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翡翠筷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1937年7月,百老村的郎中李百泉家的大门突然被踹开,原来,日军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突击守军软肋——南苑学生兵团驻地,三个日本兵如狼似虎地闯进了李百泉家门。李百泉和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吓得缩在一旁不敢动弹。鬼子兵进了屋就乒乒乓乓到处乱翻,看见稍好一些的东西就抢。李家老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墙角闭着眼睛不住念佛。突然,咣啷一声,一个鬼子把佛龛砸坏了,一件东西滚了出来。
  那是一双很粗的木质筷子,颜色古朴,质地粗糙,除了格外粗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一个鬼子拿起筷子用力砸向佛龛,咔一声轻响,筷子外层的木头断了,露出里面一抹翠绿!
  这下子,其余两个鬼子的注意力也都被吸引过来,挤在一起把木筷子的外皮剥掉,瞬间他们三双眼睛的瞳孔都放大了。
  那是一双光洁滑润的筷子,通体翠绿,竟然没有一丝杂色,筷子的一头镶嵌了两寸来长的金块,另一头包着闪闪发亮的白银,通体雕着精美绝伦的花饰,一看就是一件宝贝,何况还被这样精心伪装藏在了佛龛里!鬼子兵们激动得哇哇乱叫。
  老太太一见这情景,突然疯了似的扑了上去,死死抓住筷子不放。鬼子一脚踹开老人,抬手就是一刀,老人惨叫一声倒在了血泊中。李百泉一看老母亲被活生生地劈死在眼前,如发了疯的老虎扑向鬼子,鬼子狂笑着再次抬枪……
  突然,窗外传来几声枪响,屋子里的三个鬼子都中了枪,他们顾不得对付眼前的庄稼汉,一起往门外闯,可枪声持续响起,三个鬼子如同串糖葫芦一样,倒在一起,顷刻间气绝身亡。
  这变故实在太突然了,还没等李百泉反应过来,一高一矮两个中国军人已经闯了进来。在确认三个鬼子都已经死亡以后,他们这才抬眼看到,老太太早就气绝身亡,屋子里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李百泉扑通一声跪在母亲身前,轻轻为她合上睁大的双眼,哭道:“娘,你傻呀,那筷子再金贵,留得住吗?”
  一阵声嘶力竭的哭喊后,他转过身子,给眼前的两个救命恩人磕头谢恩。两人搀扶起了李百泉,这时李百泉才发现,高个子士兵的一条胳膊软软地垂着。
  原来,高个子在和敌人血拼时,被鬼子的枪托砸在胳膊上,胳膊当时就断了。
  李百泉在乡下行医时,倒是经常帮人接骨,他用手摸着高个子胳膊的断茬,用力一捏,高个子惨叫一声,断骨的茬口对上了,可要想顺利痊愈,必须用夹板固定住才行。此刻外面的喊杀声依然此起彼伏,屋子里乱成一团,地上摆着四具尸体,  鲜血糊满了小小的房间──李百泉一眼扫到了沾满了母亲鲜血的筷子,他跪在地上给母亲磕了三个头,悲声说:“娘,儿子不孝,要拿走您最心爱的宝贝,给帮您报仇的恩人治伤了!”他捡起一根筷子擦干净,随手从衣服上撕下布条,把筷子固定在高个子的伤处,再用布条紧紧缠裹好,一次无比简陋的接骨手术就算告终。
  其实,老母亲之所以拼死抢夺这双筷子,确实那双筷子非同寻常。原来,李百泉的老母亲曾在宫里当过宫女,服侍的正是晚年的慈禧太后。李母温柔细心,知书达理,很得老佛爷的欢心。在伺候慈禧太后西逃时,大队人马仓皇如丧家之犬,途中经过一道山溪,李母毫不犹豫,背起老佛爷渡过了冰凉的山溪。慈禧回銮以后,厚赏有功人员,赏赐给她的就是这双翡翠筷子。后来老太后薨逝,宫女们陆续被放出宫,李母也出宫嫁了一个郎中,生下了李百泉这个独子。老太太早就说过,这双筷子要作为李家的传家宝世代保存,再难也不能变卖,所以看到鬼子兵居然要抢走筷子,急火攻心之下就拼了命上前抢夺,哪想到因此丧了命。
  此时,两个士兵对战况忧心如焚,同时起身告辞。他们必须趁夜色出去,找到自己的部队。仅仅半个夜晚的相处,生死与共的几个陌生人已经难舍难分。李百泉看看剩下的一根筷子,仔细擦干净后塞到了矮个子士兵的手里:“拿着吧孩子,世道这么乱,宝贝在普通人手里,又怎能保全呢?像我老娘……唉!你拿去做个念想,也算是我替老娘报答你们的报仇大恩。”
  那个叫林殊的矮个子士兵赶紧推辞,可已经被李百泉硬推出了屋子,他只好把筷子揣在怀里,搀扶着叫朱云杰的高个子,一脚深一脚浅地跑了出去。
  此时,枪声还在不停地响着,却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暴烈,鬼子兵叽里哇啦的叫声和狂妄的笑声不时随风传来,他们的心里升腾起了绝望的情绪,整个南苑已经被敌人占领了。
  两人拖着沉重的步子,想尽快离开,可一队鬼子兵正由远而近地冲过来。林殊一把把朱云杰推到一堵矮墙的后头,自己向反方向跑去,还故意把脚步迈得很重。朱云杰知道,这是战友有意吸引敌人,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眼看着鬼子兵追着林殊越跑越远,他抱着左胳膊,起身跳过矮墙,不料墙下一声惨叫,竟然踩着个鬼子兵!
  朱云杰一听到脚下是个哇啦哇啦的鬼子兵,怒从心头起,扑过去用右手死死扼住了他的脖子。那个鬼子兵被掐得喘不过气,但是朱云杰毕竟只有一只胳膊,鬼子兵片刻惊慌过后,很快就翻过身来,朱云杰和他翻滚在一起,两个人上下轮换了几个回合,终于,朱云杰又翻到了鬼子兵的身上。他用膝盖死死顶住鬼子的胸口,却苦于手里没家伙,突然,他的右手触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是那根固定断臂的翡翠筷子!他想都没想就拔出筷子,对着鬼子兵的咽喉狠狠插了进去。
  愤怒之下的人爆发出来的潜能是巨大的,那翡翠筷子像尖刀一样,一下扎进了鬼子兵的喉头,只见鬼子兵的腿使劲蹬了几下,又一阵剧烈的抽搐,咽了气。朱云杰也虚脱一般倒在地上,只觉得全身直冒虚汗。他的断臂已经麻木得不知疼痛,頭脑里只有一个意识:赶紧出城,去找自己人。
  他不敢耽搁,身上稍微有了点儿力气,就起身准备离去。微弱的月光照在死去的鬼子兵身上,脖子处发出淡淡的光芒,是那根置他于死地的翡翠筷子在放光。朱云杰回身用力拔出了筷子,在鬼子兵尸体上擦了擦脏污的血迹,踉踉跄跄地走了……
  天亮时分,朱云杰出了城,遇上了一小队溃败的国军,一起撤回了北平城。他这才弄清楚战况,南苑守军7000余人,阵亡5000人之多,大部分牺牲在这次战斗中。那引开鬼子的好战友林殊呢?遗憾的是朱云杰四处打听,都杳无音讯,不知道这个舍生救自己脱身的好战友还在不在人世。
  直到新中国成立,早已解甲归田的朱云杰思念林殊的思绪越来越强烈。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拿出那根不同寻常的筷子,回忆当初的一幕。他知道,另一根筷子应该就在战友林殊的手上。虽然过去了好多年,或许相貌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只要林殊还活着,有这样一双筷子为证,生死与共的好战友重逢一定不会认错。
  那天,他得知正在建设中的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在收集富有意义的纪念物。朱云杰又拿出那根翡翠筷子,思绪万千,心想,这根筷子,如果捐给军博,比放在我手中意义要大得多。要是林殊还活着,也许他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朱云杰整整一夜没合眼,等天一亮,他就来到军博,献上了那根筷子。
  听完他的故事,接待人员让他稍等,很快,从里面捧出一个长长的木盒子,里面孤零零地躺着一根一模一样的晶莹翠绿的翡翠筷子……
  选自《上海故事》2019.11
其他文献
汪涛买东西都喜欢买打折的,因为确实便宜不少。  想买大彩电,他一直等了两年多,最后终于买到打了四折的,才1800元,还另赠饮水机。想买件皮衣,他等到过了春节天气暖和的时候,打五折少花1000元。想去旅游,等到天冷的时候打六折时去……  他谈了女朋友,很是处得来,各方面都满意。  星期六和女朋友逛街,女朋友看上了一件连衣裙,让汪涛买。汪涛说:“等到秋天再买吧,那时打折了便宜。我给你买件羽绒服吧,现在
期刊
一  叶晨是医学院的学生,今天系里安排他们临床专业的学生去宜安医院見习。宜安医院是一家精神病院,刚进医院,他就撞上一个被一堆医务人员押着往病房走的病人,对方面色惊恐,嘴里不住地喊:“妖怪,有妖怪!”  叶晨脱口而出:“圣诞老人怎么会在这里?”带教的医生狐疑地看他:“你认识这个人?”  “他是个流浪汉,一直在我们医学院附近乞讨。因为总是戴着一顶红帽子,所以大家都叫他圣诞老人。奇怪,这人脑子很清楚的,
期刊
斗筝订婚  安徽潜山一带的老百姓,几乎人人都会斗风筝,当地自古以来就有“十月小阳春,弥陀山上斗风筝”的习俗。  那年,潜山有张、许两家。张家是当地有名的猎户,常年雇着百多名猎手,打下的山珍野味、硝制的貂狐皮毛,上销武汉三镇,下卖徽宁两地;许家开着偌大的竹器作坊,雇的工匠也不下百名,生意遍布大江南北。  张家三公子张鹞原本在武汉念书,那年因武汉沦陷,只好回潜山老家,张家老爷决定趁此机会给他完婚,看中
期刊
三鱼是个大龄剩女,为此没少被爹妈押着去相亲,可是每一次三鱼都感觉对方缺点什么。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爹妈只有干着急的分。  西木是三鱼的闺蜜,为了散心,两人相约去苏州游玩。到了苏州,天已经黑了,两人便在一家靠河边的小旅馆休息。  刚进屋时,西木就对三鱼说:“我怎么感觉这屋里凉飕飕的,阴气十足。”三鱼安慰西木说:“可能是靠近河边的缘故。”睡到半夜,西木突然大喊了一声,惊醒了三鱼。三鱼推了推西木,问她怎
期刊
快過年了,老妈每天都从外面拎东西回家,还时不时地吩咐老爸去超市,几乎闲置的冰箱又重新塞满了食物。  接下来的几天,老妈总是拿着一个小本子,时不时在上面记着什么。  这天,儿子终于来了电话:“妈,我跟同学出去旅游,过年不回家了。”  老妈没说话,手里的小本子掉在了地上,老爸捡起来,上面记满了儿子喜欢吃的食物。  选自《今古传奇故事版》
期刊
小土匪蚊子背着盐袋急匆匆朝山寨走去,心知如果不及时把盐巴送到厨房,耽误了寨主巫雕晚上的六十寿宴,后果不堪设想。  转过一个坳口,就是上寨子老鹰嘴的山道,蚊子看看太阳还未落山,下意识地松了口气。正在这时,变故突生,从路边草丛中跳出一个高大汉子,伸手捂住蚊子的嘴,把他拽离路边。  瘦小的蚊子就像一个提线木偶般被汉子拎到草丛后,这才看到现场另外还有几个陌生的面孔,虎视眈眈地望着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结结
期刊
清朝道光年间,有个叫老陈的信差,由成都到重庆,经“五驿、四镇、三街子、七十二塘”,共计一千零八十里官道,一路晓行夜宿,走到石桥铺,眼看天色已晚,虽距重庆城仅20余里,但因疲乏只得找客栈歇下。  客擠,没铺位,店主安排他与一僧人搭铺。此僧系一游方和尚,仙风道骨,说他从华岩寺来,在与老陈言谈间交予一封信,烦劳顺便送去,信封上写着:“交渝城朝天门外金竹寺长老收”。次日晨,老陈“鸡鸣早看天”,发觉搭铺的和
期刊
大学毕业以后,白小玲去省城晚报社做了一名记者。  同事们都说,像白小玲这样的美女记者,就该去做娱乐新闻,可白小玲却坚决要求去“案件聚焦”栏目组,她要求跑社会新闻,说是去这样的部门,对自己更具挑战性。  这天,栏目组得到消息,说当地石门乡发生了一起特大凶杀案,蒙面歹徒丧心病狂,趁胡老汉一家五口午睡的时候,用利器割断他们的喉管,然后逃之夭夭。警方分析,这是一起情杀案,凶手很可能是胡老汉的女儿胡莉莉的前
期刊
张三是个瘦弱而且胆小的男人,这天他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2点。他没有带钥匙,为了不吵醒老婆,决定翻墙回家。  当他推开虚掩着的窗户,正准备跳进客厅时,突然,后边有人猛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嘘,别害怕,咱俩是同行!”拍他的是个胖子。  是小偷!张三的两条腿开始哆嗦。突然,他靈机一动:“伙计,咱俩合作一把,到手的财物平分行不行?”  “中!”胖子爽快地答应。两人进了屋,一起摸索着寻找钱物,半天都没有收获。
期刊
同学小王的自行车锁坏了,于是他去买了一把新锁,准备下楼上体育课时换上,走到楼下才发现锁忘了带下来,无奈上课时间快到了,只好对着楼上的小李大喊:“喂,小李,帮我把那个车锁拿下来!”  “什么?把厕所拿下来?你自己不会上来吗?”  “哎呀,我来不及了!”  “那儿不是有个厕所吗?”小李朝着一个方向指了指。  “我知道那儿是有个车锁,可那个车锁是坏的。”  “嘿,你条件还挺高的,你将就着得了吧。”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