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因子受体4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p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肉瘤是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年发病率约为4/100万[1]. 世界范围内,儿童和青少年所有恶性肿瘤中骨肉瘤发病率排第三位,死亡率居首位[2]. 骨肉瘤80%~90%发生于股骨、髂骨等,其中长骨干多见,发生在手和足等肢端的不到1%[3] ,肺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 目前虽然手术及化疗药物有了很大改善,但伴远处转移的骨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仍只有约20%[4] ,多数患者初诊时病灶已发生肺转移是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但有报道称,只有15%~20%的骨肉瘤患者初诊时被发现有远处转移病灶[5] ,随即有学者提出,在门诊确诊时几乎所有单纯骨肉瘤患者都已出现了“微转移”,因为在当前的化疗技术出现前,采用单纯截肢的方法治疗的原位骨肉瘤患者80%最终出现远处转移,患者对化疗的耐药性会随着转移而急剧升高,最终显著降低5年存活率[6]. 目前对于骨肉瘤的治疗,特别是骨肉瘤伴远处转移的治疗仍缺乏有效的措施,因此,对于骨肉瘤侵袭、迁移等行为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对分子、基因水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对提高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有确切效果. 研究业已发现,趋化因子受体4 ( CXCR4 )在骨肉瘤增殖、转移、侵袭和血管生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抑制剂AMD3100用于治疗骨肉瘤的转移有明显效果,因而CXCR4信号通路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 笔者对CXCR4 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如下综述.
其他文献
约三十多年前,研究者发现了两种不同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即能产生干扰素γ( Interferon γ,IFN-γ)的Th1细胞(T helper cell 1,Th1)和产生IL-4(Inter-leukin 4,IL-4)的Th2细胞
采用ANSYS软件对不同工况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在失效部位,温度载荷应力远高于蒸汽载荷应力.通过金相分析发现珠光体中部分碳化物已分散,并且铁素体区域中有部分球形碳化物,材
期刊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模式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丽水学院医学院护理学专业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教学采用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模式,对照组教学采用传统模式。实验课全部结束后,采用实验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估实验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多数学生认为,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及实验操作水平,培养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
期刊
期刊
针对近年来密闭环境中氨泄漏事故频发的情况,本文开发了一套密闭环境下的氨制冷管道安全联锁装置.根据开发的装置设计了一套试验平台,通过试验成功实现了对房间内氨浓度监测
2007年在山西省榆次县利用静态箱自动监测系统对传统和优化两种施肥方式下春玉米土壤追肥和灌溉前后N2O排放通量进行了连续测定,该地区土壤质地为壤土,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半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