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首先数学的连贯性致使初中的数学知识有机对接于高中的数学,其次数学里的相关理论还是学习其它理科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里老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数学能力,要引导他们形成归纳推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本文就根据归纳推理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运用,从概念、作用、实践等方向进行具体的探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归纳整理法;教学方式]
  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应该是对知识进行推理和归纳,将未知的概念通过已知的概念进行联系推理,然后将所得到的新的概念进行整合。但是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归纳推理能力,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都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日常教学中老师有计划地进行归纳推理教学对于学生们的数学能力起着很重要的影响。
  一、什么是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仔细研究个体,对比个体,继而延伸到群体的学习整理思想。对于所研究个体的研究程度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的归纳推理。这种归纳推理需要人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推理整合,从立体的角度来探索。比如,初中数学中的“圆周率”内容,教材的学习安排在它的推理证明中进行了圆上、圆中、圆外这三中全部的情况,这种的研究推理就是上述所说的完全归纳推理。另一种归纳推理则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事实上在生活中进行完整的归纳推理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它会消耗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因此这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其实才是实际流星于生活中的思想方法,同样也是我们在学习初中数学时所倡导的方法。
  二、归纳推理的教学意义
  (一)引导学生形成良性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有规律的理科学科,因此在学习数学时最重要的不是学习已经整理好的结论,而是应该学习有效的数学思维,只有让学生们在学习相关概念的同时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数学思维才能够最终促进他们的能力成长。而归纳推理的核心是让学习者进行由点而面的延伸探索,对于数学而言,学生们在学习中掌握归纳推理的学习思维就能够有机发现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内核联系,才能够自主性地推断出数学逻辑上的严密,从而做到俗话所说的“以不变应万变”,所以教导学生形成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对于他们的数学思维,乃至于今后的数学学习都会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
  (二)激发学生们探索数学的欲望
  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推助力,但是纵观初中的数学学习,复杂的知识点和运算、抽象的概念知识,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这种客观情况下,培育学生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就能够帮助他们自主性地完成学习,发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而形成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爱好。
  三、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析
  (一)清晰的教学思路
  1.归纳推理法的教学方向
  想要有效培育初中生们的归纳推理思维,首先老师应该做到科学的备课,老师只有在课前针对所要讲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合理的教学进程安排才能够做到在实际教学中保证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初中数学“分式运算”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老师就可以提前设计好引导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提出新鲜概念时可以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让学生们通过这些知识来自习分式运算的内容,看看是否会有什么发现?然后老师就拿出事先准备的小饼干,让学生们进行分配,这样其实是将抽闲的概念联系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思维交流
  中国大班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化思维,他们会错误地认为学习只需要完成老师的安排就行,不需要进行自主性的研究思考,这是一个很严峻的学习误区,因此老师必须要做到在日常教学时,一定要鼓励学生进行私下的思维交流,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随时找老师,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他们的自由意识,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使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的逐渐养成。
  (二)教学的具体运用
  1.代数
  代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因此老师应该在代数的教学部分具体践行归纳推理思维,这样可以迅速提升学生们的推理能力。例如在学习不等式相关内容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联想,要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有条件的假设,然后再逐一证明假设是否正确,如果错误那么再反向推导出正确的结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不等式7>3时,老师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自行进行探索,在不等式的两侧同时乘以不同的数字,会对结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乘以负数呢?以小见大,老师在进行复杂问题的教学时同样如此,一定要引导学生们进行条件的假设、推理和实践环节,让其自身得出正确的结论。
  2.几何
  几何的学习内容也是初中数学的难点,因此老师同样应该在几何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推理。比如老师可以准备一个PPT,在PPT上立体向学生们展示相关的图形概念,然后老师应该问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呢?五边形呢?六边形呢?N边形呢?开始学生们可能会摸不着头脑,因此老师就可以逐一进行挤牙膏式的启发教学,一步步引导他们发现内角和与边数、图形与图形之间存在着哪些不同,然后再进行统一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极大地耐心,也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但老师想要完成有效的教学就必须循序渐進地完成这些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促使学生们形成正确的归纳推理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归纳推理的数学思维是很常见但很重要的,所以老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一定不要忽略掉这种思维的教学,要循序善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这样才能够有效有效地培育和提升初中生们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侯庆盛.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7):1-2.
  [2]朱超.浅谈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12):4-5.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学习而言,不仅需要学生本身具有自学的源动力,而且还需要对学习保持足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而高中数学作为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重要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抽象性与逻辑性,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很大难度,让学生望而生畏,导致学生对高中数学失去兴趣,进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成为今后的重要任务。文中笔
摘 要:有规律的事物总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学数学中关于探究规律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探寻事物内在的规律,激发孩子审美的情趣。教师在这类章节的教学中,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探寻的能力,熏陶审美的情趣,本篇论文就在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上,谈谈本人近几年的教学方法和心得。  关键词:数学;规律;美;探索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以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数学课标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
作家肖复兴说过:“作文的提高单靠写作文不够,一定要坚持写日记。记日记是一种实践,而且又不像作文一样让孩子感到压力。”的确,比起写作文,学生更愿意记日记。教学生写日记,实际上就是写作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能提高思想认识,培养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日记,让日记和作文教学一路同行呢?  一、激趣  多数学生不爱写作文,一听说要写作文,多半会有唉声叹气甚至一种谈虎色变的感觉,好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因此城市“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从而对儿童的成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从现阶段城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出发,并深入探讨加强儿童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借助城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策略分析,以期为改善城市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市“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家庭教育]  城市留守儿童大多数时间都是与保姆
目的:研究观察早期偏瘫患者良肢体位摇放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因素,探讨早期偏瘫患者良肢体摆放。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6例早期偏瘫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
目的:分析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2月-2012年3月于我院内科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
摘要:对基础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300例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同时加强了基础护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这300例患者在实施前后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加强基础护理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8.33%,好于实施前的8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基础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明显,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几十年来,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将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教师情感在课堂上的感染力。这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