。
  2 结果
  2.1 PIS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10×109/L、体温、血脂、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NIHSSS评分、脑动脉狭窄率,8个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糖升高、NIHSS评分、高血脂症、脑动脉狭窄,均为PIS发病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详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IS)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多发症之一,该症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疾病,通常于脑卒中发病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仍得不到有效控制,呈阶梯式加重,进而加重神经功能损害,同时由于目前对该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的制研究尚未有确论,致使对PIS治疗缺乏针对性管理措施,造成严重后果[2]。为此,本研究为提高对PIS疾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对PIS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糖升高、NIHSS评分、高血脂症、脑动脉狭窄,均为PIS发病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3]。入院24h内空腹血糖升高是PI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糖可增加微血管基膜发生退行性病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同时还会诱发脂质代谢改变,促进胆固醇增加,使血液粘度增高,引起毛细血管闭塞;另外,高血糖还会增加无氧酵解酸性产物堆积,增加脑组织局部供血不足,扩大梗死面积,使病情呈进行性加重[4-5]。
  血液粘度增高会进一步增加脑部血流阻力,引起脑局部血流量减少,发生血液动力学机制改变,易增加羟自由基,引起局部脑细胞内外酸中毒,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加速血栓形成,进而加重病情[6-7]。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凝血因子,若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常会引起血液粘度增高,阻滞血液流速,增加血红细胞聚集,沉积于动脉壁上,从而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8-9];另外,高脂血症也易加重颈动脉壁内膜及中膜的厚度,尤其是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粥样斑块破溃后的碎屑入血,形成动脉-动脉栓塞,可引起相应血管血流缓慢,且破溃处继发凝血,致使局部缺血区域出现血栓[10-11]。
  大多数PIS患者闭塞的动脉主要位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若脑动脉狭窄率增高,往往提示动脉闭塞侧支循环不良,影响病变远端动脉灌注压持续降低,进而加重病情[12]。另外,NIHSSS评分增高可提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评估PIS病情进展[13]。
  综上所述,对上述PIS发病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加强临床控制,对改善临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俊兴.缺血性进展性老年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12,47(9):64-65.
  [2] 申冬冬.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95-96.
  [3] 郭大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05例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8):970-971.
  [4] 佟振花,田立,劉晓婷.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246-247.
  [5] 李红文,李新,陈玉郡.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3):48-49.
  [6] 冷崇健,陈光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5):8-9.
  [7] 王振威,苏杨维.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4):336-338.
  [8] 常新荣,王志师.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特征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9(3):272-273.
  [9] 杨伟民,刘鸣,郝子龙,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3):164-167.
  [10] 张华,李冰,刘惠民,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预测[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7):731-734.
  [11] 冯雪华,严敏.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J].山东医药,2014,54(6):97-98.
  [12] 杨向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3):38-40.
  [13] 王玮.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811-5814.
  (收稿日期:2014-03-24)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隆起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72例胃黏膜隆起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高校附属学校在运作过程中要面临政府、高校、学校、家长四方办学观念的差异性问题,难免出现矛盾。教育生态学认为,学校运作可以通过"动中求衡""以动制衡""协同进化"等方法来
高山煤矿主采煤层均属高灰、高硫煤,而且矸石易泥化,严重制约煤炭销售。为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矿结合矿井实际,采用风选工艺对产品进行加工,有效降低了原煤灰分、硫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症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9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理念
"真写作"作文课程,指从一篇文章的五个维度("展现个性""写得深刻""写出哲理""呈现文采"和"体现创意")来进行立体的课程构建,去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最后这五个维度又形成合力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宫颈癌腹腔镜下根治术中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早期大肠癌患者中,采用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早期大肠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内镜治疗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在癌细胞的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进行的时间上、治疗费用上、并发症
为促进城乡区域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漳平三中开展"一校多区"管理模式,以"一周一教研、一县一课改、一月一检测、一校一课题"等教科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校(片)区教育改革实践,
电力电子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新材料、新结构器件的陆续诞生,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现代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
ADV202是AD公司推出的JPEG2000编解码芯片.该芯片采用专利空间超效率回归滤波(SURF)技术,具有较低的功耗和成本.文中介绍了ADV202的主要特点及工作原理,并给出了ADV202的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