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离休干部的背影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过世的彭真夫人张洁清、李立三夫人李莎,都已年过百岁。以往在意识形态和现实中发挥的“余热”,正在逐步变为象征。八宝山革命公墓连番上演的告别仪式,最终将把这个特殊的群体和中国特色的制度送入历史的库房,留下意味深长的背影。
  离休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名词,全称离职休养。它和退休之间的区别,是“革命有功”在晚年回馈的养老、医疗红利。正因如此,离休的门槛设定为开国日——1949年10月1日之前参加革命工作,即使是开国当天也不行。受制于这个时间点设定,眼下在世的离休干部平均年龄达到了85岁,整个群体处于急剧的消逝中。
  革命的门槛
  1949年,上海南市区一家鞋匠铺老板的女儿、20岁的倪竞雄进了苏南新闻专科学校。这是一所新政权创办的培养社会主义新闻人才的学校,全体学生都是供给制干部。1949年7月1日新专开学,这天成了倪竞雄参加革命工作的日期。
  因为是经组织同意考取大学、办理了工作交接,倪竞雄晚年离休时没有遇到太多的麻烦。她在中戏的同学、同样在无锡和苏南参加过土改的辛乐,却几乎失去了离休待遇。
  辛乐报考大学之时在江苏省妇联工作,她没有办理正式离职手续,只是经领导口头同意。数十年后在甘肃广播电台办理离休时,她在妇联之前的工作履历成了疑点,需要两个证人,不得已找到倪竞雄,由倪的单位上海沪剧团证明她在建国前参加了苏南土改。但这份证明比较笼统,没有说明她是供给制还是薪金制人员。
  按照国务院1980年出台的规定,只有建国以前脱产参加工作的供给制人员,才承认是革命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辛乐颇感委屈,索性不去理會,任凭组织安排。组织上费时半年,赴江苏和上海外调,最终证明了辛乐参加土改的经历,办理了离休。
  辛乐还算是幸运者。倪竞雄在上海沪剧团的一位业务老师、导演葛乃庆,堪堪与应得的离休待遇擦肩而过。
  葛乃庆在建国以前在杭州参军,属于23军文工团,以后转业到上海沪剧团。他参军的日期是1949年9月27日,比开国早三天。由于对开国日有特别的感情,他在历次填写履历时,都把自己的参军日期写成1949年10月1日。
  但这份心理上的光荣,恰恰把他自己隔离在了政策门槛之外。
  葛乃庆无法挽回由自己造成的三天差距,最终在上海人艺退休,待遇比自己指导的学生倪竞雄差了一大截。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1949年6月在燕京大学入党的谢昌逵,不久被调往北平青年工作委员会少儿部工作,担任负责人吴学昭(吴宓之女)的助手,成为参加革命工作的起点。
  解放初,因为一个燕京的外籍老师曾说过想带谢去英国,他染上了洗不脱的“潜伏特务”麻烦,又被怀疑是三青团队长,在反右中开除了党籍,精神分裂,幸亏胡耀邦下令“刹车”才没当上右派。
  谢昌逵一生之中稍感安慰的,是自己“能写点文章”,曾受到胡耀邦器重。谢昌逵回忆,胡耀邦曾叫他上家里吃饭,饭后开上车带他在北京城里转,指点沿途见闻。胡耀邦还直接过问了谢昌逵的平反和回京。
  眼下他像上班族一样坐在地铁上,脑子里仍旧“想青年的事”,在这间小屋里着手写一本《青年的历史和未来》书稿,以致“没有时间”和一位对他感兴趣的女工程师交往。
  1990年,盛禹九几经辗转在一家体育类杂志离休。虽然经历曲折,盛禹九对往昔并无怨尤,“能幸存下来已经不错,那么多政治运动,多少人毁了。”
  离休之后,笔耕成了盛禹九晚年最主要的活动。“觉得一个人干了一辈子革命,应该有所反思、回忆、判断”。他出版了回忆录,写过与邓力群交往的回忆文章,探索过胡乔木的生平和心态,也记录过《中国青年》的“红色岁月”。
  盛禹九家中的满架藏书中,有一本来自于多年故交、曾任《中国青年报》总编辑和中宣部新闻局长的钟沛璋,书名《从哪里来,向何处去——一个老共产党人的世纪思索》,书中回顾青年时代听到传唱《你是灯塔》而投身革命,历尽坎坷,直到晚年“鬓白梦半真”,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和阶级革命的人生经历。钟沛璋的“世纪之问”,或许标注了一代离休干部群体的心路。
  离休干部的待遇
  因为高血压和骨质疏松,倪竞雄长年需要上医院。开药的时候,她时常觉得有些尴尬。医生不顾她的意见,开上很多药,她拎回来根本吃不完,只能送给别人。医生的理由是“反正你是离休,又不花钱”。倪竞雄还遇到过一个离休女干部,当场同医生吵起来,要去退掉多开的药,“她很认真”。
  近年医改废止“以药养医”,医生不再开那么多药,倪竞雄的心理负担小了许多。相比起偶尔引发社会舆论的高干过度医疗,像倪竞雄这样从一线岗位离休的干部大多颇为自律。
  离休制度出台之初,强调要保证离休干部医疗待遇。2000年中组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下发文件,将离休干部的医药费明确为“按规定实报实销”。这不仅意味着报销比例高于普通人,还超出了药品目录的分类限制。
  这样的规定,为普遍高龄的离休人员带来了健康保障,但有时也催生了落差。离休干部医疗费和普通退休人员的比较,可以参看1999年的数据:当年公费人员一般医疗支出人均494元,而离休人员达5439元,二者悬隔超过10倍。
  近年在一些地方,由于离休干部人数有限,纳入社保基金统筹又多有不便,索性由财政包干。譬如在浙江开化县,离休干部的医保资金依靠财政解决,本人单位不缴费。全县离休干部共有98人,每年离休干部医药费支出约五六百万元。
  而养老金离休与退休同样差别较大,以陕西省平利县为例,眼下离休干部的养老待遇参照副县级干部,参加过抗日的参照正县级,养老金最少的有6000多元,此外,生活不能自理的发放1000至1500元护理费。
  护理费和生活补助金是离休待遇的另一大宗,分为抗日战争以前(老红军)、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几个标准,近年来都有明显的调高,譬如抗战干部护理费2014年初由原每月400元提高到1200元,倪竞雄这样的解放战争时期干部调整为每月600元。此外还有住房分配、丧葬抚恤、健康疗养上的照顾。
  自然消亡的前景
  中国的离休干部制度创建于1980年,当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规定抗战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和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工作、有一定级别的干部实行离休,离休后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两年后国务院发布《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把离休的范围扩大到建国以前参加革命工作享受供给制待遇的一般干部,意味着离休制度的初步成熟。
  离休制度是针对革命老干部群体的特定养老制度。诞生之初,它面对着上千万老干部,高峰时期出现在1994年,峰值人数达到200余万。此后随着自然代谢,离休干部人数开始不断下降,眼下已不足百万。2008年以后,全国离休干部平均年龄越过了80岁门槛,2013年上升到近85岁。
  以开化县为例,该县离休干部人数最高时约130余人,眼下共有98人,每年去世约5-6人。离休干部平均年龄85岁左右,最大的96岁,老红军均已过世。
  在社会学家眼中,离休制度和离休干部一样,是一个终将作古的历史现象。根据眼下的年龄测算,迟至本世纪30-40年代,离休人员群体将自然消亡,离休制度也将退出历史。
  这一自然消亡,亦可使这一存在近40年的制度免除逐年叠加的经费压力,以致社会心理上的某种质疑消失。盛禹九坦承,他听说有人批评离休制度是“搞特殊”,而他也是特殊化的受益者。诸多社会保障领域的学者不愿置评这一制度,一位社科院学者的回答是:这个制度不值得探讨,因为将自然消亡。这代表了学界的一般性态度。
  实际上,当初的一些制度优惠,也在时间推移中逐渐失去意义,让位于现实中的职务级别,譬如普通离休干部当年分配的住房,都在以后的单位集资建房和市场化浪潮中黯然失色。同是“离职休养”,只有到了某个级别才能享受疗养。譬如倪竞雄在南京的一个新专同学是局级干部离休,每年可以参加外地疗养,而倪竞雄即无此待遇。
  离休干部们自己,则不愿只在生物学意义上享受晚年,仍想发挥余热。他们的头脑仍在转动,对日渐疏离的现实发出声音,心底仍有关切。
  (水云间荐自《凤凰周刊》2015年第21期)
其他文献
李扁主政时期,在教育领域大搞“去中国化”,现在看来,已对台湾年轻一代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台独”史观在校园立足,反过来影响到台湾政治生态。  李登辉近日的媚日言行在两岸激起强烈愤慨,身为李登辉一手培养出来的蔡英文,也被对手洪秀柱追着要求对此进行表态。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朱松岭接受专访时表示,李登辉的媚日、“台独”早已深入骨髓,从李登辉执政时期到如今嫡系子弟兵蔡英文投入选战,台湾没
期刊
防御拘谨型: 此类老人心中会感到空虚和寂寞,而他们用来解决的方法就是投入紧张的工作和各种繁忙的活动中,这种日程满满的状态让他们可以忘掉年龄和孤单。   相处之道:首先不能简单否定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但同时也要尽量地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给他们提供放松的机会,诱导他们摆脱忙碌的心态。   安详安闲型: 安于现状、容易满足是此类老人的特点。他们喜欢从周围人那里得到安慰,做事情的原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期刊
“志之难也,不再胜人,在自胜。”可以说,举办奥运会,国家综合国力是决定因素,从更深层次看,则是一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比拼,一场与“过去的自己”的较量。  7月31日,中国北京获得了2022年第24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创造了同一个城市举办夏季和冬季两个奥运会的历史。如果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的集中展示,那么披上冰雪衣装的北京冬季奥运会,定格的可能是民族复兴中国梦
期刊
随着各地平均工资的出炉,北京等多地调整了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标准。由于平均工资的增加,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不少网友感叹,工资没涨但社保缴费提高,实际到手工资变少,收入“被下降”。  按照目前的社保制度,社保是个人缴纳月收入的8%,而单位为其缴纳月收入的22%。但是,这笔滚入社保基金的钱,是否最终真正为缴纳者所用,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流动人口的社保基金呈现碎片化状态,有人甚至
期刊
56年来,它先后48次圆满完成重大演习演训任务,发射数十枚多型战略导弹,还为祖国培养了33位将军、10名导弹基地司令、16名导弹旅长。它就是中国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  八一建军节这天,一支深居大山的神秘部队迎来了自己56岁的生日。  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的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是我军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1959年7月,中央军委一纸命令,这支部队正式成立。组建之初,这
期刊
有专家分析,让不作为者下,标志着我国已开始直面干部选任中的一个悖论:即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有机平衡难题,将对深化改革产生正向激励作用。  7月28日,《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向社会公开。《规定》要求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能力素质不适应”等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这份新规的出台,意味着对于庸官、闲官、太平官来说,日子不好过了。  哪
期刊
从全球各地的商业演出、少林寺网站,到包装后的少林功夫、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少林寺活跃在商业圈。其多样化出世的“功夫经济”究竟是复兴了文化、繁荣了商业,还是恶搞了传统、迷失了真谛?  近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又被举报私生活混乱、侵占少林寺财产。这位披着袈裟的“CEO”和他背后的千年古刹——禅宗祖庭少林寺,又一次成为了世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方丈释永信爱赶时髦  7月25日,网络热帖《少林寺方
期刊
有司法官员指出,贪官们之所以选择自杀,无非有两种原因。一是从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到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的现实,会让他们无法生存下去;另一个原因就是贪腐的良心受到谴责,以死谢罪,“死了比活着更有‘好处’”。  十年百余名官员自杀  7月28日晚,60岁的合肥市政协副主席满铭安自缢身亡,此前他曾担任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近十年。据公开资料显示,合肥市检察院、法院在全国司法系统颇有影响,曾办理过
期刊
近日,“温州男子目睹妻子遭强暴,砍死施暴者被判无期”的消息引起公众哗然。但这种判决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并不少见,而且是有法条支撑的。中国《刑法》1997年修订后,新增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0条第3款因此得到“无限防卫权”、“特殊防卫权”、“无过当防卫权”条款
期刊
近日,根据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支出(合计)统计表显示,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支出是94.7亿元,到现在是58.8亿元,在短短的5年内,中央三公经费就削减了35.9亿元。  不得不说此次公开的数据表明,这是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取得的一个巨大的成就,更体现出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公开三公经费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广大群众的心声,更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