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评《牡丹江市志》的感想与认识

来源 :黑龙江史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读《牡丹江市志》,很受启发,特别是此次评议会,有来自中指组、方志出版社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全省志书评审专家,对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收获很大。牡丹江市志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笔耕不辍,付出了艰辛,完成了约320万字的评议稿,取得了初步成果,来之不易。下面就研读志稿情况谈点感想和认识。一、志稿特点《牡丹江市志》评议稿,总的看,观点正确,体例完备,体裁运用得当,结构层次清晰。篇目框架设计比较合理,符合“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资料丰富,特色突出,文表运用比较得当,时空界限 The reading of “Mudanjiang City,” inspired by, especially the council, from the Middle Finger Group, Fang Zhi Publishing House, the leadership and experts, as well as the province’s book review experts, for me is a very rare learning opportunity ,Achieve a lot. Under the tight schedule and heavy workload, Mudanjiang Zhizheng overcome difficulties, worked hard and completed the deliberation draft of about 3.2 million words and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Let’s talk about feelings and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below. Fir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ributions Manuscripts “Mudanjiang City,” commentary, the general view, point of view is correct, well-formed, genre properly used, the structure of a clear level. Article frame design is more reasonable, in line with “things to class from, class as a sign”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Data-rich, prominent features, the use of more appropriate text, time and space boundaries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对于胃肠道肿瘤病人应用免疫肠内营养(EIN)制剂对其营养状态、免疫指标以及耐受性等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20例胃肠道恶性肿
再次有幸参加《牡丹江市志》的评议会,多年前也是遵省志办之嘱,曾参加过《牡丹江市志》部分志稿的评议。每一次参加兄弟城市志稿的评议,都是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的雪中送炭
按照省地方志办公室年初的工作计划安排,《牡丹江市志》(1986~ 2005)评议会于2013年6月25日在牡丹江市召开.来自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领导,省地方志办公室领导、专家,牡丹江市地
11发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改革内容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首轮修志,绝大多数志书都采用了章节体,即按篇(编、卷)、章、节及以下层次(目、子目,个别的有细目)构建篇目,节下的目、子目也可称之为微观层次,其大多数标题前冠以次第序号,
血色龙江——黑龙江14年抗日历程rn1931年9月18日,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仅一个星期辽、吉两省就沦于日军铁蹄之下.时任国民党黑龙江省政
摘 要:“中国梦”是引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旗帜。面对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亟须用“中国梦”引领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以激发广大职工情感上的“自我、企业、国家”“三位一体”认同为目标,从而开创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中国梦;国有企业;三位一体;思路  要实现伟大的事业,必先拥有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无疑是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