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血白蛋白分离介质吸附性能及重组人血白蛋白分离

来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毕赤酵母发酵液中分离重组人血白蛋白(rHSA),采用新型介质IAA-CYS,探讨HSA吸附性能,优化分离条件,实现rHSA高效分离。考察了不同pH和盐浓度下IAA-CYS介质对HSA的吸附,发现pH为4.5是最佳条件,HSA饱和吸附容量达到157.6 mg×mL-1,盐浓度影响较小。测定了不同NaCl浓度和线性流速下IAA-CYS介质对HSA的动态载量,发现流速影响较大,合适流速为100 cm×h-1;盐浓度影响较小,无需对酵母发酵液进行稀释预处理,rHSA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使其满足于聚烯烃材料的功能化需求,设计“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技术,以碳酸氢钠(SB)为核,环氧树脂(EP)为壁材,制备得到EP@SB微“胶囊”。利用红外(FT-IR)、热重(TG)、扫描电镜(SEM)等技术,研究不同方法改性后碳酸氢钠分解温度、形貌和性能的变化,并探究改性碳酸氢钠对聚丙烯(PP)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相比纯的碳酸氢钠提高了36℃,分解温度区间由67降为25℃;两步法改性得到的EP@SB比表面积更大、分散性更好,且相比未改性碳酸氢钠
针对传统苯酐法合成蒽醌反应过程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利用杂多酸绿色催化合成蒽醌的方法。以扩孔改性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磷钨酸(HPW)为催化剂,制备负载型HPW/SiO2催化剂,系统考察其催化邻苯甲酰苯甲酸(BBA)合成蒽醌反应中不同性质溶剂的加入、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的加入对蒽醌收率具有较大影响,当选用环丁砜为溶剂,溶剂与BBA的质量比msolvent:mBBA=9,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2 h,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