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杂种产量相关的位点及等位变异分析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h8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来源于中国黄淮和美国的熟期组Ⅱ~Ⅳ的8个大豆品种,按Griffing方法Ⅱ设计,配成28个双列杂交组合,包括8个亲本共计36份材料。选用300个SSR标记,对8个大豆亲本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利用基于回归的单标记分析法,对大豆杂种产量和分子标记进行相关性分析,估计等位变异的效应和位点的基因型值,剖析杂种组合的等位变异。结果表明,300个SSR标记中有38个与杂种产量显著相关,分布于17个连锁群上,其中D1a和M连锁群上较多,有8个位于连锁定位的QTL区段内(±5 cM)。单个位点可分别解释杂种产
其他文献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了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和多穗型品种济南17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R)、可溶性蛋白和总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对不同程度弱光响应的差异
ATP柠檬酸裂解酶(ACL)为细胞质中乙酰辅酶A合成途径的关键调控酶,在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和电子克隆技术获得编码甘蔗ACL蛋白2个亚基的基因SoACLA-J
为探讨局部根区不同灌溉方式下裸燕麦(AvenanudaL.)光合能力下降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及渗水盘供水方法,比较了交替根区灌溉(APRI)、固定根区灌溉(FPRI)和常规灌溉(CTRI)下,裸燕麦旗叶相对
选用低产氮低效型、高产氮中效型和高产氮高效型具有代表性的6个粳稻品种,在各基因型各自最适氮素水平下,研究了茎秆力学特性、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氮效率的关
Hsp90是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高度保守的分子伴侣。本研究从玉米中克隆了一个Hsp90同源基因,命名为ZmHsp90-1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序列分析。该基因cDNA序列
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材料对白粉病免疫,叶片可见坏死斑。苗期人工接种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和病原侵染初期的细胞学观察表明,在互作位点,携带Pm
为了揭示转录因子OsBTF3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比较分析了OsBTF3过量表达和RNAi转基因水稻T1代株系叶片生长和株型发育的表型。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对照株相比,过量表达株系
通过EMS诱变日本晴获得了s2-9和s1-146a两个矮秆突变体,其植株矮小,成熟期株高分别为日本晴的26.3%和19.2%;苗期叶片较宽,叶色深绿;穗型仍为散穗但穗长变短,粒型未发生改变。
通过增加作图群体的样本量,将控制水稻白化转绿和多分蘖矮秆的基因hw-1(t)定位在第4染色体长臂2个InDel标记HW36和HW7之间24.9kb的物理距离内,该区域含有5个阅读框架。测序及酶
探讨适用于籽粒蛋白组学研究的策略,对深入研究籽粒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比了3种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优化了双向电泳中自制管胶一向的等电聚焦条件和IPG干胶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