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语文七至九年级(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单元都涉及到口语交际的相关内容。事实上,不仅仅只是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专门安排口语交际课,作为语文教师,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都应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那么,在新时期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思想引领下,如何运用教学策略,将这门看似简单却十分高深的学问传授给学生,就成为了每一位语文老师值得去探究实践的课题。
【关键词】学科配合 语言“空档” 利用游戏
《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并把口语交际作为各个学段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
这一修改对我们每一位实施新课程口语交际教学理念的教师,提出了一个实施策略的问题——如何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创设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其实是语文学科内容的拓展,很多的教学活动需要与其他学科配合共同完成。例如在教学“漫游语文世界”这一专题时,可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相互配合,如设计活动版块,公益广告集锦、新词汇网页、错别字门诊等,让学生选择活动,分组完成,学生在走上街头、走近影评、走向图书馆、筛选信息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在课上交流信息时自然就有话可说,不知不觉当中,口语交际能力就提高了。
二、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
抓住语言“空档”,延伸故事内容。在一些课文中作者经常采用“虚”“实”相间的叙述或描写方法。有些写人记事的文章对人物之间某些语言、心理会一笔带过,留下了语言的“空档”。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这些“空档”,对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同时,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的童话寓言,这类文章创新思维的因素较多,教师如能进一步创造性地挖掘,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夸父逐日》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内容,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则神话故事,看看在你的头脑中会出现哪些画面?(这一设计是想让学生把文字形象变成自己的头脑中的图画形象,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夸父这一形象。)
生齐读。
生1:与太阳赛跑,饮水,道渴而死,化为邓林。
师:你看到了:逐日,饮水,渴死,化林四幅画面,其他同学呢?
生2:太阳很大。
师:说大大的太阳更好吧。
生3:夸父气喘吁吁的样子。
生4:大湖很大。
生5:太阳在空中飞,夸父在地上跑。
生6:夸父非常渴。
师:用什么来形容夸父很渴?(这一追问应该是很必要的,可以让夸父形象在学生头脑里更明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把文字形象化。)
生7:嘴唇干裂,满头大汗。
师:下面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动画,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看看动画中有哪些地方不足?播放动画《夸父逐日》。
以上案例的设计,充分地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三、写作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情境创设
在写作教学中,利用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请看案例:我们一起做游戏
本案例的教学目的是学习使用直接描述的方法表白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学习使用不同的间接方法进行表白和抒情。要求参与者观察下面一组图片(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然后结对练习,从中选择一张进行描述,让你的朋友猜猜你在说哪一张。
教师给予的必要提示是:描述时不要从第一张开始;描述时可采用直接描述和间接描述的方法(比如选用一些形容词,如尴尬、愤怒、紧张、忧郁,也可以用间接描述,比如“她很疲惫,好像要睡着了”等);想一想两类方法中各有哪几种不同的方式。
结对练习要求:你和你的同伴每人说一句话,为每张图片配上一个不同的场景说明。通过对这些情境进行描述,就可以描述他的表情了。
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而以上案例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游戏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有话可说,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为更好地进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离不开“说”和“道”,它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和活动。因此,作为教师,要依据具体目标设计话题,合理拓展,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跃跃欲试、一吐为快的欲望,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去交流、去体验,获得审美感受,长此以往,也就不愁学生不会“说”、不会“道”了。
参考文献:
[1]李明洁.新专题教程:口语交际新视点[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孟维成.中学生英语口语训练初探.[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7,(4):33 -34.
作者简介:魏蕾,江西省南昌二中心远中学,邮编:330006
【关键词】学科配合 语言“空档” 利用游戏
《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并把口语交际作为各个学段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
这一修改对我们每一位实施新课程口语交际教学理念的教师,提出了一个实施策略的问题——如何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创设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其实是语文学科内容的拓展,很多的教学活动需要与其他学科配合共同完成。例如在教学“漫游语文世界”这一专题时,可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相互配合,如设计活动版块,公益广告集锦、新词汇网页、错别字门诊等,让学生选择活动,分组完成,学生在走上街头、走近影评、走向图书馆、筛选信息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在课上交流信息时自然就有话可说,不知不觉当中,口语交际能力就提高了。
二、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
抓住语言“空档”,延伸故事内容。在一些课文中作者经常采用“虚”“实”相间的叙述或描写方法。有些写人记事的文章对人物之间某些语言、心理会一笔带过,留下了语言的“空档”。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这些“空档”,对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同时,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的童话寓言,这类文章创新思维的因素较多,教师如能进一步创造性地挖掘,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夸父逐日》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内容,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则神话故事,看看在你的头脑中会出现哪些画面?(这一设计是想让学生把文字形象变成自己的头脑中的图画形象,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夸父这一形象。)
生齐读。
生1:与太阳赛跑,饮水,道渴而死,化为邓林。
师:你看到了:逐日,饮水,渴死,化林四幅画面,其他同学呢?
生2:太阳很大。
师:说大大的太阳更好吧。
生3:夸父气喘吁吁的样子。
生4:大湖很大。
生5:太阳在空中飞,夸父在地上跑。
生6:夸父非常渴。
师:用什么来形容夸父很渴?(这一追问应该是很必要的,可以让夸父形象在学生头脑里更明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把文字形象化。)
生7:嘴唇干裂,满头大汗。
师:下面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动画,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看看动画中有哪些地方不足?播放动画《夸父逐日》。
以上案例的设计,充分地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三、写作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情境创设
在写作教学中,利用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请看案例:我们一起做游戏
本案例的教学目的是学习使用直接描述的方法表白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学习使用不同的间接方法进行表白和抒情。要求参与者观察下面一组图片(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然后结对练习,从中选择一张进行描述,让你的朋友猜猜你在说哪一张。
教师给予的必要提示是:描述时不要从第一张开始;描述时可采用直接描述和间接描述的方法(比如选用一些形容词,如尴尬、愤怒、紧张、忧郁,也可以用间接描述,比如“她很疲惫,好像要睡着了”等);想一想两类方法中各有哪几种不同的方式。
结对练习要求:你和你的同伴每人说一句话,为每张图片配上一个不同的场景说明。通过对这些情境进行描述,就可以描述他的表情了。
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而以上案例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游戏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有话可说,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为更好地进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离不开“说”和“道”,它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和活动。因此,作为教师,要依据具体目标设计话题,合理拓展,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跃跃欲试、一吐为快的欲望,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去交流、去体验,获得审美感受,长此以往,也就不愁学生不会“说”、不会“道”了。
参考文献:
[1]李明洁.新专题教程:口语交际新视点[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孟维成.中学生英语口语训练初探.[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7,(4):33 -34.
作者简介:魏蕾,江西省南昌二中心远中学,邮编: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