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专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关键词】中专生 心理健康 措施
  
  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的中专生,他们既不同于大学生,也不同于中学生,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其心理及生理正处于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但由于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在人际交往、学业、就业及青春期等问题上产生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就中专生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做一简要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
  一、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典型表现
  (1)青春期方面的问题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专生的生理和心理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早恋”问题。此时,一些学生开始有了感情上的纠葛,并出现了困惑、敏感、烦躁不安等情绪,甚至会感到忧虑和苦闷,这些都称为青春期烦恼。而这种所谓的“早恋”问题,如果家庭或学校以不适当的形式粗暴干涉,则会加剧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同时,青春期的“失恋”问题也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孤独等情绪,甚至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而,加强对中专生青春期问题的心理疏导显得十分重要。
  (2)学习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中专生学习方面的压力越来越重,社会上包括中专生本身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思维:考上中专不如考上高中,然后再考大学。上中专只是为学得一门吃饭的技能以求生存,谈不上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此背景下,再加上一些学校的教材过难,使学生普遍出现了厌学的问题。调查显示,45%的学生都希望学习上无压力,作业上负担轻,同时,厌学情绪的产生还与商品经济、学生本人的学习基础等密切相关。
  (3)就业方面的问题
  文凭较低,就业压力过大是目前大部分中专生的共同心声。诚然,如今本科生就业尚显困难,中专生就业难是客观存在的,但部分中专生又把这种情况扩大化,产生“上了中专,就业无望”的极端的思想,由此又产生出自卑、失落、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中专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上内容,其形成的原因亦是十分复杂的。但如前所述,中专生正处于人生的过渡阶段,其心理具有可变性、可塑性、过渡性、动荡性等特点,因而,只要我们有针对性的加以正确的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心理问题是能够得到纠正和调整的。
  二、解决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防患于未然
  在新生入学时,可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普查,对其心理、性格、情绪、爱好等进行全面测量,将测量结果按一定的标准建立档案,对一些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另外,此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学生心理档案的保管,要严格保密,防止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同时,要定期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今后的工作。
  (2)加强危机干预、开展心理咨询与行为指导
  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采取适当的态度和方法,帮助他们消除、矫正、缓解各种心理问题,从而使其能够健康成长。如对人际交往的问题,要鼓励他们与父母、老师、同学等多沟通多交流,主动化解矛盾,珍惜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同时告诉他们做人做事要真诚、宽容、豁达等,凡事不可斤斤计较。对于就业难问题,要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客观看待现实,不妄自菲薄,正确看待自己,发现自身的长处。同时,引导他们接触新知识,多参加一些活动,多学一些新的技能,这样,不仅可转移注意力、丰富阅历,还可拓宽其就业渠道。对于青春期的问题,家长、老师应及时的对其讲解青春期的性心理卫生知识,让其明白对异性产生好感,甚至爱慕的心理是生理、心理日渐成熟的表现,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并不是什么丑恶的事情,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应对此背负太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鼓励他们真诚大方的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样,不仅有利于其学习的进步,而且有利于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3)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应制度化、经常化,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样心理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应制度化、经常化,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具体可借鉴以下方法:①在学生的课程计划中增设心理卫生课,向学生讲解心理卫生知识或进行心理训练,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②在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卫生知识。如在知识教学中进行智力的培养和学习心理的指导,在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其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适应,人格培养方面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职业教育等。③设立交流信箱。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十分有效。一方面为那些不善面谈的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老师也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解答问题。④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的设立应注意两点,一是咨询老师的专业水平,二是咨询学生身份的保密工作。只有做到上述两点才能保证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
  总之,中专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问题的解决需要调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积极参与。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养合格的中专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郑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2] 钱学庆.谈中专生的心理教育[J].
  [3] 张丽娟.中专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J].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种持续的多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的集成。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被置于基础地位。思想品德作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突出的学科,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关注核心素养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迫切选择。  2016年河南省中考思想
设问——让学生的思路充分打开,问题——让学生思维飞扬、充分思考。可以说问题导学法是目前突破学生思维能力“瓶颈”的最有效途径。问题导学法以问题贯穿课堂始终,从问题的设置到问题的解决,充分遵循认知规律,在新课改形势下,对学生获取有效信息、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究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何运用问题导学法让其为课堂教学增添光彩与亮色呢?现在让我带您随《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的开始》来感
教学的任务不单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数学素养的关键;通过自学能力的提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科研工作努力的方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把握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为此,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通过
2008年,我们迎来了奥运中国年;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2008年,我们遭遇了罕见的冰雪灾害;2008年,我们遭遇了特大地震灾害……2008年,有大喜,有大悲,悲喜交织,留给我们永恒的、难忘的精神记忆。  阅读2008年河南省思想品德中招试题B卷活动探索题,我们不难发现:在活动探索题中,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和平、友谊、进步的国际精神等交相辉映,这启示我们在
【摘 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过程是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这样的客观现实已经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备课教学 实践教学    一、备课  1、教案要与学为中心  传统的备课以“教”为中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主要考虑自己怎样上这节课,怎样教得方便、讲的精彩,而不是研究怎样让学生学的积极、学的主动、学的有滋有味,
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教学则是事先教育的必然途径,也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  近些年来,我校以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突破,坚持“学习、改革、发展、提高”的办学思路,坚持立足人本、注重校本,为教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
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在学前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幼儿本身的思维特点,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把数学知识和幼儿的生活实际严重的脱离,使幼儿学起数学来感到枯燥难学,从而抑制了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游戏,让游戏反映生活,为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提供条件。使其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幼
【摘 要】科学素养是建立在人的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的修养,它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等。在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作为学校教育,我们的学生急需具备科学素养。本文对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和熏陶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物理 探究式教学 科学素养    众所周知,教育的基本价值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某个学科的知识,而是在
【摘要】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实践与改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了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反思”四步教学为基本流程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主要对这四步教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情境 体验 探究 合作 反思 和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
【摘要】当前数学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上课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却是哗众取宠,只重形式,不重实效。我们要摒弃“情境秀、合作秀、评价秀、媒体秀”这些“作秀”行为,要真正理解课改精神,借助自身的反思,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适时适地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作秀 高效 实效 发展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