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物外墙渗漏不仅影响建筑物室内美观,严重的会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功能,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一定的损失。外墙渗漏现象也是较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之一。本文就住宅外墙渗漏现象的产生及如何防治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住宅建筑;外墙渗漏;控制措施
1.建筑物外墙渗漏的形式
混凝土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墙上出现贯通的裂缝,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引起的开裂。砼表面的蜂窝、麻面、孔洞如处理不当也易引起渗漏。
砖混结构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于钢筋混凝土和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伸缩值要比砖砌体大。当外墙砌体抗剪强度不够时就会引起墙体开裂。所产生的裂缝主要出现在顶层内外纵、横墙两端,靠山墙的开间表现最明显。裂缝一般从内横墙开始,沿45°延伸至外纵墙,在窗间呈横向或斜向分布,在顶层圈梁下皮也可能出现水平裂缝。
砌体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框架结构的填充外墙,未按规定设置拉结钢筋、墙柱之间留设直茬。此外,由于未按规定和操作规程施工框架梁底最后一层砌块的砌筑,造成砌块竖缝及水平灰缝不饱满,同时梁底还存在由于砌体沉降引起的缝隙。另外,墙体砌筑施工中,脚手架眼填塞不实、穿墙管线等部位塞灰不严密,都易留下渗水通道。
混水墙外粉刷分格缝破损引起的渗漏。外粉刷分格缝由于不交圈、不平直或砂浆等残渣在缝内未清除,使雨水积聚在分格缝内,或者分格条嵌入过深,使分格缝底部抹灰层厚度不够、雨水浸入墙内。还有缝内未嵌填密封材料或嵌填的密封材料老化,失去防水密的作用而引起渗漏。
门窗洞口周边封堵不严引起的渗漏。目前大多数建筑物门窗均采用铝合金及塑钢材料,这些材料与墙体材料的材质相差较大,当室内外温差变化大时,它们的界面之间易产生缝隙导致渗漏。
细部构造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漏。外墙上有许多凸出外墙面的构件和设备,如挑檐、雨棚、阳台、窗套、落水管等。这些构件有的没做滴水线,或滴水线做得不标准,造成水沿外墙流淌;有的排水坡度不够,甚至反泛水;有的落水口堵塞,造成积水,当与外墙面交接处防水高度不够时,造成外墙渗漏;有的落水管密封不严,又靠墙安装,若有脱节或松动,导致雨水沿外墙流淌而出现渗漏。
外墙装饰面施工质量不良引起的渗漏。在进行外墙装饰前,没有按施工要求堵塞墙体上的空洞和缝隙。饰面砖勾缝用砂浆标号太低,或勾缝不认真,形成很多毛细孔。饰面砖粘贴不实,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涂装墙面所用涂料质量不合格,涂膜厚度不够,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差、年久老化脱落、失去防水效果。
2.墙体检查与处理
2.1外墙砌筑要求
砌筑时避免墙体重缝、透光,砂浆灰缝应均匀,墙体与梁柱交接面,应清理干净垃圾余浆,砖砌体应湿润,砌筑墙体不可一次到顶应分二至三次砌完,以防砂浆收缩,使墙体充分沉实,另注重墙体平整度检测,以防下道工序批灰过厚或过薄。
2.2墙体孔洞检查及处理
批灰前应检查墙体孔洞,封堵墙身的各种孔洞,不平整处用1:3水泥砂浆找平,如遇太厚处,应分层找平,或挂钢筋网、粘结布等混凝土剪刀墙上的螺栓孔应四周凿成喇叭口,用膨胀水泥砂浆塞满在用聚合物防水浆封口,封堵严密。
3.外墙渗漏控制措施
外墙使用的砌体砖建议使用三排孔多孔或其它轻质实体砌块,当使用空心砖或多孔砖砌筑外墙时,为提高砌体防水能力,砖之朝外面应选择棱角齐全的砖,当墙的长度与砖模数不符时,不足模数部分由实心砖或素砼调整。外墙砌体砌筑完毕应尽量避免凿打,如有预埋暗管,砌筑砌体时可事先于安装管道位置两侧留通缝,缝间竖向每隔600mm留拉结钢筋,拉结筋伸入墙内各250mm,砌后浇C20细石混凝土;同时对诸如脚手架眼、缆绳孔等造成的墙体缺陷要先修补完成后方可打底粉刷,不留隐患。
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加强抽查、复核。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满铺砂浆,同时以挤砌等方法来保证。竖缝不饱满处可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勾填的方法来保证(此法要求在外墙体内双面操作,施工单位常因外墙外部施工操作麻烦且不易检查到而忽视,从而造成隐患)同时应注意的是外墙斜顶砌之上下灰缝,应于抹灰前3天于外墙操作架上再检查一次,遇有未勾又沉裂的應补勾填实,沉裂缝应踢出宽度不小于10mm的大缝,以保证重勾填实。
对于各种裂缝而引起的墙体渗水,解决的措施是彻底找出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同时对于易产生裂缝的部位要采取防患补强措施。对内墙抹灰层最好添加杜拉纤维作抗裂用,添加量为0.9kg/m3,能有效地减小砂浆因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砂浆的抗裂性能。例如:地基沉降不均或结构变形而引起的墙体裂缝要请设计单位配合出补强方案,先解决地基或结构问题而后再修补墙体裂缝。例如:顶层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墙体与梁底、柱边等不同建筑材料接触界面由于温度应变不同造成的裂缝,首先应把龟裂的打底层凿去,加上钢丝网片,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分层抹实,并且注意养护,而后再进行面层施工,就可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达到减少墙体渗漏的目的。
对于由于基层产生裂缝,从而影响面层质量造成渗漏的,主要是要加强基层施工质量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要保证外墙打底不得太厚,对局部太厚处要采用喷浆或加钢丝网(特别在建筑设计要求有特殊造型的部位)来加强,其次外墙打底应分次、分层,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暴晒或雨淋,并加强养护。做好分格线,特别在装饰面层为无分格线的面砖、马赛克等外墙上打底也应在适当位置留置分格线,用油膏填缝后,方可上面层。第三对于混凝土柱、梁等较光滑的结构层,宜用10%稀盐酸溶液洗刷面层的油污和隔离剂,然后用清水冲洗,随后用聚合物砂浆“毛化”处理,喷洒在光滑的面层上,湿养护7d,使之且砌筑过程不得打砖,“毛化”以增强粘结力,而后再全面打底,可避免空鼓、结合不良等缺陷。
对于外墙铺贴面砖的建筑物,外墙施工前必须事先进行技术交底,同时要强化工人的质量意识,增强责任心。在铺贴过程中一定要有挤浆工艺,且在勾缝前要全面检查空鼓情况,勾缝要保证密实度,勾缝完毕后要注意湿润养护,密缝擦缝不得遗漏,勾缝深度建议要严格控制,凹入度不宜太大,最好勾成圆弧形平缝。质量管理要建立多级复查控制制度,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
窗台、遮阳板、雨篷等水平构件应按要求进行找坡且找坡方向要正确,与墙面接触部分应处理成泛水圆弧角。窗框周边应提位勾缝打胶,窗后塞口要塞紧密,窗顶做鹰嘴。屋面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女儿墙墙根位置处砼应比屋面砼多浇注10~15mm,保证屋面女儿墙墙根施工缝高于屋面板,而后再砌筑女儿墙墙体,这样即使施工缝处产生微小裂缝,也不会造成女儿墙墙根渗水,保证了建筑外观美观。
4.结语
综上所述,渗漏是质量通病,是顽症,但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能对此通病引起足够重视,切实按规范规定要求精心施工,认真对待每个环节,并且积极采用先进、科学的施工工艺及新型材料,渗漏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让人们住上安全、美观、质量可靠的住房也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杜拉纤维和彩色填缝料的工程应用参考.新材料在外墙防水防渗漏施工中的应用.施工技术.2002,(3).
[2]廖志刚.浅析房屋外墙渗漏的预防处理[J].铜业工程,2007.4.
[3]王志鹏.居住建筑外墙渗漏质量控制[J].福建建筑,2007.11.
【关键词】住宅建筑;外墙渗漏;控制措施
1.建筑物外墙渗漏的形式
混凝土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墙上出现贯通的裂缝,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引起的开裂。砼表面的蜂窝、麻面、孔洞如处理不当也易引起渗漏。
砖混结构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于钢筋混凝土和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伸缩值要比砖砌体大。当外墙砌体抗剪强度不够时就会引起墙体开裂。所产生的裂缝主要出现在顶层内外纵、横墙两端,靠山墙的开间表现最明显。裂缝一般从内横墙开始,沿45°延伸至外纵墙,在窗间呈横向或斜向分布,在顶层圈梁下皮也可能出现水平裂缝。
砌体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框架结构的填充外墙,未按规定设置拉结钢筋、墙柱之间留设直茬。此外,由于未按规定和操作规程施工框架梁底最后一层砌块的砌筑,造成砌块竖缝及水平灰缝不饱满,同时梁底还存在由于砌体沉降引起的缝隙。另外,墙体砌筑施工中,脚手架眼填塞不实、穿墙管线等部位塞灰不严密,都易留下渗水通道。
混水墙外粉刷分格缝破损引起的渗漏。外粉刷分格缝由于不交圈、不平直或砂浆等残渣在缝内未清除,使雨水积聚在分格缝内,或者分格条嵌入过深,使分格缝底部抹灰层厚度不够、雨水浸入墙内。还有缝内未嵌填密封材料或嵌填的密封材料老化,失去防水密的作用而引起渗漏。
门窗洞口周边封堵不严引起的渗漏。目前大多数建筑物门窗均采用铝合金及塑钢材料,这些材料与墙体材料的材质相差较大,当室内外温差变化大时,它们的界面之间易产生缝隙导致渗漏。
细部构造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漏。外墙上有许多凸出外墙面的构件和设备,如挑檐、雨棚、阳台、窗套、落水管等。这些构件有的没做滴水线,或滴水线做得不标准,造成水沿外墙流淌;有的排水坡度不够,甚至反泛水;有的落水口堵塞,造成积水,当与外墙面交接处防水高度不够时,造成外墙渗漏;有的落水管密封不严,又靠墙安装,若有脱节或松动,导致雨水沿外墙流淌而出现渗漏。
外墙装饰面施工质量不良引起的渗漏。在进行外墙装饰前,没有按施工要求堵塞墙体上的空洞和缝隙。饰面砖勾缝用砂浆标号太低,或勾缝不认真,形成很多毛细孔。饰面砖粘贴不实,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涂装墙面所用涂料质量不合格,涂膜厚度不够,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差、年久老化脱落、失去防水效果。
2.墙体检查与处理
2.1外墙砌筑要求
砌筑时避免墙体重缝、透光,砂浆灰缝应均匀,墙体与梁柱交接面,应清理干净垃圾余浆,砖砌体应湿润,砌筑墙体不可一次到顶应分二至三次砌完,以防砂浆收缩,使墙体充分沉实,另注重墙体平整度检测,以防下道工序批灰过厚或过薄。
2.2墙体孔洞检查及处理
批灰前应检查墙体孔洞,封堵墙身的各种孔洞,不平整处用1:3水泥砂浆找平,如遇太厚处,应分层找平,或挂钢筋网、粘结布等混凝土剪刀墙上的螺栓孔应四周凿成喇叭口,用膨胀水泥砂浆塞满在用聚合物防水浆封口,封堵严密。
3.外墙渗漏控制措施
外墙使用的砌体砖建议使用三排孔多孔或其它轻质实体砌块,当使用空心砖或多孔砖砌筑外墙时,为提高砌体防水能力,砖之朝外面应选择棱角齐全的砖,当墙的长度与砖模数不符时,不足模数部分由实心砖或素砼调整。外墙砌体砌筑完毕应尽量避免凿打,如有预埋暗管,砌筑砌体时可事先于安装管道位置两侧留通缝,缝间竖向每隔600mm留拉结钢筋,拉结筋伸入墙内各250mm,砌后浇C20细石混凝土;同时对诸如脚手架眼、缆绳孔等造成的墙体缺陷要先修补完成后方可打底粉刷,不留隐患。
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加强抽查、复核。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满铺砂浆,同时以挤砌等方法来保证。竖缝不饱满处可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勾填的方法来保证(此法要求在外墙体内双面操作,施工单位常因外墙外部施工操作麻烦且不易检查到而忽视,从而造成隐患)同时应注意的是外墙斜顶砌之上下灰缝,应于抹灰前3天于外墙操作架上再检查一次,遇有未勾又沉裂的應补勾填实,沉裂缝应踢出宽度不小于10mm的大缝,以保证重勾填实。
对于各种裂缝而引起的墙体渗水,解决的措施是彻底找出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同时对于易产生裂缝的部位要采取防患补强措施。对内墙抹灰层最好添加杜拉纤维作抗裂用,添加量为0.9kg/m3,能有效地减小砂浆因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砂浆的抗裂性能。例如:地基沉降不均或结构变形而引起的墙体裂缝要请设计单位配合出补强方案,先解决地基或结构问题而后再修补墙体裂缝。例如:顶层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墙体与梁底、柱边等不同建筑材料接触界面由于温度应变不同造成的裂缝,首先应把龟裂的打底层凿去,加上钢丝网片,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分层抹实,并且注意养护,而后再进行面层施工,就可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达到减少墙体渗漏的目的。
对于由于基层产生裂缝,从而影响面层质量造成渗漏的,主要是要加强基层施工质量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要保证外墙打底不得太厚,对局部太厚处要采用喷浆或加钢丝网(特别在建筑设计要求有特殊造型的部位)来加强,其次外墙打底应分次、分层,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暴晒或雨淋,并加强养护。做好分格线,特别在装饰面层为无分格线的面砖、马赛克等外墙上打底也应在适当位置留置分格线,用油膏填缝后,方可上面层。第三对于混凝土柱、梁等较光滑的结构层,宜用10%稀盐酸溶液洗刷面层的油污和隔离剂,然后用清水冲洗,随后用聚合物砂浆“毛化”处理,喷洒在光滑的面层上,湿养护7d,使之且砌筑过程不得打砖,“毛化”以增强粘结力,而后再全面打底,可避免空鼓、结合不良等缺陷。
对于外墙铺贴面砖的建筑物,外墙施工前必须事先进行技术交底,同时要强化工人的质量意识,增强责任心。在铺贴过程中一定要有挤浆工艺,且在勾缝前要全面检查空鼓情况,勾缝要保证密实度,勾缝完毕后要注意湿润养护,密缝擦缝不得遗漏,勾缝深度建议要严格控制,凹入度不宜太大,最好勾成圆弧形平缝。质量管理要建立多级复查控制制度,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
窗台、遮阳板、雨篷等水平构件应按要求进行找坡且找坡方向要正确,与墙面接触部分应处理成泛水圆弧角。窗框周边应提位勾缝打胶,窗后塞口要塞紧密,窗顶做鹰嘴。屋面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女儿墙墙根位置处砼应比屋面砼多浇注10~15mm,保证屋面女儿墙墙根施工缝高于屋面板,而后再砌筑女儿墙墙体,这样即使施工缝处产生微小裂缝,也不会造成女儿墙墙根渗水,保证了建筑外观美观。
4.结语
综上所述,渗漏是质量通病,是顽症,但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能对此通病引起足够重视,切实按规范规定要求精心施工,认真对待每个环节,并且积极采用先进、科学的施工工艺及新型材料,渗漏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让人们住上安全、美观、质量可靠的住房也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杜拉纤维和彩色填缝料的工程应用参考.新材料在外墙防水防渗漏施工中的应用.施工技术.2002,(3).
[2]廖志刚.浅析房屋外墙渗漏的预防处理[J].铜业工程,2007.4.
[3]王志鹏.居住建筑外墙渗漏质量控制[J].福建建筑,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