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卡喉怎么办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023144553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鼻咽喉科经常会收治一些因食道异物前来急诊的患者,其中以鱼刺居多。卡住病人的鱼刺一般分两种,一种很细很软,长度不超过2厘米,大多卡在口咽部或者咽喉部,咽一口水,喉咙就发痛;还有一种是比较粗壮的骨头,戳在食道上,疼痛时刻不停,难以忍受。
  卡在口咽部的细鱼刺大多来自河鱼背部的肌肉,呈Y字形。这种鱼刺很细,被吞入口腔的几率大,加上它Y字形的构造,既容易被卡在口咽部褶皱的黏膜内,也容易被卡在喉咽部,口腔、气管、食管的分叉口处。最凶险的是卡在食管处的大骨头,因为人体内最靠近心脏、内径最粗、压力最高的血管是主动脉(弓),它紧贴食道第二狭窄处。如果鱼刺在下行过程中穿破食道壁、扎进主动脉,易造成大出血,救治不及时会死亡。
  鱼刺卡喉的原因,通常是吃饭时三心二意,看电视、报纸或聊天,使鱼刺混进去;有的人是在鱼肉吃得差不多时大口喝鱼汤,细小的鱼刺混在鱼汤里被吞进去;还有人喜欢用鱼汤和鱼肉一起拌饭吃,尤其是一些家长,喜欢这样给小孩吃鱼,虽然鱼肉里的刺仔细挑过了,但难免有漏网之“刺”,于是引发悲剧。海鱼本身刺比较少,人们在吃的时候容易放松警惕,被误吞的概率也很大。
  民间有用吞饭团把鱼刺挤下去的说法,其实这样很危险。一旦异物刺破食管壁,会造成食管穿孔,随即可能发生的就是纵隔感染;如刺破食道旁的大血管,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有的人习惯将手指伸进喉咙往外抠,但由于口腔小、手指短,此法往往只能刺激咽后壁,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挖伤黏膜、加重疼痛等负作用。还有人建议,当鱼刺卡喉后,含一口水漱喉咙,仰起头大声发“啊”,反复几次,靠水在咽喉部的振动和浮力使鱼刺脱出;或者试着使劲把鱼刺咯出。但如果鱼刺刺入较深,此法通常无济于事。当鱼刺特别细小时,因其受力面积也小,咳咯的冲击气流也很难把鱼刺咯出。
  被鱼刺卡住时首先要保持镇静,初步确定是否有鱼刺卡喉。患者可试咽唾液几次,进行确定。因为有时进食过快,鱼刺可擦伤黏膜,造成一种鱼刺卡喉的假象。真正鱼刺卡喉的感觉是吞咽时有明显的刺痛,刺痛常持续固定在一个部位,病人能明确指出相应位置,而咽部静止时疼痛不明显。幼儿一般可给予温开水,观察他们的吞咽情况。如有鱼刺者,常拒绝饮水,或吞咽时有痛苦表情,甚至反胃、呕吐。如饮水顺利,说明并无鱼刺卡喉。
  医生在取鱼刺时,患者应主动配合。咽反射较强的患者,医生会先对其咽喉部喷洒麻药,再行检查或取出鱼刺。有时经检查会发现没有鱼刺,而咽喉部疼痛的症状仍很明显,这可能是鱼刺已埋入黏膜而不易被发现。此时患者可口服消炎药,1~2天后再到医院检查。因为机体的排异反应和咽部运动可将鱼刺推出或变位,此时鱼刺就可能被发现。如果确实没有鱼刺存在,刺痛感会在1~2天消失。
  有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食道壁上有异物,但总是嫌麻烦不来医院,而是自行处理,造成一些很严重的后果。在此提醒大家,无论工作多么忙碌,吃饭还是要细嚼慢咽;一旦出现了食道异物或是气管异物,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其他文献
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和培育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前提。评价企业核心能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强调言之有理,论之有据,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专项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呼吸道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
为实现简单而高效的超宽带精确测距定位,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UWB-TOA估计方法.利用多相滤波来实现高精度采样恢复,克服了传统方法需要采样时钟速率达几十吉赫兹、AD芯片无法实
历史上,血吸虫在宜兴市的危害非常严重,是江苏省十大重灾区之一.为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2006年4~12月对我市农村居民进行了防治血吸虫病知识水平调查,现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属临床常见疾病,本文将分析心电图在此两种疾病中的诊断价值,通过对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不同方案护理干预,总结心电图在患者生理改变中的表现,并以此提出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