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专学校女生体育课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专学校女生的平均年龄为16岁,正值青春期,无论从形态、机能、性器官、第二性征等方面均发生一系列变化。随着生理上性别差异的渐趋明显,心理也出现一系列变化。因此,要想上好中专女生体育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重视女生肌肉力量的练习
  
  女生肌肉占身体的比重及肌肉力量均较同年龄男生差,前臂屈肌及伸肌群的力量仅及男子的55%。由于女生肌肉力量较弱,因而在进行支撑悬垂等的动作练习中,容易脱手受伤;在需要紧张动作用力和投掷练习中,也容易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为此,在体育课中要注意发展女生的肌肉力量。发展力量并不是只靠单纯的练习就可以达到目的的,而是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与要领。主要方法归纳如下:
  1. 发展绝对力量的练习
  以最大的负重量,即本人所能负荷的最大重量的85%~100%进行锻炼,以较多的组数4~6组,较少的次数1~5次,完成最大重量或接近最大重量的练习。
  2. 发展力量耐力的练习
  可采用较小的负荷,即最大负重的40%~60%,少组数2~4组,多次数12次以上,不追求速度,但要求重复次数,持续的时间以练到极限为宜。
  3. 增大肌肉体积的练习(健美)
  以中、小重量,即最大负荷的60%以下或60%~70%,次数8~12次,使肌肉工作到最大限度(肌肉高度紧张)。通过这种方法进行锻炼,肌肉会充分发胀,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对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和增大肌肉的体积效果较好。
  4. 发展力量素质,要注意全面发展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力量
  如上肢、躯干、下肢的力量,以及举、提、蹲、跳跃等能力。
  5. 发展力量练习,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练习的重量要由慢到快。在每组力量练习之后,结合速度练习和放松练习,有助于速度性力量的增强和肌肉的弹性的恢复。
  6. 力量练习要持之以恒
  由于停止练习后,力量消退得也快,所以发展力量练习要经常坚持。
  7. 发展力量要符合规律
  要注重重量和组数、次数递增和练习的顺序。一般地说,要先练技术动作,后练力量耐力;先练大肌肉群,后练小肌肉群。
  以上这些发展力量的练习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女生一练往往厌烦或畏难,因而可用竞赛形式来激励学生练习,也可以次数作记录,通过一段时间,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她们的信心,提高她们的兴趣。
  另外,还应特别重视发展女生腹肌及骨盆底肌的力量。这两部分肌肉对女子终身健康有重要意义,锻炼腹肌可通过器械、体操等项目及课前、课后的辅助练习(如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悬垂腿、体侧屈、体前后屈、体转及某些哑铃、沙袋等练习)。骨盆底肌是封闭小骨出口处的肌肉,承受腹腔器的重量及压力,具有提肛的作用,锻炼骨盆底肌可用摆腿、踢腿、跳绳、原地纵跳及某些增大压力的练习等,这些练习可安排在素质练习中进行。
  
  二、 加强女生的美育教育
  
  作为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体育中所蕴涵的美的因素,使学生不仅会欣赏美的旋律和动作,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的动作技能,使自身的各种动作正确而富有美感。教师在示范动作准确的前提下,力求把动作做得轻松优美一些,达到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目的,为学生掌握动作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 注重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确每一个练习的目的和作用,以提高其练习的积极性;其次在教育学生坚定信心,知难而进,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在启发自学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学生保质完成各项练习任务,不能姑息迁就。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用热情、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要加强保护帮助,让学生有安全感,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即使一两次完成不了,也不要指责,而是要正确引导,分析原因, 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
  
  (作者单位:赣州市卫生学校)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高校扩招,带来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挑战,大学生的需求由过去的忽视变成了各高校研究的对象。本文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分析大学生的需要及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一些激励措施,求得大学生积极性的最佳发挥。    一、大学生的需求倾向    1. 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的需求  这是大学生对学校的一个基本期望,只有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了,才能全力投入学习。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并不是新宿舍、新大楼、新校区这样
引言    在维多利亚时期,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区别,赫伯特斯·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帕特瑞克·杰兹(Patrick Geddes)及其他专家提出了二元模式理论,即除了一些不同的身体特征外,男性被认为是活动的主体,消耗精力,而女性则是安静者,存储精力。维多利亚时期的进化论认为这些两性特征可追溯至最低的生命形式。    阿尔杰农·查尔斯·史文朋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其成名
《日汉对比认知语言学》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通过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的分析,研究日汉对比的专著。作者在阐明偏误形成的原因的同时,也从人类认知体验观的视角得出日汉对
一、高校财务工作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    (一)现行财政高教经费投入体制存在问题  1.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2000年)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然而,由于缺少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法律保障,直到2007年,这个目标仍未达到。  2.缺乏必要的教育平衡机制。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
语文是一门最具灵性、至纯至美的科目,语文教学是一次具有独特生机和活力的美妙旅程,讲求的是自由和个性。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在教学中力求体观语文特色,实现语文教学的新突破。下面结合八年级课文《斑羚飞渡》的教学谈几点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 新理念语文教学的开放机制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
一天,上完关于春天的《识字1》(人教版第二册)后,我们做了一道为春景图上色的练习题。在批改时,我发现几个小朋友的上色与众不同:他们有的把河水涂成深红色,有的涂成黑色,有的涂成棕褐色。我迟疑了:怎么评判这些涂色呢?这些同学的上色与题目要表现出春天的美的主题不相符合,可现在倡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他们有个性的感悟,是不是这些学生受平时环保教育的影响,把平时观察到的实景表现出来了?最后我决定问问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