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pj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3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随着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土地所有制几经变革,新中国建立以来,关于中国土地所有制问题,尤其是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和发展,更是引起了决策层和学术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中国土地变革中的利与弊,展望中国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未来,寻找改革中出现的种种矛盾。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改革 建议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较大演变:第一阶段是土地改革阶段。第二阶段是农业合作化阶段。第三阶段是所谓的“人民公社化”阶段。第四阶段是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年以后,我国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安排作了一次重大的调整,将土地使用权分离出来交还给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无疑是中国土地制度变迁成功的范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主体的内在要求,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开始显现,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更加突出,现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
  (一)权属关系不清。按照中国《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户是土地所有权转让的主体,可以在平等协商、有偿资源、在不存在强迫、阻碍的情况下进行出租、转包、互换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行为。但是现行的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弊端,在很多时候,土地的购买者也就是企业常常绕过农户,直接与农村集体进行签约。这样的行为导致土地所有权归属人农户的大量土地被迫被村集体收回,而农民却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和相应的利益,同时又难以找到非农就业机会的保障。
  (二)土地承包经营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矛盾,使得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制约农民增收。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规模化生产将促进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边际效益。农业的经营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会促进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优化了生产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同样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边际效益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中,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受到了过于分散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制约。
  (三)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制度规定对农民利益的侵害比较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现行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征收范围的界定不够适当。一是法律关于土地征收范围的规定过宽,把不应该引入征收程序的部分建设用地如把商业性建设用地纳入征地范围,损害了农民权益;二是关于土地征收范围的规定又过窄,对于应该引入征收(或征用)程序的生态林建设用地,则没有纳入其规定的征收(或征用)范围。
  二、改革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明晰土地所有权,加快实行地权登记,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
  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但是,自1988年至今,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核发证书的工作却一直没有全面开展起来。当前,应加快这一工作进程。国家应成立专门的地权登记机构,对每一块土地都必须登记,明确所有权人,在此基础上由政府颁发土地所有权证。地权登记,给土地所有者发地权证,是防止政府强占土地所有者地权的基础之基础;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所属范围,至于“集体”指哪一级,乡镇难以了解各村具体真实情况,村委会担当比较合适。
  (二)循序渐进地推进农业用地流转,使农业用地生产要素功能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而不断提高
  近期内,应将农业用地抵押权利还给农民,这对于留在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和待转移农村劳动力来讲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农村土地可以抵押,就可以克服农业生产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也可以提供到城市创业的资本,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鉴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短期内还难以覆盖农村,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也需要较长时期,近期重点应放在促进农村土地在集体范围内自由流转,使土地经营规模比原来有所扩大,待时机成熟,再促使农村土地流转突破集体界限,实现农业用地在农民之间自由流转和规模经营。
  (三)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依法公平补偿,促进农民增收
  尊重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利,按照市场化原则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公平补偿。同时,在制定征地补偿标准时,不仅要考虑现实土地用途的补偿,也要让农民分享用途转化后的收益。征地补偿费不仅要体现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和生存保障资料的价值,还要保证对土地追加投资能得到补偿。要以使农民生活水平发展提高为征地补偿原则,充分考虑农民的生存权益和发展权益。应改变过去征地补偿的做法,补偿除原有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教育培训费用和土地增殖分成等,使被征用土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参考文献:
  [1]赵忠璇.从农民增收的角度谈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对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1).
  [2]赵佳妮.论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历史及改革方向[J].知识经济,2012(7).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说明了研究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的重要性,介绍了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的判断方法,对火电厂汽轮机出现异常振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城西古运河畔,有一个叫仓前的地方.这是一个有着800余年历史的古镇,古街边有一个“无虫、无霉、无鼠、无雀”的“四无粮仓”,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rn去年下半年开始,仓前孕
期刊
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市位于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过渡的缓冲地带,面积1.5万平方公里.鹤岗市是黑龙江省沿岸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域内的矿产资源和农林资源丰富,煤炭、木材、粮食是
详细介绍了滚动活塞式压缩机滑片的动力计算,从滑片运动及受力分析着手,分析不同频率下滑块的运动情况,探索变频情况下为防止滑块脱控弹簧劲度系数的选取要求.结果显示:滑块
壹rn我出门的时候,天阴沉沉的,沉重得似要压下来.娘抱着我,不愿意放开,眼泪滑进我素白的衫子里,淌湿了我的胸衣.
摘 要 自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土地流转现象在我国就一直存在。国家对土地流转持支持的态度并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其进行引导和管理。我国的土地流转市场虽有所发展,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在土地流转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政府在土地流转中又该如何定位?本文将对此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政府作为 角色定位  一、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
由于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得到广泛应用以及关注.本文主要论述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内涵,指出了传统课堂模式的问题,探
卓尼县为甘南藏族自治州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洮河上游.寺下川遗址位于卓尼县藏巴洼乡寺下川村西北约200米的洮河台地之上,周边分布有马家窑、齐家、寺洼文化遗址.2007
本文从备考的技巧、应试的技巧等方面分析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技巧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est skills of Putonghua proficiency test from the aspects of prepar
满天下吃过许多,但真正怀念的还是贫穷时候母亲给我们吃的几样饭.就是那双平凡的手在没油没盐的日子里做出的饭,滋养着我们兄弟,让我们都长得结结实实,高高大大.rn20世纪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