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中国紧跟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增多,各类高校应该向社会培养并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然而,当今外语教育只是单一的语言教育,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异常缺乏。为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外语,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综合性的跨文化教育。因此,探索日语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新时代日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信息化时代下影视日语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日语教学新模式;影视日语教学
21世纪,中国紧跟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增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学校特别是各类高校应该向社会培养并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国际型人才。然而,当今外语教育仅仅限于单一的语言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跨文化知识方面非常缺乏。为此,日语教师特别是高校日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外语,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综合性的跨文化教育。探索新的日语教学模式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新时代日语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日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始终以语言学习为重点进行教学。普遍的教学方法是主要采用“直接法”或“听说法”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以学习字词句等为中心,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也不太注重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致使学生在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容易产生各种摩擦。
此外,一直以来,日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多种多样,但是大部分教材都没有将抽象的语言同文化相结合,也没有充分利用动态的图、音等进行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真正的异国语言和文化。并且,与异国文化、生活等息息相关的跨文化交际书籍、报刊等资料非常少,与近代教育相匹配的影音资料也非常少。因此,改革日语教学模式重任而道远。从众多教学实践来看,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只重视语言的学习和交流,并不注重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和培养。为此产生了各种文化摩擦等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
二、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这一词汇源于英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E.T.HALL在其著名的文章“The Silence Language”中首次提出。意思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即强调异国文化的交流。然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并不是指高度成长的文化或者传统文化,而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倾向等内在的精神活动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环境所创造的日常生活形态。“交际”即在某种特定的文化或语言环境中,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时产生的文化学习以及通过文化交流掌握的某种正确的交际方法。
19世纪60年代开始,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迅速发展。70年代,苏联创立了语言国情学。80年代中期,中国也开辟了文化语言学。这些学科的兴起和发展直接影响了语言教育学和跨文化交际学,人们日益深切体会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日本人的语言形成了特有的日本文化,要真正学会日语,必须深入了解日本的文化特征、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同时,还要深入理解日语的特征。这也证明了语言与文化的重要关系。
因此,我们必须同时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也就是说,在进行日语教学模式改革时,必须把跨文化交际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三、探究影视日语教学
语言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实用性,重视实践的教育方针是高校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
然而,一直以来,日语教学大多都是采用文字教材,非常重视教授语法、句型等综合日语、读解课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只是知识的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学生说日语的机会非常少。通过四年的日语学习,很多学生即使顺利通过了国际日语一级,但是一旦参加了工作,很多人都不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也无法与日本人进行畅通的交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远远不够。
目前,开设有日语专业的大学基本都设立了日语视听课。然而,教材、课程活动等都没有统一,日语的影视作品等视听资料也没有有效利用。
因此,本章节避开传统的观点,从新的视角出发,在考虑日语教学中影视作品的优越性的同时,对其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影视日语教学的有效性及相关教学方法。
1.影视作品的趣味性及其教学的有效性
一般认为,影视是一种娱乐产品,专供人们娱乐用的。但是,影视是一门跨越了音乐、文学、历史以及科学等所有学科的综合性艺术。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体会。
(1)通过影视作品进行外语教学。影视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彩色的、动态的,相比仅仅用文字表达的效果而言,更生动形象。就这一点来看,相比仅仅使用文字表达的教科书而言,通过影视教学,能够使学生发现日语的新乐趣。这就是影视的魅力所在,是通过教科书所无法体会到的。
例如宫崎骏的动漫《魔女宅急便》中,许多台词都是重复的,且对话速度比较缓慢,很适合日语初级阶段的教学。此外,宫崎骏的另一部动漫《我的邻居山田先生》中的台词不是日语普通话,而是大阪方言,但是音声都非常清晰,笔者认为,通过看这部动漫,日语学习者可以将其作为参考去进一步理解日语方言。相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不仅能够体会到日本影视作品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学习日语,促进日语学习者进一步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日本文化等。
然而,如何将影视作品用于日语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慎重考虑。
(2)通过影视作品进行文化教育。如果将影视作品看作是囊括所有领域的综合性艺术,那么可以将它更加有效地用于日语教学当中。自古以来的日本名著几乎都被拍成了影视作品,透过电影可以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例如村上春树的著名小说《挪威的森林》就被拍摄成了电影,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看到并了解这一伟大作品。通过电影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部小说,也能够进一步了解日本人的性观念、人生观等。此外,透过日本电影《入殓者》,我们能够了解到日本的特殊传统文化,并体会到日本人对生命的尊重。 2.影视日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日语影视教学主要是将影视作品作为视听教材、鉴赏资料等使用,没有发挥出其实际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虽然这些影视作品被当作教材使用,但是很多时候并不适合学生们的日语水平,反而无法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同时,由于上课时间是有限的,会给影视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此外,许多教师仅仅将影视作品作为鉴赏活动、娱乐活动等课程,并没有认识到影视作品的实际教育功能。
3.探索影视日语教学
将影视作品作为视听教材的时候,教师必须慎重考虑如何有效的利用相关的影视等视听材料,发挥其最大功效。同时,必须认真考虑观看影视作品的时间、场合等,把握好上课时间、课程效果等。此外,不仅仅是单一的影视鉴赏课,必须进行适当的课堂活动。视听课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此,如何有效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事关重大。
(1)开展鉴赏活动。首次影视鉴赏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记住影视作品的内容,使其进一步了解影视作品情节、故事发展、人物性格等。
(2)进行会话练习。 ①反复练习台词。要求学生模仿出场人物的台词的发音、语调、节奏等。根据情况进行反复练习。②开展讨论活动。教师提出与影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主题、文化等所有相关内容都可作为讨论主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必要的话也可以加入学生组进行讨论。不同的影视作品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③开展演讲活动。鉴赏完影视作品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小报告,下节课发表。准备时间充足,学生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演讲。④模拟后期录音并表演。将影视设置成静音状态,让学生来模拟影视中的人物台词。这个活动非常有趣,通常会激发学生的活力积极参加。进行该活动时,场景的选择非常重要。此外,为了使后期录音能够顺利进行,要求学生反复听、记相关台词,并认真模仿。通过这些准备活动,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掌握日语,提高日语水平。
(3)进行写作练习。不仅要让学生进行听说练习,还要要求学生写小报告、作文等,通过这些相关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普通的作文不同,要求学生查询原著、评论文等相关资料进行写作,是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影视作品的内容。
四、结论
为了学习异国语言文化,熟知异国生活习惯,了解异国文化的历史传统以及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即为了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日语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将影视日语教学放在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位置。本文论述了影视教材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诚然,影视教材用于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课程时间设定、影视作品的选择等问题。今后,笔者将进一步探讨影视日语教学的优越性和不足以及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学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渡辺淳.映画と文化の間[M].清水書院,1997.
[2]岡崎敏雄.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る学習の分析とデザイン[M].凡人社,2001:83-84.
[3]张津海.根据影视特点改进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2年.
[4]周维江.如何利用影视进行外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
[5]宿久高.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二期.
[6]金田一春彦.日本的特点.北京出版社,1985年.
作者简介:
曾小未(1989~),女,籍贯:江西省吉安市,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日语教学新模式;影视日语教学
21世纪,中国紧跟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增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学校特别是各类高校应该向社会培养并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国际型人才。然而,当今外语教育仅仅限于单一的语言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跨文化知识方面非常缺乏。为此,日语教师特别是高校日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外语,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综合性的跨文化教育。探索新的日语教学模式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新时代日语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日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始终以语言学习为重点进行教学。普遍的教学方法是主要采用“直接法”或“听说法”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以学习字词句等为中心,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也不太注重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致使学生在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容易产生各种摩擦。
此外,一直以来,日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多种多样,但是大部分教材都没有将抽象的语言同文化相结合,也没有充分利用动态的图、音等进行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真正的异国语言和文化。并且,与异国文化、生活等息息相关的跨文化交际书籍、报刊等资料非常少,与近代教育相匹配的影音资料也非常少。因此,改革日语教学模式重任而道远。从众多教学实践来看,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只重视语言的学习和交流,并不注重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和培养。为此产生了各种文化摩擦等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
二、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这一词汇源于英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E.T.HALL在其著名的文章“The Silence Language”中首次提出。意思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即强调异国文化的交流。然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并不是指高度成长的文化或者传统文化,而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倾向等内在的精神活动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环境所创造的日常生活形态。“交际”即在某种特定的文化或语言环境中,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时产生的文化学习以及通过文化交流掌握的某种正确的交际方法。
19世纪60年代开始,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迅速发展。70年代,苏联创立了语言国情学。80年代中期,中国也开辟了文化语言学。这些学科的兴起和发展直接影响了语言教育学和跨文化交际学,人们日益深切体会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日本人的语言形成了特有的日本文化,要真正学会日语,必须深入了解日本的文化特征、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同时,还要深入理解日语的特征。这也证明了语言与文化的重要关系。
因此,我们必须同时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也就是说,在进行日语教学模式改革时,必须把跨文化交际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三、探究影视日语教学
语言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实用性,重视实践的教育方针是高校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
然而,一直以来,日语教学大多都是采用文字教材,非常重视教授语法、句型等综合日语、读解课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只是知识的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学生说日语的机会非常少。通过四年的日语学习,很多学生即使顺利通过了国际日语一级,但是一旦参加了工作,很多人都不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也无法与日本人进行畅通的交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远远不够。
目前,开设有日语专业的大学基本都设立了日语视听课。然而,教材、课程活动等都没有统一,日语的影视作品等视听资料也没有有效利用。
因此,本章节避开传统的观点,从新的视角出发,在考虑日语教学中影视作品的优越性的同时,对其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影视日语教学的有效性及相关教学方法。
1.影视作品的趣味性及其教学的有效性
一般认为,影视是一种娱乐产品,专供人们娱乐用的。但是,影视是一门跨越了音乐、文学、历史以及科学等所有学科的综合性艺术。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体会。
(1)通过影视作品进行外语教学。影视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彩色的、动态的,相比仅仅用文字表达的效果而言,更生动形象。就这一点来看,相比仅仅使用文字表达的教科书而言,通过影视教学,能够使学生发现日语的新乐趣。这就是影视的魅力所在,是通过教科书所无法体会到的。
例如宫崎骏的动漫《魔女宅急便》中,许多台词都是重复的,且对话速度比较缓慢,很适合日语初级阶段的教学。此外,宫崎骏的另一部动漫《我的邻居山田先生》中的台词不是日语普通话,而是大阪方言,但是音声都非常清晰,笔者认为,通过看这部动漫,日语学习者可以将其作为参考去进一步理解日语方言。相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不仅能够体会到日本影视作品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学习日语,促进日语学习者进一步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日本文化等。
然而,如何将影视作品用于日语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慎重考虑。
(2)通过影视作品进行文化教育。如果将影视作品看作是囊括所有领域的综合性艺术,那么可以将它更加有效地用于日语教学当中。自古以来的日本名著几乎都被拍成了影视作品,透过电影可以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例如村上春树的著名小说《挪威的森林》就被拍摄成了电影,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看到并了解这一伟大作品。通过电影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部小说,也能够进一步了解日本人的性观念、人生观等。此外,透过日本电影《入殓者》,我们能够了解到日本的特殊传统文化,并体会到日本人对生命的尊重。 2.影视日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日语影视教学主要是将影视作品作为视听教材、鉴赏资料等使用,没有发挥出其实际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虽然这些影视作品被当作教材使用,但是很多时候并不适合学生们的日语水平,反而无法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同时,由于上课时间是有限的,会给影视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此外,许多教师仅仅将影视作品作为鉴赏活动、娱乐活动等课程,并没有认识到影视作品的实际教育功能。
3.探索影视日语教学
将影视作品作为视听教材的时候,教师必须慎重考虑如何有效的利用相关的影视等视听材料,发挥其最大功效。同时,必须认真考虑观看影视作品的时间、场合等,把握好上课时间、课程效果等。此外,不仅仅是单一的影视鉴赏课,必须进行适当的课堂活动。视听课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此,如何有效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事关重大。
(1)开展鉴赏活动。首次影视鉴赏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记住影视作品的内容,使其进一步了解影视作品情节、故事发展、人物性格等。
(2)进行会话练习。 ①反复练习台词。要求学生模仿出场人物的台词的发音、语调、节奏等。根据情况进行反复练习。②开展讨论活动。教师提出与影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主题、文化等所有相关内容都可作为讨论主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必要的话也可以加入学生组进行讨论。不同的影视作品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③开展演讲活动。鉴赏完影视作品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小报告,下节课发表。准备时间充足,学生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演讲。④模拟后期录音并表演。将影视设置成静音状态,让学生来模拟影视中的人物台词。这个活动非常有趣,通常会激发学生的活力积极参加。进行该活动时,场景的选择非常重要。此外,为了使后期录音能够顺利进行,要求学生反复听、记相关台词,并认真模仿。通过这些准备活动,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掌握日语,提高日语水平。
(3)进行写作练习。不仅要让学生进行听说练习,还要要求学生写小报告、作文等,通过这些相关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普通的作文不同,要求学生查询原著、评论文等相关资料进行写作,是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影视作品的内容。
四、结论
为了学习异国语言文化,熟知异国生活习惯,了解异国文化的历史传统以及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即为了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日语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将影视日语教学放在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位置。本文论述了影视教材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诚然,影视教材用于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课程时间设定、影视作品的选择等问题。今后,笔者将进一步探讨影视日语教学的优越性和不足以及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学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渡辺淳.映画と文化の間[M].清水書院,1997.
[2]岡崎敏雄.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る学習の分析とデザイン[M].凡人社,2001:83-84.
[3]张津海.根据影视特点改进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2年.
[4]周维江.如何利用影视进行外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
[5]宿久高.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二期.
[6]金田一春彦.日本的特点.北京出版社,1985年.
作者简介:
曾小未(1989~),女,籍贯:江西省吉安市,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