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是一项全新的地震解释技术,与传统的地震资料解释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从三维可视化显示出发,以地质体或三维研究区块为单元,采用点、线、面和体相结合的数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大港油田地质研究院,天津,30028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是一项全新的地震解释技术,与传统的地震资料解释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从三维可视化显示出发,以地质体或三维研究区块为单元,采用点、线、面和体相结合的数据体空间可视化解释.该技术结合相干体技术可进行复杂断层的解释与组合;应用空间域层位自动追踪技术能够准确落实构造形态;采用目标雕刻技术,利用反演数据体可实现立体透视岩性体的空间展布及厚度趋势.将该技术应用在大港油田官西地区复杂断块构造解释和歧南西斜坡隐蔽油气藏储层预测两项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表明可视化解释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提高勘探效率和勘探成功率的有效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在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中,水平和垂直分量都记录有P波和SV波.本文研究了P波和SV波波场分解的方法.当上行P波和S波分别入射时,通过研究它们引起的水平和垂直位移,把地震记录的
12月份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大会,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各国都把温室气体排放与可持续性发展作为未来发
窗函数的衰减系数和采样间隔究竟对地球物理信号时频分辨率造成多大的影响,如何才能更好地消除这种影响,是该文的主要出发点.提高分辨率是信号时频分析处理的关键,在地球物理
1 丹·凯利rn1.1丹·凯利生平介绍rn丹·凯利是美国景观建筑设计领域作品最多,设计寿命最长的设计大师之一.他1912年出生于美国波十顿近郊的小镇若克斯拜瑞一个贫苦的工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