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管理时间的艺术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1987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在现代社会已成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对于领导者而言,就应该像对待土地、矿产、资金、人才一样做好时间的使用规划。
  
  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很有限的资源。对于领导者来说,每天要处理大大小小各种事务,工作任务与工作时间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更为突出。
  有些领导工作起来常常打乱仗,忙得晕头转向,顾东顾不了西,还需要搭上不少陪家人以及休闲娱乐的时间,就这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有一大堆的事等着处理,常为此焦虑、失眠。不少领导抱怨:由于陷入各种繁琐的事务和应酬,感到时间不够用,精力跟不上,每天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
  上述这些状态引出领导艺术中的一个现实课题:如何运用领导工作有关原理,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做时间规划,更要做领导该做的事
  
  时间在现代社会里已成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对于领导者而言,就应该像对待土地、矿产、资金、人才一样做好时间的使用规划。
  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一生严格统计自己的时间,创造了独特的“时间统计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时间规划。他从26岁开始,直到82岁逝世,56年如一日,天天一丝不苟地记录当天时间的支出状况。他每晚统计时间消耗,月度有小结,年底有总结,使时间的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有一年,他计划完成中心工作(写作、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一共用570小时,实行结果用去了564.5小时,误差仅为1%,可见他的时间规划、时间管理已达到何等精确、科学的水平。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虽然并不复杂,但对于领导者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杜绝时间的浪费却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领导一般很难做到每天像柳比歇夫那样进行时间核算。但在开展工作时,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制定较为详细的月或周的工作计划,并成为一种工作习惯,避免工作时紧时松,使工作时间得到合理安排是完全可行的。
  作为领导者要树立时间是一种资源的意识,在工作中应该增强时间成本的观念,養成核算时间成本的思维习惯,比如一项工作可以半天完成的就不要花一天时间,可以开短会解决的事情,就不要开长会,一些领导长篇累牍的讲话,召开“马拉松”式的会议,就是既不尊重别人时间,也没有时间成本效应观念的表现。
  领导者要意识到让“会议缩水”,节约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时间,而是大家的时间。如一个单位有50个人,领导者如果一个月中将会议压缩了4个小时,就一下节约出200个小时。留下的时间可以让下属更好地完成具体工作。不会管理时间的领导往往会使下属忙得团团转。但从工作绩效上看,却是一种无谓的空转。
  而领导在进行时间规划时,一是应注意统筹兼顾,保持时间上的弹性,合理分配单位工作、学习、休息的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把握好工作节奏。二是要善于使用零星的时间,通过工作规划的调整,把零星时间集中起来使用。不少领导在工作中感到时间不够,主要是缺少整块的时间来干一些重要的事情。其实把零星的事情凑在一起,如一个下午可以先后安排开两个会,这样就可能节约出另外半天的时间。人们在工作中最容易浪费的就是零星时间,做好时间规划,把零星时间凑整使用或做好工作安排,这里面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除了时间规划的缺失,有些领导在工作中,常常把握不了自己工作的界限,本来属于下属的事情,他亲自动手,甚至对职工实行越级管理。表面上看起来,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实际上违反了组织管理的基本规则。
  如一个领导干了下属的事情,往往会使下属在工作中产生依赖心理,甚至养成不良的工作习惯,当然对于经验不足的职工,偶尔的示范和具体指导,也未尝不可,但仍应鼓励下属自己去完成。而越级管理的结果,不仅削弱了下层管理者的权威,也会导致组织运转中的混乱无序现象,领导者把握不了自己职责,总是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时间当然不够用。
  其实组织层级的设计,本身就考虑到管理者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如只有几个人的组织一般只有一个管理层级,而几十个人的组织往往需要两个管理层级。而几百上千人的组织往往需要三个以上管理层级。
  一个领导者领导的组织越大,管理层级越多,越要懂得领导和管理的艺术。处于高层的领导应集中精力把握战略性问题,用人问题和对工作进程的督查,即使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也只能作为一种不定期的非经常性的工作,这样才能把自己从大量琐碎细微的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时间和精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强调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真抓实干,绝不是说领导要去做下属的事情,而是强调领导不能游离在工作之外,应该通过抓好本职工作,给下属树立表率作用。
  
  一手抓中心环节一手抓工作目标
  
  当领导者遇到的问题千头万绪,似乎难以理清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分清轻重主次,而不是安排人手分头匆忙应付,要善于抓住那些重大的影响全局的事情,集中时间和精力加以解决。
  管理中有一个大家熟知的“二八定律”,即如果面对十件事情,解决了其中两件最重要的事情,往往就能收到80%的效果。也就是说,在众多工作中,真正起到主要作用的往往是20%的重要事情。因此领导工作就要抓住中心环节。
  在工作中,人们有急事先办的习惯,但急事不一定就是重要的事。如果总是先办急事,则最后往往是重要的事情没有时间处理,甚至会由于重要的事情没有处理好,而影响了大局。久而久之,自己成了工作的奴隶,而不是工作的主人。因此对一般的工作人员也许是急事先办,而对于领导则应分清主次,把握大局,对于不是影响全局的事情,即使是急事,也可以交给下属去处理,自己则应集中精力处理好大事,这样才能使整个组织不至于迷失方向,陷入混乱。
  一些领导之所以在工作中穷于应付,丧失了主动权,一个重要的原因或是对工作缺乏一盘棋的观念,分不清轻重主次,对工作缺乏总体把握的能力。
  其实一个领导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对什么是工作中的重点、什么是工作的中心环节,做到心中有数,领导活动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即使面临的工作错综复杂,也不会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潭。抓住了中心环节,就把握了事物的总体脉络,纲举目张。随着核心问题的解决,其他问题处理的难度也随之降低,就可以使工作少走弯路,工作的时间也随之减少,这实质上也节约了时间。
  一个善于领导的人,在工作中知道应该抓什么,不应该抓什么。如在推进一项工作时,领导应该抓的是方向、是目标、是结果的考核。即干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要做到心中有数。至于怎么干,用什么方法去干则应该交给下属。如果一项工作多人合作完成,则用什么人,怎样分工也应该交给具体负责这一工作的人,不要插手下属份内的事务。
  除了抓中心环节,领导在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工作目标。首先是目标的确立是重中之重。一些领导总结道:坐着就能摘到的桃子说明目标定得过低,跳起来也摘不到的桃子说明目标定得过高,只有跳起来能够摘到的桃子才是恰到好处的目标。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确立合理可行的目标的重要性。
  确立工作目标要有充分的调查研究、深入的分析思考,这方面要多花点时间,这是一个领导份内的工作,这个环节一定要把握住、确定好。
  除了目标的确立,目标的考核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对于目标的考核,实际上起到对工作的监督和推动作用。只有抓住目标的考核,才能保证工作目标的落实与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其他文献
抗生素是人类在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但是因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而造成的危害也普遍存在。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的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生素的滥用。《抗
目的:探讨3种方法在拔除下颌近中中位水平阻生牙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下颌近中中位水平阻生牙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3组(n=50)。A组采用传统劈冠拔除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普通高校在开展此类活动中遇到了相关的问题致使创新性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文中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歌剧这种艺术形式融合了舞蹈、表演、音乐等艺术形式,逐渐吸引了更多受众。现在歌剧表演中通常会加入合唱演出,合唱
一个职场新人,在全新的工作环境,既能吃得苦,又能吃得亏,才能安然度过职场“蘑菇期”。
智力障碍儿童要融入主流社会,首先需要的是安全保障。培智学校安全教育目标是增强智力障碍儿童安全意识,提高应急避 险能力,增强生存技能。安全教育是培智学校的重点工作,目
测量学是一门强调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课程,实验教学占到了总学时的一半。与其他基础科学的实验教学不同,开展测量学实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仪器设备的高精度性和完好
我是一座省会城市市长的文字秘书。文字秘书不是市长身边拎包的秘书,说好听点是市长的“文胆”,其实每天的工作就是敲键盘、给市长写讲话稿、陪同调研和参加会议。