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西城,再见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n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0月20日,西城男孩在官网发布解散声明。至此,这个成立了十四年之久的爱尔兰乐队与世人告别。
  我得知这个消息时,已是两个月之后的某天晚上。宿舍里没有空调,12月砭人肌骨的风打在那扇永远也关不牢的窗子上,“噗噗”作响。手机屏幕离我的眼睛不超过五厘米,屏幕灯光暗下后,我将它按亮,再暗下又再次按亮——我就这样看着那则消息,没有说话。
  我最想分享此时心情的那个人,不在身边。
  关于这个乐队的歌,我所听到的第一首是《Soledad(西班牙语,意为“孤独”)》。我记得当时对同桌说:“这个组合翻唱了S.H.E的《紫藤花》,还不赖。”我永远忘不了他听到这句话之后脸上那难以置信的表情,他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他们才是原唱呀,西城男孩你都不认识?”同桌惊呼。
  “不认识。”我木讷地答道。
  之后,我没有刻意去找他们的歌来听。不知道是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作怪,当时的我潜意识里排斥所有国外歌手。时下流行的外国歌曲留在我印象里的净是些重金属风格音乐,或是歌手声嘶力竭的演唱方式,一片喧嚣,听了反让人烦躁。
  直到有一天,一个男孩子递过来他的耳机:“你听听这首歌。”
  《Angel》就这样落入我那双以前极少听外文歌的耳朵里。
  从此,这个乐队为我展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爱主唱Shane性感、温柔、细腻的声线。听他唱歌的时候,我感觉像途径五月和风抚摸过的英格兰田野。他的颤音更一度让我流泪,像饱含深情、带着修辞的哽咽。他有着一副描摹世情的好嗓音。
  我也爱Mark于每一段副歌时拔地而起的高音,干净、清亮,适时地将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我曾经见过他的照片,他明媚的眼眸上有长长的睫毛。
  我还爱歌曲中如诗一样的词,曾经将它们抄在笔记本上。这些读起来有疏离感的英文句子,美到令人窒息。彼时,我用柔软得仿佛随时可以渗出泪水的心,感受着这样的歌词:“I wanna change the world only for you.(我只想为你改变世界。)”,格外感动。
  我更爱整个乐队凝聚和向上的力量——大风大浪,永远在一起。
  西城男孩,好像我了解的没有更多了。那些疯狂的追星族,深谙每一个团员的身高、血型和爱好,了解他们的家族历史及感情状况,收集他们所有的专辑、海报和周边产品,飞去他们的演唱会现场……用尽一切方式,展示自己的忠诚。
  这些我都不会。我始终觉得,频繁地将“爱你”挂在嘴边,比不上沉默地将其放在心里。
  相比置身在欢闹的演唱会现场,我更喜欢独自在无眠的午夜时分听他们唱歌,等待内心的浮躁被抚平。他们唱,我听,就这么简单。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能够沉下心来倾听一个人诉说或歌唱,是一件奢侈的事。我骄傲自己还能成为这类未被卷入巨大浪潮中的少数人。
  直到如今,我也说不出西城男孩这个组合到底带给了我什么,让我死心塌地地爱了他们这么久。这几个生活在爱尔兰的英俊男生,本与我的生活无半点儿瓜葛,但是我的手机闹铃、MP3以及博客的背景音乐,还有那些彷徨无措、焦躁不安的岁月,都被他们的歌占据了。也许他们的意义在于,在我最迷惘的时候,他们填补了我无处安放的所谓孤独。
  我写这篇东西的时候,距离他们解散已经一年多。我从网上找来他们告别演唱会的视频。尽管它已经被转发无数次,但先前我努力让自己视而不见,好像只要相信他们没有解散,他们就真的没有解散。
  当最后一首歌曲《Flying Without Wings(没有翅膀的飞翔)》唱完,我看到场下尖叫的歌迷脸上满是泪水,终于也忍不住失声哭泣。
  我想起他们发行的最后一张正式专辑《Gravity(万有引力)》的封面:身着黑色衣服的四个人并排站立在白色背景前,呈现出一种干净、简约的风格。原来,这样色调从一开始就有着讳莫如深的隐喻。
  如今,我终于有勇气说一句“再见”。
  我相信最近看的一部电影结尾时的那句台词:“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其他文献
当春日暖暖的阳光开始跳动于树梢之上,我也终于从教室阴暗的一角搬到了窗边。新座位全无先前的拥挤之感,每天的生活都因这扇窗而变得美好。  清晨,天色微亮。窗外的一切皆处于静默之中,带着些许羞涩。慢慢地袖口里逐渐灌满微凉的晨风,指间流淌着惬意的感觉。窗里的我,开始盘算这崭新的一天该怎么度过。熹微的晨光浸染了我心中的打算,使得每一个计划都染上了金黄色的喜悦。  阳光伴着风,先是在桌子上轻舞飞扬,继而一缕缕
民法典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的法律。因为在庞大纷繁的法律体系中,民法与百姓的关联最为密切,它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关照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