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肉退变与顶椎旋转的关系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a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退变与顶椎旋转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ADS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顶椎层面MRI影像上测量并计算患者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脂肪化比例(fat saturation fraction,FSF)、凹侧与凸侧横截面积之比(rCSA)、凹侧与凸侧脂肪化比例之比(rFSF)和顶椎旋转度(apical vertebra rotation,AVR).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顶椎层面凹凸两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CSA和FSF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肌肉影像学参数与AV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96例ADS患者,男18例,女78例;年龄64.64±7.18岁;腰椎前凸角20.19°±17.61°;Cobb角24.70°±10.41°;AVR 10.94°±6.47°,旋转方向均偏向侧凸凸侧.在顶椎层面,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凹侧CSA均显著性大于凸侧(P<0.05),多裂肌凹侧FSF显著性大于凸侧(P<0.01),竖脊肌凸侧FSF显著性大于凹侧(P<0.05),腰大肌两侧F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VR与多裂肌凸侧CSA、腰大肌凸侧FSF呈显著性负相关(r=-0.225、-0.292,P<0.05),与多裂肌rCSA、竖脊肌rFSF呈显著性正相关(r=0.396、0.215,P<0.05).结论:ADS患者脊柱侧凸顶椎两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退变与AVR显著相关,多裂肌、竖脊肌的退变可能参与顶椎的旋转.
其他文献
背景: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目前全球约有7千万癫痫患者,中低收入国家(包括中国)癫痫患病率是高收入国家的2倍。癫痫发作本身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长期的癫痫发作还影响着患者
目的:探索人体骶骨形态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18~35岁健康成年人自然站立位的腰骶部正侧位X线片资料,测量其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
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由于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患者一经确诊即为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故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在化疗
目的:对临床疑诊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3-Methylcrotonyl-coenzyme A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CD)的患者进行MCCC1和MCCC2基因突变分析,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临床诊断;
目的:探讨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1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36例(344节椎体)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 研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救治措施,观察救治结果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