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慢性疾病的患者增多,免疫力水平低下的人群比例升高,造成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常见的人体致病菌有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新生隐球菌.茄病镰刀菌等.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尤其是模式识别受体(PRRs)发现以来,人们对微生物的识别、感染、免疫等过程的认识更加深入.真菌表面存在大量可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人类参与识别真菌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主要是C
【机 构】
:
250012山东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250012山东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慢性疾病的患者增多,免疫力水平低下的人群比例升高,造成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常见的人体致病菌有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新生隐球菌.茄病镰刀菌等.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尤其是模式识别受体(PRRs)发现以来,人们对微生物的识别、感染、免疫等过程的认识更加深入.真菌表面存在大量可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人类参与识别真菌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主要是C型凝集素受体(CLRs),Toll样受体(TLRs)和Nod样受体(NLRs).在文中,首先讨论CLRs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随后集中阐述该家族一些代表性成员在抗真菌抗感染中的作用,最后概括CLRs与其他PRRs协作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CLRs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研究。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55岁。于2007年5月8日因左眼睑下垂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因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于1999年行左乳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淋巴结转移癌(8/11)。术后给与一线化疗(紫杉醇210mg,吡柔吡星60mg)3个疗程,放射治疗(DT50Gy/25次),未进行内分泌治疗。患者诉左眼睑下垂9d,否认晨轻暮重。眼部检查:双眼视力0.5,各方向运动正常,
目的 观察有限视网膜光凝治疗早期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对早期PPDR患者49例73只眼给予有限视网膜光凝治疗,包括近后极部弥漫光凝和(或)黄斑光凝共300~500点,分1~2次完成.随访6~48月,复查视力、眼底,中心视野及FFA.结果 激光后平均视力较激光前有明显改善(t=4.38 P<0.01).其中视力提高18只眼占24.66%;视力稳定51只眼占69.86
目的 比较四种常用眼压计在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 eratomileusis,LASIK)前后的应用,探讨LASIK手术前后眼压测量方式的选择,以做到术前高眼压患者筛查及术后患者青光眼的早期发现.方法 对71例接受LASIK手术近视眼患者按等效球镜分为三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Schiotz眼压计(Schiotztonometer,ST)、Goldma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微视野检查特征.方法 应用MP-1微视野仪(Nidek TeclnnoIogles Vigonza Italy-MP-1)检测了11例(19只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记录患眼的固视情况,以及中心20度的光敏感度.结果 特发性黄斑裂孔周围的四个象限的黄斑20度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明显下降,四个象限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患儿 男 32d 出生后家长就发现其左眼角膜灰白,30d时来我院就诊.患儿为GlPl足月顺产,其母在怀孕前曾患乙型肝炎,孕期曾患感冒,服用阿莫西林等药物.其父体健,家族中无畸形病史。
例1 女,42岁.因双眼视力下降半年,于2012年6月14日入院.发病以来无畏光、流泪、眼痛、眼胀、视物变形等不适,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以左眼为甚.入院体查:全身体查无异常发现.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4,不能矫正;左眼指数/眼前.双眼前节正常,玻璃体腔内可见许多白色绒状混浊物,右眼视乳头边清,色淡红,血管管径及走行正常,三面镜下见许多片状、羽毛状白色混浊物与后极部大血管相连,视网膜上未见出血、渗
目的 探讨先天性Brown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3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11例先天性Brow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诊6.7个月,对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例患者,年龄3.5~29岁,平均9.02岁;双眼受累1例,单眼受累10例;6例有代偿头位.术前原在位眼底照相10例无内旋,1例轻度内旋.被
目的 探讨虹膜定位成功与否,对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的临床效果是否具有影响.方法 行CustomVueTM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单眼虹膜定位成功的近视患者31例62只眼.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进行视力、屈光度和波前像差等检查,并进行双眼比较.结果 虹膜定位成功眼与未成功眼的术前检查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术后视力分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虹膜定位成功眼的术后屈光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是一种涉及到多个步骤的复杂病理过程,是导致中心视力丧失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近来的研究显示,将针对CNV不同发病机制的方法联合应用可获得较好地治疗效果.联合治疗的形式主要有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PDT联合曲安奈德(TA)、抗VEGF联合TA、PDT联合抗VEGF和抗炎治疗的三联及多联疗法等.研究的趋势是探讨联合治疗的利弊,弥补单独使用
患者男,26岁."左眼视力下降1月"于2008年9月到我院眼科就诊.检查:Vod 1.5,Vos 0.2,眼前段正常,左眼黄斑部偏鼻上方可见白色病灶,边界不清,约1PD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