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海:坐拥刊海见雍容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sco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伯海今年已经七十有五了,但他言谈举止之间透出的雍容气度使人们常常忘记了他的年龄。
  


  2007年2月6日,中国期刊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按照程序,张伯海老先生从中国刊协会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由于世界期刊大会5月要在北京举办,张老依然在与自己一生结缘的期刊共进退。
  大凡到过张老办公室的人,最惊讶的莫过于张老办公室期刊之多了。一摞摞的杂志从书柜中挤了出来,并尽可能地向一切可以扩张的地方蚕食。在满是水泥建筑与商业气息的大都市里,这间充满着着学者气息与书卷味的办公室更显得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有业内人士结合张老办公室的特色描述张老是“坐拥刊海”,的确是非常形象。
  张老之爱刊在圈内是有名的。且不说其从小如何爱刊成瘾,只要有好的杂志便可“三月不知肉味”,即使是从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司长位置退下来后的十多年间,张老也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中国期刊业的点滴变化,并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期刊事业的发展与壮大而奔波。这些年来,中国刊协多次组织中国期刊业与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泰国等国期刊界进行互访,并在国外多次举办中国期刊展,也邀请国际上的期刊界知名人士来国内举办各种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张老欣喜地看到了一批期刊骨干力量在贯通中外中成长,他的脸上常常为此露出笑容。
  今年5月,世界期刊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这与中国期刊协会多年加强与国际期刊界的交流与合作不无关系。在张伯海的心里,这也一直是他的梦想。新的世纪以来,期刊业所面临的传媒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技术与新媒体对传统期刊的威胁让张老一直忧心仲仲,在张老看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次即将召开的世界期刊大会,中外同行一致赞同以“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型”为大会中心议题。这样的世界期刊大会能在中国举行,无疑给了中国期刊界一次极好的机遇。不仅是中国读者的一次世界性的期刊盛宴,同时也是中国期刊界向数字化进军、同国际接轨、提升整体战斗力的绝好机会。
  记者最近一次见到张老,他正在与一班年轻的朋友交流研讨世界期刊大会的一些具体事项,他细数国际期刊业发展的大小情节,设计着中国期刊与世界交流的得体方案,两鬓已如霜却难掩年轻的心态,略显严肃的外表下洋溢着充沛的激情。75岁的张伯海,一样年轻地行走在为中国期刊事业奋斗的路上……
  责任编辑查国伟
其他文献
2006年8月21日,新闻出版部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召开了一场以“规范发行秩序,抵制商业贿赂,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为主题的座谈会,来自8家出版单位,8家发行单位、3家行业协会和本刊记者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抓好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
2006年我国非承重墙用砌块(轻骨料砌块)在传统市场上的产销形势完全可以用“火爆”两字来形容,而新建生产线与成型机销售情况则可以用令人刺激的“过山车”来描述。盘点全行业20
在广播电视、都市和生活类报刊、互联网、手机新闻等媒体所占市场份额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党刊面临的挑战和竞争越来越大,不少省市党刊的订数近些年都现出了下滑趋势,有的下滑还很
目的对肾脏生化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2例需行肾脏功能生化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级检验方法来进行生化项目
去年底.河南省平顶山市三合新型建材有限公哥一条年产30万m^3的粉煤灰陶粒生产线一次点火成功,顺利投产。这是2004年以来我国建成投产的第9条同类生产线.标志着我国烧结粉煤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